雷紅寰
“教學對教師本人來說,乃是一種最高意義的自我教育的學校”,為了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教師自然要在各方面進行不懈地追求,語言更是如此。教師講究講課的語言藝術,就必然給教學帶來很大的吸引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探索著知識的奧秘,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的教學語言是 決定學生學習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構成教師威望與聲譽的必要條件。因此,加強教學語言的鍛造 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做到:
一、教學語言要準確
準確性,這是教學語言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低標準。它的基礎是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嚴密性。這一點在理科的教學中體現的最為明顯,這就要求教師對概念的引入、公式法則的推導必須準確無誤,清楚明白,言簡意賅,而不能含混不清,模棱兩可。如有的教師將“或”與“且”混為一談,將“都不是”與“不都是”顛倒使用,將相反數概念中的“只有”兩字丟掉。 諸如這些不準確的語言不但不能使學生獲得一個準確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思維嚴重的混亂。 文科也是如此:有的老師 教學語言存在漏洞,如“要求作文以不少于600字左右為宜”,“左右”與“不少于”自相矛盾。還有老 師說:“只要同學們稍微深思一下,就會明白它的含義?!边@句話就是狀語和中心詞搭配的不當,“稍微”和“深思”是矛盾的,如果把深思改成“想想”就準確了。有一位老師曾這樣說過:“如果把一個教師的一節(jié)課錄下來,應是一篇沒有任何語病的文章?!蔽液苜澇蛇@句話。每個教師都應努力達到這一要求。
二、教學語言要有邏輯性
教師的語言要有很強的邏輯性,要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表及里 地 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 每一學科的知識處處充滿辯證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敘述嚴密、論據充分,要有鮮明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和連貫性, 使學生從教師邏輯性強的語言中對知識有一個清晰、透徹、深入的了解。那種啰嗦重復、順序混亂、詞不達意的語言要堅決擯棄。
三、教學語言要 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撥動他們的心弦,振奮他們的精神,使他們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它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又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一位語言學家這樣說過:“生動、形象、活潑的語言可以給人一種快感,干癟的語言只能對人的心理產生壓抑,”在教學的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那些受學生歡迎的、有威望的老師,他們的語言一定是生動形象的,也就是說一定是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有機結合,聽這樣的老師講課,學生一定會有一種樂此不疲的感覺,學習這門學科時他一定會手不釋卷。如有位老師在講古代寓言《鄭人買履 》時,用的是這樣一段開場白:“請大家猜猜謎語:稀奇古怪兩只船,沒有漿來沒有帆。白天載你四處走,夜晚橫臥在床前。(有學生猜出是鞋)?!诠艜r也叫‘履。這節(jié)課我們就穿過時空隧道,回到二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去看一看在那兒發(fā)生的一個與鞋有關的故事——《鄭人買履 》。”以謎語導入新課,活潑生動,符合初一孩子的心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又如有學生在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時,由于各元素之間缺乏聯系,背誦起來有一定困難,如果老師能幫助學生通過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各元素之間建立起聯系,形成一段連貫的、情節(jié)性強的話,學生記憶起來會很方便。比如可以這樣記憶:“ 青海 (?。練浜?】里,(有一個小孩在)皮棚(里)彈彈 ,(旁邊一只)羊伏(著在吃)奶 。(中國哪最)【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美麗 ?桂林 (山水甲天下),(那兒的)柳(樹真)綠呀,(真想把)家蓋(到那)”?!炬V鋁 硅磷硫氯氬鉀鈣】如此表述,變枯燥為生動,形象鮮活的語言能讓學生迅速記憶并永久不忘。
四、教學語言要有節(jié)奏感
上課應有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我們講語言表達的節(jié)奏,主要是指講課時語言的快慢,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強弱。 檢驗教學語言的節(jié)奏是否最佳,就應看教師的理解與學生的理解是否能協(xié)調同步。這樣的節(jié)奏,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活動處于較佳狀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學語言速度太快,學生的思維活動跟不上,他們沒有理解消化的時間,聽課就會感到吃力,學習的知識也容易“夾生” 。若教學語言速度太慢,就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情緒不高,反而使 他們的思維活 動不積極。教師講課的聲音太高,語言的刺激太強烈,會影響學生注意力 的保持。 反之,講課 聲音太輕,學生聽課吃力費勁,會引起他們聽覺的緊張而產生疲勞。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一定要注意快慢適中,高低適宜。我認為,戲劇念白的十六字決,對于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表述,是一個很好借鑒。這就是“快而不亂,慢而不斷,高而不喧,低而不閃”。課堂教學語言要求運用快節(jié)奏講話時,不能像放機關槍似的亂趕,應保持吐字清晰、語言準確;運用慢節(jié)奏講課時,要字斷音不斷、音拖而情激;高 聲講課時要音高而不噪,不能聲嘶力竭;低聲講課時,雖音低聲小,但要把每個字清晰地送出去,不要閃掉某些字,而要以教室里最后一排的同學聽清為準。
教學的語言節(jié)奏,要根據教學內容、課堂上學生的情緒而巧妙的控制與調節(jié)。教師在講到教材的重點或關鍵地方時,語速應該放慢,語氣應適當地加重;當講到難點時,聲調可以提高,尾音適當拖長;當課堂秩序出現混亂,這時教師不妨有意變換聲調,壓低嗓門,使聲緩而語重。這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要善于運用“無聲有形”的教學語言
無聲有形語言由表情語言、手勢語言、體態(tài)語言、和儀表語言等幾部分組成。運用教學語言時應把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相互配合。如果“各自為政 ” ,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只有課堂口頭語言的抑揚頓挫與教師形體動作的快慢輕重 ,以及面部表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學語言達到聲情并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鄒忌諷齊王納諫》 時,有這樣一句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如果一字不錯地單純翻譯,教學效果不會太好,但如果要利用手勢、動作和適當的語氣,表演著翻譯,那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譯前半句時,可以手勢過頂眼望前方,顯示無比羨慕的表情 用驚嘆的語氣 說:“鄒忌身高八尺多,且形體容貌光艷美麗?!弊g后半句時,可以用平緩、神秘而莊重的語氣說:“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然后照著鏡子對它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這時身體向旁邊傾斜一點)誰漂亮呢?”仿佛其妻就在面前,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
另外,教師從進入教室就開始在學生面前亮相,要求教師的“走相”和“站相”要自然、矯健,有一種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精神,調動學生的情緒進入教學狀態(tài)。教師的儀表要求明朗大方,著裝要端莊穩(wěn)重,給學生一種健康的心理感受。 表情語言、手勢 語言、體態(tài)語言、儀表語言與口頭語言的搭配恰當則可起到珠聯璧合的作用,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四十五分鐘在既輕松、生動,又能使學生學到知識的氛圍中悄然而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睘榱瞬粩嗵岣呓虒W質量,教師必須經常磨練教學語言這把鑰匙,做到言之成序 、言之有理、言之動情、言之生趣,并通過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在語言 的表達上逐步達到純潔、健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