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杰英
【摘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高中數學教學,將給課堂增添無窮魅力.本文就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效果更加有效,學生學習興趣更加盎然,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以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多媒體;教學
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合理適當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特別是利用好多媒體突出的再現力和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充分優(yōu)化教學過程,豐富數學知識原理展現形式,讓抽象的數理原理變得更加通俗易懂,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順暢自然.作為一位信息時代的高中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成果,熟練掌握含有較高信息技術含量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大綱,緊扣教學目標,并根據學生群體具體的實際出發(fā),在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教學媒體特長的同時,合理地選擇蘊含信息技術的多媒體進行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原理的理解、掌握與運用,增長他們的知識眼界,拓寬他們的思維境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如何充分發(fā)揮好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和高效?下面就此展開探討.
一、挖掘多媒體的“激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教學中,教師們通常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在教學前行的道路上進行生硬灌輸,教學的形式單一、教學的手段簡略、教學的氣氛沉悶,有時不僅讓學生感到毫無興趣,甚至教師自己都感到枯燥乏味,如嚼蠟似的日復一日將知識點進行生硬地敘述、講解與填鴨,沉悶、無趣、壓抑籠罩著整個課堂,自然教學效果不會好到哪里去,更不可能非常理想.通過充分挖掘多媒體的“激情”,并讓這種“激情”感染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情緒,輔助他們進行學習、探究和應用,讓學生在多媒體的圖像、畫面、聲樂、視頻與動畫中,感覺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感受到數學原理的奇妙,感悟到數學邏輯的高深,從而充分吸引住他們的學習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求知和探索欲,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增進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感,進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在具體的實踐中,必須注意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和學生身心特點,進行科學設計和運用.例如:在設置問題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個體差異的學生,統(tǒng)籌好數學知識的深度、難度、跨度、密度和梯度,最大限度地讓更多的學生持續(xù)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防因此引發(fā)“破窗效應”,影響教學效果.
二、善構多媒體的“形象”,將生澀抽象的數理形象具體化
通過計算機對多媒體進行多種形式的信息化處理,可以為外界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強度、不同類別的刺激,甚至可以將多種感官刺激進行整體融合和綜合優(yōu)化,給課堂教學帶來既有看得到摸得著的有形刺激,還可以給教學帶來讓人心血澎湃的氣場,給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帶來強勁動力.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著,還能互動操作的多媒體可以給課堂教學帶來海量的多種感官刺激信息量,給課堂帶來海量知識,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消化、運用教學內容奠定厚實基礎,進而將抽象的數學原理轉化為簡約易懂的知識點,改善學生對生澀知識點的認知環(huán)境,避免空洞的想象,不僅有利于教師對知識進行傳授,而且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鍛煉他們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索問題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高中數學的立體幾何教學中,教師們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只是通過煩瑣、生澀而抽象的教學語言來進行講解,把一些幾何體獨個地單一畫出來,既要板書畫圖又要細致講解,尤其是在畫圖過程中占據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一堂課下來,很難教學較多的知識點,造成學生對教學內容重點把握不準,難點消化不透,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然而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可以快速地將各種柱體、錐體、臺體、球體迅速推出,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深度,而在對這些立體幾何體的面積、體積的計算公式進行推導時,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圖形的裁、展、轉、并、移、分、合等多種形式進行畫面展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立體效應,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有利于促使他們進行自我探索、挖掘各圖形間的內在聯系,自主地進行計算公式的推算.
三、善用多媒體的“長處”,綜合運用傳統(tǒng)和現代教學手段
多媒體作為一種采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的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但在看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時,不能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些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否定掉,這些經過無數教育工作者歷經長久歲月進行實驗、開發(fā)、運用和積累的經驗是每一位教育工作繼承者的寶貴財富,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切莫過分強調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而全盤否定傳統(tǒng)教學方法、手段和策略.比如,在課堂中引入教師自制的模型實物,往往比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更為直接、直觀、簡單和有效.要充分挖掘多媒體的“不可替代”功能,發(fā)揮出“傳統(tǒng)教法無法實現”的價值,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策略通過多媒體計算機進行交互融合,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進行自主式學習和練習,讓他們感受到漸入佳境的奇妙感覺,感悟到回味無窮的知識趣味,讓他們在圖文并茂的畫面中、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中、立竿見影的功效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出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同時要克服過多地濫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紛亂如麻、花里胡哨未必對教學有益,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使學生注意力和精力發(fā)生偏移,進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的.因此,在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也要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地進行應用,發(fā)揮出各自特長,只有這樣,才可以讓高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和有效.
【參考文獻】
[1]繆紅霞.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0(12).
[2]王宏有.高中數學多媒體的探索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3).
[3]宋振方.淺談多媒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