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濤 劉衛(wèi)東
徐海東不僅是一名卓越的軍事家,更是一位胸襟寬廣、光明磊落的共產黨員。在他的家鄉(xiāng),至今還流傳著他三次“讓官”的故事。
“鬧革命又不是爭官當”
在1931年4月的一次戰(zhàn)斗中,徐海東跟隨部隊一起沖殺,負傷了,而且還傷得不輕,他的左腿連中兩發(fā)機槍子彈。手術后不久,他就拄著棍子,一瘸一拐地找隊伍去了。
經過幾天幾夜的跋涉,徐海東終于找到了部隊。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因為戰(zhàn)事太緊,他原先率領的紅四軍十三師三十八團已經有了新團長,而且政委也不缺,只缺一名副團長,他這個老團長成了沒處安置的干部。師政委讓他先在師部休息,把傷好好養(yǎng)一養(yǎng),等待分配。徐海東說:“那我去當副團長?!薄斑@怎么行?”師政委吃驚地望著徐海東。“這有什么?”徐海東無所謂地說,“團長、副團長不是一樣領兵打仗嗎?再說,我們鬧革命又不是爭官當?!?/p>
在徐海東的再三要求下,師首長同意了他的請求。他與團長、政委通力配合,勝仗照樣一個接一個地打。從此,徐海東的威名在大別山區(qū)傳得更響了。
“我這人打仗有癮,走路也
有癮,就是沒有官癮”
1933年10月以后,由于“肅反”和王明“左”傾冒險軍事路線的影響,鄂豫皖根據地遭到了嚴重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根據中央的指示,1934年11月16日徐海東和整編后的紅二十五軍離開了大別山區(qū),踏上了漫漫長征之路。
在出征前,徐海東主動向省委提出請求,自己不再擔任軍長,請中央來的程子華同志當。因為他聽說程子華同志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過,而且程子華還參加了廣州起義和保衛(wèi)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的斗爭,又曾當過中央紅軍的師長。他想,不論是從文的方面還是武的方面來說,程子華同志都會比他這個“青山大學”畢業(yè)的軍長強,這樣二十五軍就能少受些挫折,少走些彎路,發(fā)展壯大也會更快一些。但是,他不當軍長,主動要求做副手的舉動大家卻不一定都能理解,一時間議論也多了起來。
聽了大家的議論,徐海東只是笑一笑,根本沒把它放在心上。省委書記徐寶珊聽到這些議論后卻靜不下來,怕徐海東聽了這些議論會受不了,就專門去給他解釋。聽了省委書記安慰他的話,徐海東反倒笑了起來,對省委書記說:“我這人打仗有癮,走路也有癮,以前喝酒也有癮,就是沒有官癮。干什么不是為了革命呢?想一想以前我還是個窯花子(舊時對窯工的稱呼)呢!”
“大將軍銜,受之有愧”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決定授予徐海東大將軍銜。正在大連養(yǎng)病的徐海東聽說后,心中十分不安。他認為,自己在出任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后不久就病倒了,1940年以后,幾乎都是在擔架和病床上度過的,自己并沒有繼續(xù)為黨做更多的工作,怎么能接受這么高的軍銜呢?
恰好,周總理來大連徐海東的住所看他。徐海東一見到總理就說:“總理,我一直養(yǎng)病,為黨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將軍銜,我受之有愧??!”總理一向鐘愛這位窯工出身的虎將,既愛他的軍事才華,更欣賞他的胸懷寬廣、光明磊落,不由得緊緊握住徐海東的手,動情地說:“海東同志,你不要讓了,給你授大將軍銜,是根據你對革命所作的貢獻決定的,依我看,不高也不低,恰當!”
(李云貴薦自2013年5月15日《新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