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超 張衛(wèi)峰
梅花拳,古禰梅花樁,又稱父子拳、梅拳、花拳,是北方享有盛謄的一大拳派。
由于歷史的原因,梅花拳的隱秘性,致使這一寶貴武學財富流失甚多,真正完整的繼承梅花拳的文武修煉體系更是乏人。
要把握梅花拳的真實內(nèi)涵,應該從梅花拳形成的文化背景我原因。一般來說,少林拳術(shù)帶有佛教文化色彩;武當拳術(shù)帶有道家文化味道,而被稱為僧門道派的梅花拳門,則是佛、道、儒三教文化精義并存,而這種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影響梅花拳的發(fā)展趨勢,并在這種特定的理論指尋下,逐漸形成自己了的系統(tǒng)體系。
1928年10月,在南京中央國術(shù)館組織了第一次全國國術(shù)擂臺賽(俗稱國考),梅花拳前輩李永私、吳體胖、武鎮(zhèn)庫、楊士文、都文彩、劉丕顯等均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驗證了梅花拳的拳學價值。
一、梅花拳的修煉指導思想
梅花拳修煉體系的建立在傳統(tǒng)佛道儒三家學說的基礎上,強調(diào)修煉武功首先要有悟性、講究緣分,又有“三年架子兩年捶”的說法,還有進三道門的說法。
《梅拳秘譜》中說:“夫我國拳術(shù)派別之眾百有余門矣,但溯其源泉則一也。蓋學拳者側(cè)重身體之一部,而展其所長,另創(chuàng)一家,于是門派生蔫。迄今猶能保持原有狀態(tài)者僅梅拳耳?!?/p>
梅花拳修煉貫穿內(nèi)外兼修,文武同煉,以文證武,以文合道,道法自然,最后萬法歸宗。梅花拳以武治心,一切拳法的變化都歸于“心”,以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體大宇宙,人體小宇宙,梅花拳修煉就是把人看成一個小宇宙。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所以在梅花拳修煉過程中要遵循天地萬物自然變化的規(guī)律,并了解感知印證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奧秘。梅花拳的修煉體系的指導思想是梅花拳集三教精義而成的所謂“文理”,文理的存在,造就了獨具風格的梅花拳法,故又稱為“文武大法”。梅花拳傳授文武大法,不稱授拳,而稱為傳道、教化人,行善積德做好事。
梅花拳拳法的產(chǎn)生是梅花拳前輩先賢將原五禽獸、北少林的五路全拳(龍虎豹蛇鶴),融合道家陰陽五行為主的內(nèi)涵,性生命雙修。先練外丹,再練內(nèi)丹,逐漸提高,此為以武入道。
梅花拳不以練拳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看成是修練人生智慧的基礎和階梯。借助道家內(nèi)丹性命雙修與武功結(jié)合,從有形的形體修煉升華到無形的感知世界。一切順于自然合于自然而最終道歸自然。
二、梅花拳拳法的內(nèi)容
梅花拳修煉是以心為本、以氣為根、以法為用,由動入靜、以靜為養(yǎng),順應天時、動靜互根,所謂“靜之如山岳,按之有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動之如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圓耀如三光?!?/p>
梅花拳的拳法內(nèi)容,是梅花拳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它具體說來有架子、對捶、兵器、內(nèi)功<文理>等部分。
1、梅花拳的靈魂——架子
架子是梅花拳的基礎,是梅花拳修習的根本大法,是每個梅花拳弟子不管武功水平高到什么程度,都要終生堅持不懈練習的內(nèi)容。
架子主要是由大、順、拗、敗、小五個拳勢組成,這五個拳勢稱為五勢頭,五勢配五行(金木水火土),內(nèi)合五臟,運用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組成。架子沒有技擊的動作,不能直接運用于實戰(zhàn)。但是它能體現(xiàn)出整個梅花拳法的基本精神,即天地萬事萬物發(fā)展變化的真理、技擊戰(zhàn)術(shù)、精髓等。
架子分動、靜兩部分,靜為五勢,動為變化,五勢及變化組成了左右對稱、動靜相宜的全方位運動。初練架子須緩須慢,氣沉丹田,逐漸做到時緩時急,動靜相宜,錯落有致,可有效地訓練了神經(jīng),鍛煉精氣神。當練神練氣達到一定程度后,丹田飽滿,內(nèi)氣充實,內(nèi)外合一,則真正達到精氣神合一的境界。
初習架子,其內(nèi)容是一定的,可以說相當于是一個套路,但它與套路不同。待修習者基本掌握了它的練法后,根據(jù)條件的不同,可不斷補充不斷變化出各種姿勢。梅花拳沒有一個固定的套路,固定的只有五個基本拳勢。因為事物在不斷變化,一成不變是沒有的,被定死了的拳術(shù),也就違反了拳術(shù)千變?nèi)f化的基本要求。
架子演練的地方稱為“場”,是一個可大可小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場地,既可拳打臥牛,又可拳打四面八方。場上的四正四隅八個方向,我們稱之為“角”。架子演練可根據(jù)修習者功力深淺,可拳打二角、四角、六角、八角。平常最常見的是拳走四面八方的八角大架。也就是說架子要求練功者在拳場上方向,都要練習左右對稱的五勢及其變化。在架子的運行過程中,動作要舒展,自然流暢,步法輕盈,進退起落分明。
演練架子時要有對爭之力,拳腳腿臂運行路線要走弧形,腿臂要有擰裹鉆翻之意。全身心的投入,繼而忘我。當然更應遵循初而有意,終而有意的練功方法,使氣走周身。
因為梅花拳是拳法與古代陣法合一的,架子面對面集體練功的方式,也是陣法訓練的主要方法。架子可單練,亦可二人,三人、四人、八人或更多人對練。這樣在對練中要照顧四面、總攬八方、彼進我退、你高我低、不散不亂、不即不離,以訓練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彼此照應、協(xié)調(diào)一致成一整體。
架子在梅花拳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充分體現(xiàn)了梅花拳變化的基本精神,使之養(yǎng)成持久的體能,達到久戰(zhàn)不懈,神情自若的境界,也體現(xiàn)了五行、八方、九宮的太極的思維理念,所以我們稱“架子”是梅花拳的根本,萬法歸宗的橋梁。
2、梅花拳的精髓——對捶(盤捶)
對捶(盤捶),有些地方稱為“成拳”,是徒手對練的形式。它是梅花拳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練習者必須有一定的基礎,一般情況下,練習者練習三百趟架子之后周身氣血流暢,有了一定的抗打能力,才能練習,故有“三年架子,兩年捶”之說。
對捶(盤捶),是鍛練精氣神合一、內(nèi)外合一的一個重要方法,它主要是由踢打擒摔的一些基本方法及其最常用的變化組成。與架子一樣,它也是在拳場的四面八方上進行的,一般分為上身捶與底盤捶兩種,其中包括了上、中、下三盤的技法。
上身捶,主要是指用上肢的拳法、掌法、肘法、肩擊及胯打、擒拿解脫等方法而組成的徒手對練技法。
底盤捶,是指下肢的膝法、腿法、跌撲浪翻及地躺技法。其中對腿法的要求是在任何情況下“運腿如臂”。地躺技術(shù)用以訓l練護身防摔的技巧,和借摔撲之際,攻擊敵人,反敗為勝的能力。
對捶(盤捶),是以徒手對練的形式出現(xiàn),但與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拳種對練不同之處在于:它初練時有相對固定的形式,隨著功力的提高,它的練法招法動作可以根據(jù)需要而任意變化編造,練功者應無拘無束,變化靈活,任何拳種的技法也都可以融于其中。另外還有與其他拳種對練不同之處是練習雙方都必須互相喂拳,喂拳就是在對方都不能有爭斗的意識,這樣除訓練人的感知能力,還能培養(yǎng)人的柔順、謙和的性格及技擊中順化、閃化的技術(shù)。
對捶(盤捶)主要由踢打摔拿的基本方法及變化組成,它與架子不同,架子是不能直接運用實戰(zhàn)的,而對捶中的動作,大都是具有攻防含義的技擊方法,可以直接運用于實戰(zhàn)。但它同時又是通過練習手眼身法步來練神練氣的方法,旨在更好、更快地使修習者“精氣神合一”。
基本套路技法名稱,大致有:
頭套捶、二套捶、三套捶、老六捶、老七捶、老八捶,新六捶、新七捶、新八捶、八翻子、小五腿、大五腿、拿法捶、老十六捶、新十六捶、巧拿機關(guān)、二龍戲珠、錘打三嘴毛、瓜秧瓜雨、攔路、三英戰(zhàn)呂布、四強除霸、五虎群羊等。
3、爭奇斗妍的梅花拳器械
梅花拳器械也是修習梅花拳功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許多兵器展現(xiàn)了古代戰(zhàn)場上使用的搏敵戰(zhàn)斗技術(shù)。
梅花拳常見器械有刀、槍、劍、棍等;雙器械與長重器械有雙刀、雙鉤、大刀、大槍等;軟器械有大梢子、小梢子、繩鞭、三節(jié)棍、流星捶等;稀有器械有量天尺、風火輪、沉香拐、護身披、鏜耙、燕翅鏜、攔馬撅、鏜叉、提戟、文棒、南陽叉、坤棒、落子槍、五虎錛等。梅花拳器械以奇盤大槍為帥,春秋大刀為先鋒,還有一些器械來源于農(nóng)具,可見梅花拳的修煉已融入到生活中。
練習器械必須在掌握拳法的基礎上進行,自古有“三年架子二年捶,刀槍把子一晌午”之說,所以說拳為百兵之母,拳法訓練是根本。器械的練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套路練法,一般程序是先要了解器械的構(gòu)造特點,學習器械的基本技法,先練短兵器,再練長兵器,接著再學習器械的套路和對練,最后學習其中的打法和內(nèi)涵。套路練法也有一定的方向路線,也要走四面八方。
另一種練法,即變化的練法。有了以上套路練法的基礎,熟練了多種器械的特點與打法,就可以根據(jù)梅花拳的規(guī)律與兵器的構(gòu)造特點,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套路與練法。由于梅花拳法千變?nèi)f化,生生無窮,所以梅花拳器械的練法與用法也不受已有套路束縛,練習時可隨意變化,順其自然。梅花拳器械的這種訓練方法與梅花拳文化精神是統(tǒng)一的,任意變化才是上乘功夫。
梅花拳拳法與器械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凡是練梅花拳的人沒有不會練器械的,精通器械的人,也可空手練習器械,故梅花拳有器械里有拳法,拳法即器械的說法。梅花拳器械與拳法一樣要左右對稱、左右活把、自然流暢、一氣貫穿,拳法器械要一體。同對捶一樣,器械套路也能應用于實戰(zhàn),但更重要的仍是練神練氣練元神
梅花拳器械豐富多采,有單練也有對練,對練有兩人,也有三人或更多人對練。下面簡要介紹一下除奇門兵器以外的套路名稱。這些器械套路在各地流傳的不盡一致,但它們都是真正的梅花拳器械技法。
單練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長穗劍、齊眉棍、三節(jié)棍、大梢子棍、小梢子棍、手梢子棍、梅花拐、繩鞭、流星錘、月牙鏟、虎頭雙鉤、梅花槍、大刀、九節(jié)鞭、雙鞭,還有新穎別致的刀里加鞭、雙刀加鞭、雙鞭加刀等五十余套。
對練有:劈大桿、單刀拐進槍、雙拐破槍、大刀進拐、大刀進槍、鞭破槍、單刀破槍、雙刀破槍、大梢子對槍、三節(jié)棍進槍、三锏破槍、三節(jié)棍破槍、三人破槍、單刀對棍、雙刀對棍、匕首對棍、大梢子對棍、小梢子對棍、三節(jié)棍對棍、對劈刀、對劈劍、對劈棍、對劈雙拐、對刺槍、單刀對拐、拐對拐、雙刀對雙刀、鏜叉對大刀、單刀破春秋、大刀破三槍、空手奪雙刀、單刀、匕首、棍、槍、梢子棍、等五、六十套。這些對練內(nèi)容在練習中真打?qū)嵖?、滾抹撩扎、縱跳翻騰、打中有防、防中有打。
4、性命雙修的內(nèi)功
梅花拳內(nèi)功,有些地方稱“文功”、“文理”。
梅花拳內(nèi)功,是煉神煉氣的有效方法,要求練功者摒除一切雜念,徹底忘我,它是到達精氣神合一的捷徑,是完成梅花拳最高境界渾元一氣的法門所在。其實梅花拳的架子、對捶等也是修煉內(nèi)功的方法。
梅花拳內(nèi)功最著名的是先天內(nèi)功,是運用無極、太極、三才、五行、八方、九宮、運轉(zhuǎn)生化之理而運作的。它可以讓人修習性命、寒暑不侵、開發(fā)潛能、技擊精進等等。其它的功法還有筑基功(揉腹功)、調(diào)息功、面壁功、排功、仰月歸元補陰功、十位降濁法、龍吟虎嘯功、初步先天九九玄功、叫化功、三真會元法、倒補天、鐵牛耕地壯肌功、草上飛(輕功)、金龍功、十三太保功、太陽功、內(nèi)壯功等等。
在此附曹州梅花拳十三代掌門、臺灣及海外梅花推廣第一人吳體胖老師節(jié)所傳《先天內(nèi)功秘訣》:
梅花先天無極功,
一氣混元結(jié)有形。
有形無形道中生,
玄機轉(zhuǎn)動化無窮。
陰陽生克五行定,
運行此道圣仙佛。
作者簡介:曹廣超,男,山東省定陶縣仿山鄉(xiāng)中學教師。自幼習武,師承梅花拳第十五代劉漢軍等大師?,F(xiàn)任菏澤梅花拳官方網(wǎng)站站長、定陶梅花拳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