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義
現(xiàn)在搗鼓古文字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想給“?!焙汀鞍搿弊鲆幌妈b定,說它倆搞反了,“牛”應(yīng)該是“半”,而“半”應(yīng)該是“?!?。
到底誰是誰非,我們還得找一下它們的親爹娘。
的確,乍一看,“半”長著兩只上彎的牛角,咋看咋像一個正面牛頭,而“?!毕袷潜蝗丝橙チ擞野肜终凑ο褚粋€“半”,難道真是古人一馬虎,把這兩個字搗鼓反了,給它們找錯了家嗎?
我們先看看甲骨文的“?!卑?。它是一頭牛站在那里,上面左右兩邊兩只上彎的牛角,非常對稱;金文小篆的“?!弊謨蛇叺呐=侨匀缓軐ΨQ,只是到了楷書時,兩邊的牛角被人拉直了,只用一撇代表了,這樣“牛”字就長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
我們知道,古人造字時,為了將“羊”和“?!眳^(qū)別開來,把“羊”的角向下彎,把“?!钡慕窍蛏蠌潱蛟诳瑫€條化時,仍然保持了頭上角對稱的樣子,而“牛”字楷書線條化時忽略了這一點,難怪有人發(fā)出質(zhì)疑。
也許是羊有胡子的緣故,“羊”字在出生時就比“牛”字多了一橫,這樣看來,如果讓“?!弊值膬山且蚕瘛把颉钡膬山且粯?,對稱地長在兩邊,那“?!钡褂悬c像今天的人民幣符號“¥”了。
至于“半”字,在甲骨文中并沒有這個字,金文和小篆的“半”字上面是個“八”,下面就是一頭“?!?,把殺好的牛均勻地分成兩部分,就是“半”的本義?!墩f文解字》曰:“半,物中分也。從八從牛。牛為大物,可以分也。凡半之屬皆從半?!彼信c“半”有關(guān)的字都是用“半”字作偏旁。
這說明,“半”的本義是動詞,不是現(xiàn)在的形容詞或副詞,意思是將牛分成兩部分,可惜的是,“半”的本義已經(jīng)消失殆盡,現(xiàn)在只剩下它的引申義--形容詞和副詞了。
這樣看來,“半”還真的保持一股牛風(fēng),有點牛意哩。倘若一開始古人就把“?!碑?dāng)作“半”,把“半”當(dāng)作“?!?,還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