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魏燮均情系鐵嶺城初探

      2013-04-29 21:28:14王春
      群文天地 2013年8期
      關鍵詞:情系

      王春

      摘要:魏燮均是清代中晚期的杰出詩人和書法家,有眾多詩集、書法、手稿傳世,這些藝術作品是我國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魏公出生在鐵嶺,在此生活期間他觸景生情,寫了許多詠歌、詠嘆古城的詩。這些詩對了解鐵嶺歷史和魏公的創(chuàng)作思想、心境有著重要的認識價值。通過魏公的詩詞從三個方面:一是詠城中之古建;二是臨城郊之山水;三是哀城街之災患,闡述了魏公情系家鄉(xiāng)鐵嶺、關心時政、憂國憂民的精神境界。

      關鍵詞:魏燮均;情系;鐵嶺城

      鐵嶺是一個古老的城堡,自明初始建城池以來,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遼河西繞,柴水東流,城郊有秀麗、優(yōu)美的龍首山、帽峰山。城內(nèi)屋舍嚴然、街路整齊、邑區(qū)方如牛。歲月滄桑,它沉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魏燮均就出生在這座古城南郊八里莊,后移居城東紅杏村,但古城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觸景生情,寫了許多詠歌、詠嘆古城的詩。這些詩對了解鐵嶺歷史和魏公的創(chuàng)作思想都有著重要認識價值。

      一、詠城中之古建

      鐵嶺古城著名建筑主要有明代的看花樓和清代的銀岡書院??椿鞘敲鞔剡|名將李成梁別墅;銀岡書院是流人郝浴所建。多年來,書院培養(yǎng)無數(shù)人才,是鐵嶺城一處文化中心。魏燮均詠看花樓的詩有兩首,今錄之。

      其一是:《看花樓吊寧遠伯》“勛業(yè)動遼海,將軍存故樓。山余前代色,地是昔人游?;牟菥G猶古,殘花開自秋。英雄去已矣,煙月滿園愁。”

      寧遠伯,是李成梁被封的官名。詩人對這住守邊的大將給予熱情的謳歌,稱其為英雄,“勛業(yè)動遼海”,可是今天將軍已去,所住的故樓早就荒廢,不免有幾分愁悵!

      其二是:《看花樓懷古》“故李將軍此建樓,名園荒廢已成邱。孤城月落山空暮,殘壁煙涼草自秋??鼙I屢平烽火靖,英雄不返塞花愁。勛名銷謝徒惆悵,梅干依然臥石頭。”

      這首詩和前一首內(nèi)容、感情相近,不過有一句詩與前者不同,即“梅花依然臥石頭”。這句詩描寫了已荒廢的故樓,還殘存著一個石頭門楣——看花石,它“梅干依然”,這句詩點出了全詩主題,示意出李成梁愛國愛家鄉(xiāng)英勇奮戰(zhàn)的精神不死。

      詠銀岡書院的詩,寫得有景有情,這是因為銀岡書院是魏燮均的“母?!薄M嗽u說魏詩時說“先生少微謫世,秀毓銀岡”,“秀毓銀岡”就是說他在銀岡書院受過很好教育,可以說是個“高才生”。他詠銀岡書院的詩有多首,下舉三例:

      《宿銀岡書院雨夜不寐》:“秋城風雨凄,鬼鳥夜深啼。一院樹聲滿,兩廊燈火低。孤吟驚壁鼠,久坐仰鄰雞。因念昔賢謫,遂緣此地棲?!?/p>

      《書院暮秋》:“秋色滿庭宇,軒窗凈點埃。樹根風落葉,石縫雨生苔。階冷斷蛩語,天高聞雁來。故人時過訪,閑徑總常開。”

      《銀岡書院秋夜》:“小院黑無月,見星天已明。地寒因雨氣,樹響借風聲。夜柝猶聞巷,秋鐘不出城。孤懷正蕭索,難譴此時情?!?/p>

      這些詩,均是清同治年間所寫。寫秋景,寫得真實生動。如果細讀,可知三首詩“各俱個性”。第一首寫的是秋天雨夜之景,第二首寫的是深秋白天之景;第三首寫的是秋天晴夜之景。但它們有一個共同之點,即是書院荒涼、冷落、使詩人“孤懷正蕭索”。這不是詩人講述出來的,而是巧妙用了自然物形象描寫出來的,“鳥啼”、“鼠驚”、“雞嗚”、“蛩語”、“雁叫”,還有“鐘聲”、“柝聲”、“風聲”、“雨聲”,乃至“落葉”、“石苔”等等,點出特定情境,有動又有靜,可謂“筆底生花”。

      書院為什么這樣荒涼,因為這時的鐵嶺正遭著一場“戰(zhàn)爭”。馬震隆(馬傻子)農(nóng)民起義軍進行卻獄,官吏逃跑了,書院停止了講學,曾在這里讀過書的魏燮均自然有苦難言,在“秋聲”中產(chǎn)生了悲惜。雖如此但他對書院還是感到親切,樂于前來,因為他敬佩創(chuàng)始人郝浴,故說:“因念昔賢謫,遂緣此地棲。”

      二、臨城郊之山水

      魏燮均知道詩歌創(chuàng)作離不開闊大視野,學李白等詩家游歷名山大川,而鐵嶺城郊的山水,當該首先“入圍”。他讀書、勞動之余,常入城看民情,到城外登山游春、賞秋光,有時到寺廟中和僧人對詩、品茗、下棋,真是十分隨意。然而在鐵嶺遭受劫難時,則登山抒發(fā)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同治戰(zhàn)亂年月,有一天重登龍首山,寫了一首《春日登龍首山書感》一詩中,流露了他的這一感情:“舊游回首憶承平,今日登臨百感生。滿地山戈營戰(zhàn)壘,連年風鶴警邊城。山川不改昔年色,民物猶然故國情。獨有杏花自開落,無人載酒此飛觥。”

      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春天的杏花也依舊開放著,而沒有人登山了,沒有人在這愉快地“飛觥”了,龍山的滄桑成了一時鐵嶺生活的“縮影”。

      平日,龍首山是幽靜的。魏燮均在《龍首雜詠》一組五言絕句中做細致的描寫:

      山僧高閣眠,山鳥喧林側(cè)。曉起遍開窗,坐看溪山色。

      樓閣半藏見,山城在有無??諠鳠熡昀铮环准覉D。

      夕煙起遠山,斜日下層閣?;椟S微月生,鐘聲動城郭。

      夜寂松籟微,山空人語絕。清磬兩三聲,佛燈半明滅。

      門前秋氣高,墻外云峰疊。新霜昨夜來,滿山看紅葉。

      凜烈北風晴,凍鴉飛不起。山徑悄無人,萬峰寒雪里。

      全詩語言不多,但寫出了龍首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山鳥喧林”、“空濛煙雨”、“清磬三聲”、“滿山紅葉”、“萬峰寒雪”……形象鮮明,詩中有畫。

      魏燮均登山往往和朋友一起去,登山會友、吟詩抒懷是魏詩的又一特征。這類詩寫了許多,今舉一例。

      《九日雨后偕王蕉園相庸張秋譚世著游龍首山》其一:“新霽好天光,登臨引興狂。山川全洗凈,風雨尚余涼。路向亂峰轉(zhuǎn),村依深澗藏。尋??辞锷患按酥仃?。”“其二:“更上層巔望,飄飄身欲仙。曲流河倒地,孤立塔當天。一寺壓峰頂,眾山羅眼前。勝游多少客,落帽又誰先?”其三:“山門閑不鎖,入寺一盤桓。地勝僧偏逸,風高佛亦寒。禪房香篆裊,石鼎茗煙殘。飲取菩提水,塵心覺已闌?!逼渌模骸芭c僧清話久,揮手別禪關。風色已生樹,夕陽初在山。相偕下鷲嶺,又復落人寰。歸插滿頭菊,此花非世間。”

      朋友們登山抒懷,忘記了一切煩惱。他們真是發(fā)狂了,“登臨引興狂”,頓覺自己“飄飄身欲仙”,他們到山寺中,和和尚一起燒香、品茶,自覺真似離了人寰,當?shù)巧綒w來,頭插菊花,這又有“別是一般滋味”。

      魏公結友登山,又總是不忘古城。如在登山詩中留了這樣一些詩句:“夕照孤城萬瓦寒”(《同吳曉山、袁甘泉登龍首山望雪》)“依然城郭寒煙紫”(《九日與姜紫垣友人登龍首感賦》)在《秋日與王矩園游龍首兼懷王蕉園》一詩中更有“攀崖看邑樓”“秋山過城頭”句。清咸豐年間魏燮均曾為龍首山重修慈清寺寫了碑記,其碑陰記錄了《鐵嶺八景》,而將《城郭朝煙》一景寫在了第一位,可見他對古城鐵嶺該有多么的深情。

      三、哀城街之災患

      古老的城堡,歷盡了滄桑,天災人禍曾屢屢發(fā)生,魏燮均曾親歷多次,他滿懷人道主義精神,同情人民,留下真實的詩章。他在《九梅村詩集中》記述說:

      “丁卯二月二十三日申時,邑之東郭火災。是日,大風狂甚,延燒居民一百二十八家,房五百余間,風威火烈,不能撲救。徹夜火光燭天,如燎原野。至明日稍熄。被災者已慘不可言矣。聞父老云,嘉慶十二年丁卯是日,東郭亦被災,其火與此相類。噫!異矣,豈天數(shù)歟?”

      真是“天數(shù)”嗎?詩人疑惑地問道。接著詩人,用詩將其做了形象、具體、真實的記錄。

      “銀州二月春風高,塵沙蔽日喧驚濤。樓頭鐘報火突起,黑煙漠漠騰雲(yún)霄。須臾烈焰不可制,縱橫拉雜延相燒?;鹦侨缂齺y飛射,四鄰一片聲喧囂。祝融空際作游戲,指揮風伯區(qū)別燎。或燃華屋居,萬瓦崩堂坳;或越比鄰舍,三椽余編茅。倉皇老翁逾墻走,蹩躠婦稚奪門逃。沖煙冒死掠衣物,兒襁女舄橫陳拋,風威煽瘧勢愈猛,火光撲面同煎熬。霎時破垣變赤壁,頃刻畫棟成虹橋。玉帛菽粟化灰燼,雞豚犬馬生燔炮。仿佛楚人俗,為旱致雨燒龍蛟。又如宋門災,余殃竟及池魚焦。熒臺飛電阿房炬,神邱燭遠炎山遙。苦無郭憲含酒噀,能滅佛圖作雨傾盆澆。又無江陵劉昆賢令尹,叩頭向火登時消。安得天河水倒瀉,齊傾不用翻天瓢。焚香竟有向天禱,虔誠立格回神飚。長衢狹巷塞無路,舉國奔救人如潮。幸賴戍兵資彈壓,乞兒未逞賊心豪時城中有大兵駐戍,統(tǒng)領托帥帶兵彈壓,幸免搶掠。由申至亥尚未熄,燭龍憤耀明通宵。嗟哉一百二十有八戶,處堂燕雀無居巢。我聞道旁老叟說,往經(jīng)丁卯天譴遭。是日狂風亦暴厲,東郭片土皆成焦。迄今日月六十載,又看焚蕩龍山椒。嗚呼,豈真天數(shù)不可逭,禍福端自由人招。人心利欲熾如火,安知震怒千天曹。前年妖氛破城日,烽燹夜照城之濠。居民膽落亂奔竄,流離幸免屠賊刀。彼蒼示警有天意,人胡不悟天心昭。今復慘罹此浩劫,天陰神鬼為呼號。君不見二更雞唱報妖異,城頭夜夜聞啼鸮去年冬,雞至二更輒鳴。又城頭有鸮鳥,夜啼數(shù)月,皆非祥兆也?!?/p>

      此詩名為《大火行》。另一首《大水行》中又將鐵嶺城大水做了同樣形象真實的記錄:

      戊辰大水行

      “黑云漠漠西南起,雨龍飛出蒼溟里。正逢渴旱望云霓,長風吹下天河水。戊辰五月逢壬寅,一朝大雨兼連旬。萬山齊漲水怒發(fā),澗溪百道成河津。依山隴陌盡沖斷,怒湍激石壓田畔。巖根古道少人行,截然崩壞為高岸。眾流漭漭趨汎川,汎川復潰灌平田。高禾露穗短禾沒,四無陸地惟撐船。枝瀆穿村變澤國,童號婦叫失人色。陽候鼓浪走戶庭,雞豚已被蛟龍得。柴河洶涌東奔來,入遼不下還盤洄。地無尾閭洩其勢,狂讕湓溢如轟雷。濱河居民少完屋,夜半驚逃上林木。倉皇呼救更無舟,浪撻身翻葬魚腹。須臾水國添新鬼,罔顧爺娘與妻子。新喪未殯新嫁初,棺漂奩泊洪濤里。生死無人問水濱,此時難覓勇泅人。閭閻半作波臣宅,黎庶翻成淖國民。昨日城中有來客,駭聞水勢圍城郭。糧艘直抵北門邊,布帆齊向城根落。滿城人士驚且惶,登城觀嘆何汪洋。憶昔已酉道光二十九年甚丙午二十六年亦有大水行,無此浩瀚兼天長。二麥無秋及五谷,隰田大歉山田熟。馬無芻豆人無糧,翻羨耕民住巖谷。君不見兵革之后多荒年,更逢壬子水滔天農(nóng)諺云,每逢壬子水滔天,只在正月上旬看。鱉辭故穴塞河走,端陽霧起濃于煙三月初九日柴河有鱉數(shù)萬,障蔽水面,下徙于遼河,又端陽大霧,皆主水。又不見去年祝融肆炎赫,焚毀城鄉(xiāng)千百宅。況經(jīng)疫癘繼妖氛,縱橫尸骨撐天白元年瘟疫流行,死亡相籍,三、四、五年賊氛蹂躪,死亡更多。吁嗟乎,頻年災異警蒼生,造物無情實有情。若使人心消禍水,自無此劫亦升平?!?/p>

      他希望人間有情,但災患無情。這兩首長詩抒寫鐵嶺的歷史、也反映了詩人的同情人民辛苦的高尚情操。

      天災人禍,是那個封建社會制度的必然產(chǎn)物。詩人沒有直接說出,當然他也不可能真正全部認識。但從一首登城樓的感懷詩中,可知他已經(jīng)有些“知覺”。他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九日登邑城南樓有感》:“無風無雨度重陽,獨上高樓意暗傷。大地人煙連塞白,眾山秋色入城黃。賊氛亂擾中原路,夷寇爭通外國航時英夷為請通商入寇。烽火不知何日靖,憑欄凝眺涕蒼茫?!?/p>

      人民的痛苦,是內(nèi)憂外患之所致。不過他把內(nèi)憂造成的原因歸解為“太平天國”,這反映了他世界觀的局限性。如進一步深思,當知農(nóng)民起義之所以掀起,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封建社會的黑暗。魏燮均此時還沒有理解,這倒是一個極大的遺憾。

      魏燮均是清代中晚期的杰出詩人和書法家,著有很多詩集、書法、手稿傳世,這些藝術作品是我國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民間曾有“文壓三江王爾烈”與“字震九洲魏燮均”風行傳誦的佳話,世人在欣賞其文藝作品驚嘆之余,對其不忘家鄉(xiāng)、憂國憂民的心境更是肅然起敬!

      (作者單位:鐵嶺市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

      猜你喜歡
      情系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9年8期)2020-01-06 07:39:18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06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36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9年2期)2019-08-27 01:59:08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4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05-21 03:05:00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0:48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8年8期)2018-12-06 09:31:20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10
      情系河山
      中華詩詞(2018年1期)2018-06-26 08:46:30
      从江县| 南宁市| 志丹县| 叙永县| 绥棱县| 游戏| 勃利县| 毕节市| 宝丰县| 张北县| 永靖县| 阳朔县| 汉沽区| 邯郸市| 小金县| 广河县| 时尚| 长治市| 东至县| 长兴县| 监利县| 东乡县| 东山县| 临安市| 荣昌县| 望都县| 保定市| 临海市| 德清县| 新乐市| 福清市| 翁牛特旗| 沽源县| 尼玛县| 遂昌县| 西盟| 栖霞市| 聂荣县| 葫芦岛市| 尤溪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