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崇嶺等
1999年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涼水山林場發(fā)現(xiàn)了‘南豐蜜橘的一種優(yōu)良芽變類型,植物學特征表現(xiàn)為: 葉片長橢圓形,葉頂端急尖,葉形指數(shù)大,樹體生長勢強,較直立,苗木帶刺;果實性狀表現(xiàn)為果實大、化渣、裂果少、早熟、豐產、穩(wěn)產、品質好。此后10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柑橘研究所、柳城縣農業(yè)局、華中農業(yè)大學和柳城縣涼水山林場對其進行遺傳性鑒定,植物學特征、農藝性狀調查、分析及抗性觀察、鑒定等工作,發(fā)現(xiàn)‘柳城蜜橘與普通‘南豐蜜橘在遺傳物質組成上存在差異,且性狀穩(wěn)定,是一個‘南豐蜜橘優(yōu)良芽變株系,發(fā)展?jié)摿艽蟆?012年3月經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命名為‘柳城蜜橘(審定編號: 桂果審2012013號)。
1 品種特性
1.1 植物學特征
‘柳城蜜橘樹勢壯旺,樹冠圓頭形,枝梢細長而密。部分苗木及幼齡樹枝條有刺。葉片長橢圓形,花小,單生,完全花,花瓣披針狀,5瓣;雄蕊17~21枚,花絲完全聯(lián)合,花柱直立。果小,扁圓形,果形指數(shù)0.61~0.75,單果質量33.34~48.50克。果肩平,果頂微凹,橙黃色,有光澤;油胞中等大。果實于10月下旬成熟,味清甜,品質上等。
1.2 生物學特性
‘柳城蜜橘在廣西桂林1年抽梢3次,柳城1年可抽梢4次,幼樹生長量大,易形成樹冠,早結果。成年結果樹樹勢中等,樹冠圓頭形。枳砧4年生樹高174.8厘米,干周16.4厘米,冠幅達232.0厘米×234.0厘米;枳砧8年樹高312.8厘米,干周35.4厘米,冠幅381.0厘米×389.0厘米;幼年結果樹以秋梢結果母枝結果為主,成年結果樹秋梢結果母枝結果占78.33%,春梢占11.67%。
1.3 物候期
春梢抽發(fā)期2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夏梢期為5月上中旬至6月上中旬,秋梢期8月中旬左右;花蕾期3月上旬,初花期3月中下旬,盛花期4月中下旬,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1.4 果實性狀
2009—2011年連續(xù)采樣分析單果質量33.34~48.50克,果實橫徑39.8~52.7毫米,果實縱徑25.5~35.4毫米,果形指數(shù)0.61~0.75,果皮厚 0.12~0.18厘米,囊瓣數(shù)平均為10.71,一般為9~12瓣,種子數(shù)平均0.68粒,一般0~3粒,果汁率53.49%~62.42%,可食率73.65%~77.66%,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C 18.91~26.83毫克,檸檬酸0.58~1.05克,全糖9.65~12.87克,可溶性固形物11.10%~15.80%,固酸比13.71~21.80。
1.5 經濟性狀
新建園一般3年投產,株產5千克左右,5年株產30~40千克,7~8年株產50~60千克,進入盛果期后,在精細管理栽培措施下,產量可超過45000千克/公頃。涼水山林場三隊‘柳城蜜橘面積為184公頃,平均產量45000千克/公頃,表現(xiàn)早結、豐產、穩(wěn)產。
1.6 抗性
‘柳城蜜橘可在水田和旱地種植,表現(xiàn)生長快,抗性較強;抗瘡痂病和薊馬能力比普通‘南豐蜜橘稍強。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建園
建立無病毒苗圃,繁育無病毒苗木。種植無病毒苗木,株行距在3 米×(3~5)米,每公頃栽660~1110株。樹形采用自然圓頭形,主干高度0.4~0.5米,2~3個主枝。
2.2 肥水管理
全年施肥6~7次,開春時,溝施1次壯花肥,5月份雨天撒施1次壯果肥,6月份淋1次水肥,7月初開溝施1次攻秋梢肥,8月初淋1次水肥,采果后最后淋1次水肥,冬季挖長溝施重肥。
2.3 修剪管理
進行春剪和抹芽保果,開花前把結果母枝頂端以下的3~5厘米長的枝梢剪去。同時修剪弱枝、交叉枝、病蟲枝和上年的結果母枝;開花前抹去無花芽及第一批夏梢,抹芽越徹底,坐果率越高。培養(yǎng)長結果母枝,為了保證秋梢枝條粗壯、梢長、節(jié)間疏,修剪放秋梢的時間主要安排在7月上旬至大暑時段完成,這一時段是高溫多雨期,易于抽發(fā)秋梢,進入8月初進行疏芽保梢工作。
2.4 病蟲害防控
嚴格監(jiān)控檢疫性病蟲害的發(fā)生和蔓延,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控,特別是柑橘黃龍病的防控。
(據(jù)《果樹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