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
如今我們提到夏洛克·福爾摩斯,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已不是那個叼著煙斗、頭戴獵鹿帽的英倫紳士,而是某個臉長得只能用iPhone5自拍、為腐女們所津津樂道的卷福了。BBC的這一劇集雖然才短短兩季六集,卻成功地讓柯南道爾爵士塑造的19世紀經(jīng)典偵探形象update為極具現(xiàn)代魅力的21世紀偶像(畢竟這年頭再嗜用百分之七的可卡因溶液不太合理,跟警方常來常往的,還是尼古丁貼片更妥當),而扮演福爾摩斯的英國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也順理成章地一夕之間俘獲粉絲無數(shù),獲邀參與演出更多的影視作品,其中包括逆天地扮演了“星際迷航”(Star Trek)系列最新一集電影版《暗黑無界》中的大反派——可汗(Khan),這一經(jīng)典角色被設定為北印度裔的基因改造人,原扮演者為拉美裔的墨西哥影星里卡多·蒙塔爾萬——這也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出將他炒紅的BBC現(xiàn)代版福爾摩斯是多么地受歡迎。
一個多世紀前誕生的福爾摩斯與華生的組合究竟有多受人青睞?我們不妨看看一些比較有名的例子:1974年,美國作家尼古拉斯·邁耶出版了小說《百分之七溶液》(The Seven-Per-Cent Solution),暢銷兩百萬冊,斬獲翌年英國推理作家協(xié)會金匕首獎,第三年就被搬上大熒幕,甚至莫里亞蒂的角色請到傳奇名優(yōu)勞倫斯·奧利弗爵士出演;杰里米·布萊特主演的格蘭納達版劇集共拍攝41集,前后長達十年,杰里米·布萊特更被譽為是活生生的福爾摩斯;休·勞瑞塑造的豪斯醫(yī)生(Dr. House)正是醫(yī)學版的福爾摩斯(Holmes),唯一好基友威爾森(Dr. James Wilson)則無疑對應了華生(Dr. John Watson)——這是威爾森的婚姻狀況如此混亂的原因嗎?——連豪斯公寓的門牌號都是221B……
所以還會有誰來阻礙BBC Books推出官方逼死同人的《Sherlock : The Casebook》呢?好好見識下這小兩口用貼條的方式打情罵俏的本事吧。
不要買這本書。案例內(nèi)容原本該用一系列講座來呈現(xiàn),卻被作者改寫成低俗乏味的消遣讀物。
演繹法是人類的一項成就,需要認真分析,這里卻用大量圖片說明,用幽默扭曲失真,還有加油添醋的八卦。要引起一般讀者的興趣,顯然一定得如此嘩眾取寵,這就像把辦公室戀情的情節(jié)硬塞到量子物理學的論文里。只有白癡才會被打動。醒醒吧。
——夏洛克·福爾摩斯
謹以這本拙作來彰顯夏洛克的事跡,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再沒有人能像他這么好、這么聰明。我想,可以說他把偵查科學發(fā)揚光大成一種藝術。
伴隨他偵查過幾項重大案件后,我不禁想把他的成就記錄下來,讓更多人看到。簡單來說,他是調查罪案的神童。
心里有很多話想說,但夏洛克·福爾摩斯本人同意撰寫封面推薦文,已經(jīng)讓我深感榮幸。
——約翰·華生
當一個著名的形象、母題或系列被重啟的時候,往往也是其面臨時過境遷、不得不爾的尷尬之時,或原先主創(chuàng)老去亟待大換血,或一招鮮吃三年現(xiàn)下已過了期限,之前那套行不通了難以服人。像前面提到的“星際迷航”系列,來個平行宇宙、不同時間線,就把號召力最強的原初一代重新喚回大銀幕,一水兒的新人新面孔,男帥女靚(不對,這個世界里女人寥寥可數(shù))。
或是彼得·杰克遜執(zhí)導的《霍比特人》電影三部曲,面對兩個原作之間巨大的鴻溝,和木已成舟的《魔戒》電影三部曲,只好乖乖地把托翁當年以《魔戒》風格重寫《霍比特人》的未盡事業(yè)給拾起來,用影像代替紙筆——這可不是簡單的活計,《霍比特人》那種孩童喜聞樂見的文風將許多事件扁平化了,矮人首領梭林·橡木盾毫無領袖氣概,常常做出些以成人眼光看來可笑且愚蠢的舉動,導致一行人遭遇許多危機,從那被壓在眾矮人身下的可笑開場到面對巨大財富“守財龍”上身的吝嗇樣,實在難堪大任。其余的12個矮人形象也未能成為12個不同的人,僅有一兩個出挑。經(jīng)過電影工作者的一番努力,我們終于看到獨力身負國仇家恨的漢子,隱忍、堅毅、剛強,一個配得起橡木盾的梭林。
又或者像DC漫畫公司的那些著名漫畫形象:蝙蝠俠、超人、神奇女俠、綠箭……1930年代誕生的這些經(jīng)典人物經(jīng)過幾十年“黃金時代”的連載,到了1950年代已經(jīng)后勁不足。為了應對這一局面,創(chuàng)作者們搬出了多元宇宙的設定,經(jīng)過幾次多元宇宙的重啟——幾乎每次都是為了解決十數(shù)年時光帶來的積重難返或公司合并帶來的設定合并,DC漫畫得以抓住一代代讀者的心,不至于為時代所淘汰,超級英雄們也隨時代的變遷、潮流的變換發(fā)生著各種改變,從裝束到能力,甚至愛情。多元宇宙的另一個好處是,創(chuàng)作者得以放手去創(chuàng)作各種與主線劇情不盡相符的全新故事,如《超人:紅色之子》,超人的飛船并未落在堪薩斯州而是紅色蘇聯(lián);《超人:一號地球》和《蝙蝠俠:一號地球》則將人物年輕化并重寫起源。
正因為是經(jīng)典,才經(jīng)得起這么玩,大家喜歡經(jīng)典人物與新形象之間那種微妙的間離感,如果邏輯能自洽,那就更好了,成功的重啟意味著重生。
杰弗里·布朗就成功地將《星球大戰(zhàn)》中的“黑武士”達斯·維達代入到父慈子孝的家庭生活中來,他創(chuàng)作的繪本《達斯·維達:父與子》和《達斯·維達的小公主》顛覆了以往那個心狠手辣的“黑武士”形象。好爸爸會駕駛過分拉風的AT-SE Walker送女兒去上學以致女兒要求提早下來,會混入觀禮人群看著臺上授勛的小天行者,激動地跟身旁的人炫耀“那是我兒子”。熟悉電影的讀者看到這一幕時,那種對于父愛的感觸無疑比其他人要更深——電影里盧克可是駕機摧毀了帝國一方的死星才得到了這一榮耀——簡直像給小孩子穿套頭衫不料被打脫牙齒還搶著問兒子手疼不疼。
成人的世界里也不是沒有重啟,數(shù)年前英國坎農(nóng)格特出版社發(fā)起的“重述神話”項目就是一個例證,集結各國作家選擇一個神話傳說進行改寫,作者或以現(xiàn)代眼光改寫古早文本,或用邏輯和想象填補原初故事中語焉不詳之處。參與者不乏諾貝爾獎、布克獎獲得者及暢銷書作家,中國也有蘇童、葉兆言、阿來、李銳夫婦參與其中,至今中文世界已出版了十三部作品。
集體項目以外,古典題材也是作家再創(chuàng)作的熱門,在西方尤以古希臘、羅馬為大宗。《荊棘鳥》的作者考琳·麥卡洛就創(chuàng)作過羅馬系列小說“羅馬之主”(Masters of Rome),和重述荷馬史詩的《特洛伊之歌》,這一次,沒有神。2006年去世的英國著名作家大衛(wèi)·蓋梅爾的《特洛伊》三部曲,同樣以人的角度講述了這場戰(zhàn)爭,他用火山噴發(fā)解釋了古克里特文明的衰亡和圣經(jīng)中的十場災難、分開紅海,對傾城海倫和木馬計究竟是幌子還是真實也給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nóng)為維持一貫希臘霸主的地位并掩蓋國內(nèi)礦脈衰竭財政搖搖欲墜的窘境,威逼利誘諸城邦出兵攻打富饒的黃金城特洛伊,結果……
“只要特洛伊能繁榮,讓周圍地區(qū)富庶,赫梯皇帝不在乎這兒由誰占領。但殘破土地上的死城,只會吸引黑暗和混亂?!?/p>
“特洛伊會在邁錫尼的統(tǒng)治下,再度繁榮。下個夏天,海灣里就會再次停滿商船。城市將重建,在我們強勢的治理下,會再次昌盛?!?/p>
“據(jù)說特洛伊灣百年來不斷淤積?,F(xiàn)在還有個邁錫尼船隊沉在灣里,新的泥岸正在船殼上堆積。我的專家預測,不用一世代,海灣就將消失,而此城將被陸地包圍。商船會揚帆而過,眷顧海勒史彭以北的新興城市。阿伽門農(nóng),多虧了你,特洛伊完了?!?/p>
“皇上,不是我引起這場戰(zhàn)爭的!是我早在別人之前,看出特洛伊對大綠海諸國的威脅。普萊安野心勃勃,有他兒子的騎兵隊和達爾達尼亞的海盜船隊支持,讓所有原本自由的人民臣服在他的意志下。其他國家受他威脅利誘,但邁錫尼沒有受騙?!?/p>
“你們告訴彼此,普萊安是野心勃勃的惡人,決心征服世界;這番鬼扯,也許能在夜里的營火旁騙得了你的傀儡國王。但這個惡人卻帶來四十年的和平,直到你決定破壞平靜。”
“我為了這座城市而戰(zhàn)。依戰(zhàn)勝者的權利,這座城屬于我。”
“我宣布此城將被毀滅。此城將被一塊塊石頭拆解,石頭也將砸碎。這座黑暗之城將從陸地上消失?!?/p>
讀罷大衛(wèi)·蓋梅爾的天鵝之歌,胸中升騰起的那股涌動,恰可以用一句古話來形容——是非成敗轉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