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去一個夫妻訓練營講課時,發(fā)現(xiàn)件有趣的事:每當一對夫妻在臺上講述自己的問題時,臺下的聽眾總是一邊聽一邊很熱切地議論,分析情況,找出癥結,提供解決方法。其實這些問題,當聽眾的都有,他們能給別人開出一些不錯的方子,唯獨對自己無效。
所謂婚姻里的平淡風險,分兩種。一種是順其自然進入平淡期,結婚多年,夫妻倆不再執(zhí)著于一些小事,但依舊關注著對方,這是心境的平和,婚姻是很幸福的。但更多人出現(xiàn)的是第二種,不是看開了,而是麻木,覺得怎樣都無所謂了。我叫它“婚姻冷淡病”。
病因也有幾類。一種是“沒感情就結婚”,夫妻倆都是病毒攜帶者。老式婚姻老被批判,就是因為它先結婚后培養(yǎng)感情,但最近十年,我們先結婚不說,連感情都懶得去培養(yǎng)了。能過就過,不能過就淡下去,直到有人先忍不住成為“過錯方”。
第二種是一對病毒,分別叫“我的心思你猜不透”、“你的心思我懶得猜”。男女都不喜歡直說真感情,尤其是女士,就愛讓對方猜自己在想什么,覺得這是情調(diào),完全不考慮男女思維不在一條線上的事實,最后對方老猜不出來,自己也老受傷,干脆雙方就懶得交流了。
第三種叫“我是被逼的”。越來越多的父母盼望未婚的同志們趁年輕結婚,但是現(xiàn)在結婚是件高風險高投入的事,年輕人已經(jīng)被現(xiàn)實壓榨得不得不放下婚姻,甚至連戀愛都不談了。但如果父母以命相逼怎么辦?那就“假結婚”。婚姻都是假的,情感怎么熱火得起來?
但是很多夫妻都不會承認自己的婚姻是生病了,偏要說自己“平淡是真”。這不叫“平淡是真”,叫早衰。
怎么知道自己的婚姻是真平淡還是出現(xiàn)了早衰風險?從四個細節(jié)看:
1. 談孩子,卻只談孩子。夫妻倆的話題全圍繞孩子展開,如果要來點其他的,比如稱贊下孩子他爸/媽育兒有方,抱歉,不知道該怎么說了。這正說明你們對關注對方?jīng)]興趣,心理距離正在拉遠。
2. 性生活寡然無味。婚姻的一大功能是生理需要,但性生活的冷淡,包括在擁抱、偎依等動作中的肌膚接觸興奮感、滿足度降低,都證明你們的婚姻正滑向高風險那頭。
3. 你們沒有共同愛好。一旦你們對一起做事并分享感受漸漸失去興趣,更希望忙自己的事,就是一個極端風險的信號:對不起,我們之間的化學反應結束了。
4. 你們開始越來越在乎“自己”在婚姻中的利益。一旦你們開始向周圍人傳遞“結婚就是為了獲利”的經(jīng)驗之談,就意味著你們對平淡生活感到極其不耐煩,只有算計自己還能獲得什么利益才能忍受婚姻給自己的壓力、急躁和寂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