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中國式“守財”
居高不下的物價、房價綁架了當代人的消費力,那種“一擲千金”的瀟灑與快意,只存在于“富二代”的生活里,或只能在千篇一律的肥皂劇里聊以自慰了。
掐指一算,李眉已經(jīng)有5個年頭沒有回老家過年了?!安皇遣幌牖厝?,實在是回去一趟開銷太大?!本瓦@樣不知不覺地,李眉成了“恐歸族”。在農村出身的婆婆眼中,她或許有點冷血,甚至有些不孝,但她寧可被誤解,也要拼命捂住自己的“錢袋子”?!吧钤谶@座城市里,我是真的不敢花錢?!?/p>
不敢花錢的不只是李眉。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上世紀90年代初,居民儲蓄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國儲蓄率更是高達51%。
在物質豐富、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今天,為什么普通百姓越來越不敢花錢,人人甘當起“守財奴”呢?
“花錢有理,省錢無罪”
2006年,李眉結婚一年后決定在北京買房。得知這一消息,李眉的母親拿出老伴生前幾乎所有的積蓄,給女兒付了首付。
盡管從此步入房奴的生活,李眉卻并不后悔,她甚至有些慶幸――幸虧買得早,因為房價升得太快。也就是從那時起,李眉不愿回老家過年了。2011年秋季考上博士。她解釋說,“學歷史工作不好找,讀完三年博士,也許能留高校任教吧?!?/p>
面對并不明朗的就業(yè)前景,李眉沒有想太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正因如此,她把“錢袋子”捂得更緊了。也有朋友笑她,像她這樣的知識分子,如此精打細算是不是太過俗氣。但在她看來,“花錢有理,省錢無罪”,生活是需要細水長流的,不是一場電影《泰囧》,看過、笑過也就散了。
“摳”出智慧
張路加學工科出身,從學校畢業(yè)后,一直奉行“低碳、環(huán)保、新節(jié)儉主義”。用王躍的話說,盡管月入過萬,他依然堅持住集體宿舍;每年春節(jié)回家,他寧可與農民工兄弟擠在硬座車廂里,也舍不得買一張飛機票……
日常生活中,張路加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將消費支出的點點滴滴記錄在手機的理財軟件里,一個月統(tǒng)計一次?!皳浮眮怼皳浮比?,張路加的錢包鼓了起來。他沒有在朋友的鼓動下買車買房,而是于2012年9月從原單位辭職,自己在鼓樓地區(qū)開了一家銷售公司。
“開業(yè)之前我算了筆賬,發(fā)現(xiàn)自己這筆錢根本不夠?!币环P躇之后,張路加發(fā)揮了他資深“酷摳族”的長處,從趕集網(wǎng)和58同城上淘來二手電腦和辦公桌椅,自己埋頭組裝了幾個下午,并叫來幾個做設計的朋友幫忙布置了一番,一間簡約而富有情趣的辦公室就這樣誕生了。
“那天忙完后,他沒有叫我們去酒店大聚一場,而是自己下廚做了幾個小菜犒勞我們,甚至連喝完啤酒的易拉罐都收集起來,說是要變廢為寶,將節(jié)儉、低碳進行到底?!币晃慌笥驯硎尽?/p>
省錢省出4套房,2輛車
郭振興是北京市農商行房山支行的一名普通員工,妻子老張在鎮(zhèn)政府工作。“別看我們夫妻倆一輩子只賺死工資,現(xiàn)在卻在房山有3套房、2輛車。除此之外,還能給兒子在城里的房子付首付,靠的是什么?就是??!” 如今,算上城里給兒子買的那套房,老郭已經(jīng)是4套房子的主人了。
老郭的兒子郭偉清楚記得,一次回家吃飯,老爸買菜去了一個鐘頭,外面還下起了毛毛細雨。正當家人為他擔心的時候,老郭拎著一大袋子菜回來了?!白阕?斤菜,才4塊錢,又便宜又新鮮。我跟人老農砍了半天硬殺不下價來,幸虧后來下雨了,哈哈!”
老郭的單位每年都會發(fā)工作服,幾年下來,夏裝、秋裝共攢了8套。郭偉的妻子發(fā)現(xiàn),每次見到公公,他都是一水的白襯衫、西服褲子。見兒媳婦不解,老郭的愛人發(fā)話了:“別說我不給他買新衣服,你問問,他穿嗎?連單位發(fā)的白襯衫他都舍不得穿新的,現(xiàn)在柜子里還有6套沒拆封的呢?!保ㄎ闹腥宋锞鶠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