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無為縣水稻3大病害的綜合防治技術與措施

      2013-04-29 22:59:26夏文明
      安徽農學通報 2013年9期
      關鍵詞:無為縣稻曲中稻

      夏文明

      摘 要:闡述了無為縣水稻3大病害即紋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發(fā)生特點,詳細介紹了綜合防治水稻3大病害的技術與措施。

      關鍵詞:水稻“3大病害”;綜合防治技術與措施;無為縣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9-96-02

      無為縣南臨長江,北依巢湖,境內河流如網,溝塘密布,水、濕程度明顯重于江淮丘陵地區(qū),因此水稻3大病害即紋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發(fā)生嚴重。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對無為縣水稻3大病害的綜合防治積累了一些經驗,現(xiàn)簡要介紹如下。

      1 無為縣水稻3大病害的發(fā)生特點

      我縣為“四稻”混栽區(qū),早稻有一定的面積,中稻面積最大,雙季晚稻與早稻面積相當,單季晚稻面積很小。早稻生長中、后期遇“梅雨”,田間濕度大,田水深,加上早稻多為直播稻,密度大,田間郁閉度高,紋枯病發(fā)生相當嚴重,是早稻的重點防治對象。中稻前期遇“梅雨”,葉瘟發(fā)生較重,有些田塊紋枯病發(fā)生也較重,但總體不及早稻紋枯病重;后期遇臺風,田間積水較深,濕度大,易造成紋枯病、穗頸瘟和稻曲病的流行,需要重點防治。單季晚稻和雙季晚稻有些田塊紋枯病和稻曲病發(fā)生較重,但總體比中稻發(fā)生輕,有些年份也有穗頸瘟發(fā)生。

      品種間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發(fā)生存在很大差異,如兩優(yōu)培九稻曲病發(fā)生很重,而Y兩優(yōu)系列組合稻曲病發(fā)生較輕。生產上選用抗病品種是完全必要的。

      2 3大病害的綜合防治技術與措施

      綜合防治是通過有機地協(xié)調應用各種防治措施,相輔相成,把病蟲壓低到經濟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將對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內外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限度。對于水稻3大病害而言,應選用抗病品種、藥劑浸種消滅初侵染源、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性、增施磷、鉀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科學灌水降低田間濕度和藥劑防治等綜合措施,將病害控制在經濟允許范圍內。

      2.1 選用抗病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適合我縣種植的抗稻瘟病的中稻品種有Q優(yōu)6號、徽兩優(yōu)6號、Ⅱ優(yōu)3126、天優(yōu)華占等。稻曲病發(fā)生較輕的中稻品種有徽兩優(yōu)6號、天優(yōu)華占、Y兩優(yōu)1號、天協(xié)1號(粳雜)等??共∑贩N不宜大面積連片種植,也不宜多年連續(xù)種植。

      2.2 藥劑浸種 藥劑浸種的目的是要消滅種子上攜帶的真菌性病菌如稻瘟病、惡苗病、立枯病、胡麻葉斑病等??蛇x用施???、多菌靈、適樂時等藥劑和石灰水及強氯精浸種,石灰水和強氯精浸種還能同時防治細菌性病害如白葉枯病和條斑病。藥劑浸種是一項花錢少、作用大的措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石灰水浸種方法:每100kg水加入新鮮的熟石灰1kg攪拌均勻,倒入稻種后浸種3d,中間不要攪拌,不要破壞石灰水表面的結膜,否則殺菌效果不好。浸好的種子要用清水洗凈,然后催芽。注意石灰水中不要加入其它藥劑。

      強氯精浸種方法:用清水將稻種預浸12h后取出,然后按強氯精2g兌水1.5kg的比例配制藥液浸種12h,時間不宜過長,取出后用清水洗凈種子,防止殘留藥物對種芽造成藥害,再用清水浸泡1~2d后,進行催芽。同樣藥液中不要加入其它藥劑。

      藥劑聯(lián)用浸種方法:為了同時預防真菌和細菌性病害,建議采取藥劑聯(lián)用。咪鮮胺(25%施保克乳油)1mL、農用鏈霉素2g,水2kg,浸1.5kg種子,沒有咪鮮胺可用50%多菌靈可濕粉2g代替,沒有農用鏈霉素可用慶大霉素8萬U1支代替。為預防苗期稻飛虱(傳播條紋葉枯?。⒌舅E馬,可在上述藥液中加入10%吡蟲啉4g。一般浸種2d,如氣溫高或種子量大,中途應更換新鮮的藥液繼續(xù)浸,防止種子缺氧悶死。浸種結束時藥液沒有異味可直接進入催芽,如有異味則應用清水清洗種子方可進行催芽。具體浸種方法以各藥劑的使用說明為準。

      2.3 合理密植 移栽水稻應根據(jù)品種本身的特性確定適宜的栽插密度,可采用寬窄行的栽插方式,以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特別是紋枯病的發(fā)生。直播稻更應該精確控制播種量,嚴防過密,提高播種質量,確保播種均勻。

      2.4 配方施肥 總的施肥原則是防止偏施、重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配方施肥。根據(jù)我縣稻田土鋅含量偏低的情況,應適當補鋅。基肥占總施肥量的60%,追肥占40%,“少吃多餐”,分3~4次施用,后期看苗追肥。

      我縣中稻一般施肥水平如下(不同肥力的田塊應酌情增減):基肥每1hm2用45%復合肥(N︰P︰K=15︰15︰15)375kg+尿素150kg+硫酸鋅15kg,混合后撒施于田面,耙入土中。直播稻3~4葉期、移栽田秧苗活棵后,結合除草撒施尿素30~45kg,15d后再施30~45kg尿素促分蘗,抽穗前30d(幼穗開始分化,葉齡余數(shù)為3時)施45%復合肥45~75kg作穗肥,齊穗期看苗追粒肥,葉色綠則不施,葉色黃、長勢差、穗密度低時可追施5%復合肥30~45kg,也可用尿素15kg+磷酸二氫鉀3kg兌水750kg噴霧。總體目標要保持植株生長老健,增強抗病力。

      2.5 科學灌溉 我縣地勢低洼,田間較易積水,應開好“豐產溝”,做到旱能灌,澇能排。要徹底改變深水灌溉的習慣,采取濕潤灌溉??傮w做法:淺水插秧、寸水活棵(直播稻播后曬田促立針),薄水分蘗;夠苗(225~270萬苗/hm2)重烤田,烤至田面出現(xiàn)雞爪裂,抑制無效分蘗;以后干濕交替,孕穗、抽穗時保持3~5cm水層;灌漿時又應干濕交替,收獲前5~7d斷水??傮w目標是要盡量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病害發(fā)生。

      2.6 化學防治 早稻于破口至抽穗期每1hm2用20%井岡霉素750g或30%苯甲·丙環(huán)唑300mL或24%噻呋酰胺300mL兌水750kg噴霧,重發(fā)田7d后再噴1次。

      中稻田如苗期有零星葉瘟出現(xiàn),就應及時用75%三環(huán)唑1 200g/hm2兌水750kg噴霧,7d后再施1次,如葉瘟重時再加入50%多菌靈可濕粉1 500g或25%咪鮮胺900mL一同噴霧。分蘗至拔節(jié)期可在施用殺蟲劑時加入20%井岡霉素750g/hm2防治紋枯病。破口前10d(劍葉與倒二葉葉枕之間0~1cm)用43%好力克(戊唑醇)、愛可(烯肟菌胺+戊唑醇)300mL或75%拿敵穩(wěn)(肟菌酯+戊唑醇)225g防治稻曲病,兼治紋枯病。破口時用上述藥劑再噴1次,可防治稻曲病、穗頸瘟,兼治紋枯病和葉尖枯病,同時有防早衰、保綠增產作用。上述藥劑可與殺蟲劑一道施用,達到省工的目的。

      晚稻病害一般要輕于中稻,可加強田間調查,于病害初發(fā)時用上述藥劑防治。

      施藥時一定要用足水量,不得少于750kg/hm2,同時要噴霧均勻周到。防治紋枯病應用粗霧,使藥劑到達植株的下部,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應使用細霧。

      在病害重時,應酌情加大用藥量,雨日多時應搶晴施藥,施藥后1d內遇雨應補施。

      (責編:陶學軍)

      猜你喜歡
      無為縣稻曲中稻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為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作品賞析(8)
      藝術大觀(2019年34期)2019-11-16 02:15:56
      作品賞析
      藝術大觀(2019年32期)2019-10-12 14:21:56
      作品賞析(3)
      藝術大觀(2019年30期)2019-10-12 14:21:43
      作品賞析(9)
      藝術大觀(2019年26期)2019-10-12 14:20:30
      稻曲病菌成災機制與防控技術研究進展
      植物保護(2018年1期)2018-05-14 12:17:22
      2016年湘審中稻品種(上)
      稻曲病氣象風險評估及適宜度等級預測技術
      植物保護(2017年1期)2017-02-13 03:47:08
      內蒙古自治區(qū)2015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
      中國稻米(2016年1期)2016-06-29 07:59:53
      江西省2014年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下)
      中國稻米(2016年1期)2016-06-29 07:59:38
      宜兰市| 邓州市| 莲花县| 南城县| 定西市| 吴桥县| 彰化市| 资源县| 灌阳县| 定日县| 同江市| 左权县| 卓资县| 宁安市| 溧阳市| 黄平县| 烟台市| 凉山| 张掖市| 巩义市| 隆化县| 北碚区| 亚东县| 曲周县| 博白县| 波密县| 和平县| 广宗县| 瑞昌市| 宁晋县| 桐庐县| 芷江| 凤凰县| 荔浦县| 湟源县| 得荣县| 图木舒克市| 囊谦县| 鹤庆县| 邵阳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