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斌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有明確的中心,流暢的語言,更要有真情實感。古人云“情者文之經(jīng)”“為情而造文”。可現(xiàn)如今,中學生的作文很多都是寡情寡味,淡如白水,為什么會如此呢?這其中有學生的作文基本功不扎實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他們缺少情感的投入。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作文達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效果呢?筆者在教學中作了一些微探。
一、挖掘教材,在教材中捕捉情感的火花
中學語文教材中大部分課文來自作者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那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文章,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特別容易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將這些情感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從而感受到人性之美。如在講授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時,我讓學生去感受劉和珍那種識大體、識大義,為了國家甘愿流血犧牲的寬廣胸懷以及那種樂觀、勇敢、進取向上的精神。這樣,學生潛意識中的情感就會被激發(fā),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之后,我再指導他們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把這一情感進行轉化,使之成為學生筆下的閃光點。
2.借助想象,讓學生走進教材,從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钡拇_如此,中學教材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材中的內容可以填補學生生活中的空白,使他們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如我教《故都的秋》這篇文章時,我將它處理成作文教學的范本,讓學生想象自己信步于秋天的校園中,看著滿地的落蕊,感受著涼涼的秋意,這不也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心理體驗嗎?對教材的解讀,就是要通過驅遣學生的生命源動力讓他們去發(fā)現(xiàn),去填補自己那些情感的“空白”,進而使學生的作文更有生命力。
二、關注細節(jié),在細節(jié)中捕捉情感的火花
在平時作文訓練中,筆者發(fā)現(xiàn),高中生的記敘文越寫越差,文中的敘述過于籠統(tǒng),給人不真切之感。為什么會這樣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文章缺乏真情實感,而這種真情實感地缺失又源于文章中細節(jié)描寫的缺乏。細節(jié)既是文章的精粹,更是生活的元素。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能夠把人的本質鮮明而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如《背影》中父親爬月臺買橘子的那段細節(jié)描寫,把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來。所以在寫作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把生活鏡頭,生活畫面具體細致地展現(xiàn)出來,這樣往往能使人物形象鮮活動人,而其中或節(jié)制或激蕩著的情感也會在讀者心里引起陣陣漣漪。我的一位學生寫他與父親鬧矛盾,他一個人關在房間,半夜,迷迷糊糊的他看見父親躡手躡腳地走進來,幫他蓋被子,坐在床邊看他,最后依依不舍的離開。這其中有他對父親動作的真實描寫,也有他對父親內心的細致揣摩,同時又寫了當時他自己的特殊感受,這種父子之間血脈相連的愛在這些細節(jié)描寫中顯得特別感人。由此可見,作文中無論你想表現(xiàn)的主題多么深刻,人物之間的情感多么感人,都必須落實到最凡俗,最平常的細節(jié)上,學會從細節(jié)處升華,這樣才能打動讀者的心。
三、熱愛生活,在生活中捕捉情感的火花
寫作是對生活的一種審美,寫作的過程就是對生活的審美過程。說得簡單一點,學生作文就是寫自己的生活及周邊人的生活,表達自己的心聲,可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的生活空間太狹窄,以至于對自己寫作信心不足。其實不然,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感受領域,及親戚朋友,他們也因此有各自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熱愛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熱愛生活呢?
1.親近自然。很多學生常常感覺不到自然的美妙,感覺不到生活的美好,所以常?!拔乃伎萁摺薄F鋵?,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從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生物,都會給人以不同程度的情感震撼,當學生以自己的真情實感來體味它們時,那么其筆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就有了活力,并充實著自己精神的內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并用自己的心與自然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因春暖花開而感悟到生的美好,因秋天落花而感悟到一切美好都是那么容易消逝,這樣就能打開學生寫作思路,使他們寫出好的作品來。
2.走進社會。學生學習比較緊張,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空間只是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這使他們在寫作時,題材老套,缺乏可讀性,立意也不深刻。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就要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出來,廣泛地去接觸社會,這樣才能感受到社會跳動的脈搏,并從中汲取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如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教育體制改革的問題,農民工問題以及下崗工人再就業(yè)等問題。教師從中進行點撥,增強學生觀察社會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3.體驗親情。父母之愛是永恒而偉大的,但它的瑣碎常常被閱世不深的學生忽視,他們總認為自己的父母“嘮叨”不能理解自己,從而渴望掙脫父母把持的雙手,但他們那敏感而又脆弱的心靈最終要回歸父母的懷抱。也許是父母給他們的一句體貼的話語,也許是父母佝僂的雙背,也許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帶病的父母為他們送來的一件衣服……最后,他們終于明白,無論外面世界多么精彩,父母的懷抱都是最溫馨的港灣。
總之,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不僅要重視寫作技巧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情感的引發(fā)和培養(yǎng)。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開學生緊閉的心窗,才能讓他們心靈之蝶起舞,在晨曦里、在陽光下,去采集愛的晨露,去收獲美的花蜜。
【責編 閆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