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智君說:“我的志向很大呢,就是總有一天,我會開一個十平米八平米的小茶館,沒事兒跟人喝喝茶,聊聊天兒,這是我一輩子的追求。”
帝都北京,一向是上演傳奇的地方。前門樓邊兒,一溜煙兒的胡同四合院,人間煙火,尋常巷陌。然而,市井之地,卻因了一座紫禁城而變成了全中國最繁華的市井,守著皇家氣象的尋常巷陌,就再也不是普通的尋常巷陌了。
1
她是這尋常巷陌里土生土長的一個。自小和鄰家的孩子一起淘氣,一起走街串巷,貪玩好勝。關于她童年的輪廓,最清晰的莫過于電影《大碗茶》的那些鏡頭,她是尹盛喜家那個總在做作業(yè)的小女孩兒,她是尹盛喜的女兒,她叫尹智君。
在以她父親為原型的電影《大碗茶》的首映禮上,尹智君站在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的身邊,小小的,像一個女兒一樣依偎在那里。劉蘭芳先生和尹盛喜先生應該是同時代的人,曾幾何時,尹老先生是最高級的票友,字正腔圓,板眼流暢。如果不是一個大碗茶的生意改變尹老先生人生軌跡,他的夢想,也許只是守在自己的四合院里,藝不離身,人不離藝,就像他所崇拜的那些表演藝術家一樣。世事無常,一杯茶,將老先生引向了另一個嘈雜而又完全不同的人生。
尹老先生的后半生,和老舍茶館的前生緊密相連。當然,那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故事,而是許多人的故事,或者說是一個時代的故事。當初的熱心腸,拯救了一批上山下鄉(xiāng)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波折艱辛,有許多許多過不去的坎,也有許多許多不得不挺身而出的事兒。接下來,因為政府的支持,老舍茶館開始逐步走向正規(guī)甚至繁榮。大概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老舍茶館就再也不是那個路邊大棚的攤位,也不是胡同里小小的門臉兒,而是前門樓邊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上一塊金字招牌。
尹智君就是在那個時候進入老舍茶館的?!斑@茶館里的什么活兒我都干過。”她說:“我做過領位員、服務員……很長時間之后,我才進了辦公室。”
2003年是老舍茶館發(fā)展歷史上很特殊的一年。那一年的6月,66歲的尹老先生與世長辭。
翻閱2003年的新聞,我們找到這樣幾行字:“老舍茶館”創(chuàng)始人—北京大碗茶商貿集團公司總經理尹盛喜,6月30日零時48分因病辭世,沉浸在悲痛中的“老舍茶館”員工們,當天就在前門箭樓西側茶館二樓精心布置了靈堂。20多年前,尹盛喜靠賣二分錢的大碗茶起家,創(chuàng)辦了北京大柵欄貿易公司。之后,“尹頭兒”貸款1000元,帶領20多名待業(yè)青年在前門大街擺起了茶攤,只用三年的努力,贏利就達200多萬元,并擁有了百貨、服裝、珠寶玉器等14個營業(yè)部,職工達到了500余人。
單看這幾行字,我們也許該為尹盛喜的繼任感到欣喜,因為,從表面上看,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家底兒,無論誰接了這個攤子,在前門這樣天時地利的地方,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是了。然而,現實的情況卻并非如此。其實,早在幾年前,尹盛喜先生開創(chuàng)的這個以服務大眾,解決就業(yè)為目的的茶館在新的世紀遇到了很多新的坎兒。是啊,大柵欄貿易公司能有多大的盤子呢,就有500多員工,一看就是人浮于事。再加上一個“非典”,老舍茶館門前鞍馬寥落,行人稀少。整整幾個月,老舍茶館的生意跌到了谷底。
尹智君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走馬上任的?;叵肽莻€時候,尹智君只提到兩個字:壓力。確實,尹智君的壓力太大了,“尹頭兒”曾經是那么輝煌的一個人,她不能讓老舍茶館毀在她的手里。但是,她又深知熱心腸的“尹頭兒”其實留下了很多經營上的隱患,多少因為情面不能做的事兒,她現在都必須得做。按她的話來說,她必須對老舍茶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體制的根子里進行改革,傷筋動骨,在所不惜。
接下來的六七年,尹智君一直在重整河山。那時候,屬于老舍茶館的地盤只在三樓,一樓有餐飲店,二樓有銀行營業(yè)廳。最讓尹智君撓頭的就是一樓那家餐廳,生意半溫不火,屢欠外債,一到債主追上門來,老板就閃人了事,而那些債主們往往就堵在老舍茶館門口不走。
“他們欠你的錢,你干嗎來找我呀?”尹智君問。
“他們跑得了,老舍茶館跑不了,也不會跑?!?/p>
說起這些,尹智君哭笑不得。
于是,重新把這些店面盤回來,就成了尹智君不得不做的事兒?!安槐P回來不成啊,我怎么能允許老舍茶館門前天天有人鬧事兒呢?!庇谑?,談判、打官司、重新簽合同,對于尹智君來說,那段日子里,她連做夢都在想主意。更要命的是,她還得負責日常的經營和管理。許多不合適的老員工被她不留情面地辭退了,而新的人手還沒上來。
“有時候連一根筷子都得我來操心,你們信不信?”尹智君說。
2
當我們在2013年的早春走進老舍茶館的時候,發(fā)現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條。
老舍茶館的一樓,現在仍然是餐廳,只不過這里的餐廳再不是前些年不溫不火的餐廳,而是一個客人穿梭不息的茶餐結合的餐廳。非飯點的時候,這里有茶,從幾十塊錢到一百多塊的茶品都有。對面有一個小小的舞臺,常年都有地道的皮影表演。餐則以地道的北京風味為主,也有幾款老舍茶館自己比較拿手的茶餐。例如以龍井為主題的太極羹,以茶和玉米為主題的茶味炸魚等等。
二樓是老舍茶館里非常清凈的所在。西邊是一個可容一兩百人開會的藝苑,尹智君希望這里是一個傳統(tǒng)茶道茶藝的展示中心,當然也可以舉行一些高規(guī)格的茶事活動。例如2012年,安化黑茶在老舍茶館舉行了連續(xù)一周的品鑒活動,到場二十多家媒體,那個高朋滿座的現場,讓安化黑茶一夜間名滿京城。說到這兒,尹智君非常驕傲。“你知道嗎?在做這個活動之前,安化黑茶在北京的專賣店一天的營業(yè)額是一萬多,而這個活動之后,一天就突破了十萬?!?/p>
二樓西邊還有一個非遺展示中心,那是老舍茶館單辟出來展示北京傳統(tǒng)文化的地方。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北京的物件兒,活生生的老北京生活的剪影。
二樓的東側,一直是老舍茶館里比較神秘的地方,也有人將那里稱為鬧市中的一朵蓮花。從清幽的大門進去,是幾個單間,渺茫的背景音樂,聽得到幾聲蛐蛐的鳴叫。這里的每一個單間都是一個小小的茶室,是人們談生意,體會茶道茶藝的好地方。
沿著樓梯上了三樓,至此,老舍茶館的內景豁然開朗。西側,是一個曲藝劇場,每天雷打不動的京味兒演出是老舍茶館至今以來的保留節(jié)目。如果我們盤點曾經在這個舞臺上獻藝的藝術家,沒有人不對這里肅然起敬。姜昆、馬三立、李金斗、梅葆玖、袁世海、李世濟、于是之……一長串的名單背后,是老舍茶館的分量所在。更難得的是在看演出的間隙,還有服務員端上豌豆黃、驢打滾之類的京味兒小點,讓人恍如回到那個時代。如今,來這里看演出的大都是外地游客,天安門、紫禁城一路游玩,往往選擇在這里歇腳。四下里京腔京韻,咿呀灌耳,老舍茶館賣的,就是這個京味的情調。
來老舍茶館的客人以外地人居多,但是,為老舍茶館增添一份驕傲與神秘的,則是那些不遠萬里而來的各國政要。在曲藝會所旁邊,我們可以看到一面以照片為主題的墻壁,那里懸掛著創(chuàng)業(yè)三十多年來,老舍茶館接待過的近百位各國政要。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前總統(tǒng)老布什、德國總理科爾、湯加首相塞韋萊、毛里求斯總理納文錢德拉·拉姆古蘭、拉脫維亞總理卡爾維季斯、瓦努阿圖總統(tǒng)卡爾科特·馬塔斯凱萊凱萊、老撾國家主席朱馬利·塞亞松先生……在那些照片中,尹智君熱情洋溢地站著,眉宇間充滿自信。
3
這就是十年來尹智君所醉心于的那個老舍茶館,也是她魂牽夢縈的所在。2008年,在福建的一次茶產業(yè)頒獎盛典上,尹智君曾經當眾一曲高歌—《前門情思大碗茶》,在她的歌聲里,前門的風景熟稔于心,而生于斯長于斯的她,對這里的眷戀也不言而喻。
如今,老舍茶館的經營比起2003年她剛剛接手時好了許多。
于是,我們很自然地把話題引向了茶館的經營。尹智君說,在老舍茶館的經營上,她一直是一種比較開放的心態(tài)。首先,企業(yè)要創(chuàng)新,但是創(chuàng)新不是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對于傳統(tǒng)的挖掘在老舍茶館看來,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老舍茶館的京味兒文化已經傳承了二十多年,但是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尹智君希望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把一些北京地道的傳統(tǒng)小吃再引入茶館中來,比如稻香村的小吃,護國寺的小吃等等。現在,北京能品嘗到地道京味兒小吃的地方很多,而老舍茶館理應做得更好。
當然,老舍茶館走到現在,合適的人才梯隊對于他們來說,則更加重要。如果說,剛剛接手老舍茶館的時候,尹智君忙到連一根筷子都得管,那么現在,尹智君已經可以放心地把很多事情交給年輕人去做。
“企業(yè)管理理順了,人才梯隊建立了,我才能騰出空來想一些企業(yè)大方向的事兒?!彼f。
目前,在老舍茶館的經營中,餐、茶、藝、品等幾個部分各自精彩,同時又互相推進,互相影響。其中,演出收入占了企業(yè)收入的半壁江山,去年全年的營業(yè)額在兩千多萬;其次是禮品茶的銷售,該部分占據茶館總營業(yè)的15%~20%左右。在尹智君的布局里,依托老舍茶館的信譽而進行的禮品茶市場大有可為,在未來,她甚至勾畫要發(fā)展一至兩個老舍茶館的茶品專賣店。目前,老舍茶館自有品牌的禮品茶被赫然擺放在二樓的茶品展示架上,銷量不容小覷。與此同時,全國其他品牌的茶也都以進駐老舍茶館為榮,因為這里是一個世界級的展示平臺。
當然,老舍茶館的巨大成功也讓很多人呼喚以之為樣板的茶館連鎖經營的展開。但是,尹智君在這個方面是理智而清醒的,老舍茶館在北京前門的成功幾乎已經成為業(yè)界無法復制的樣本,如果有人想照抄老舍茶館的模式,然后復制到其他的地方,那么這個茶館一定失去其生存的根基。所以,尹智君說,我不做那樣忽悠的事兒,我也沒有那么好大喜功。
4
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問尹智君,目前的老舍茶館已經相當成功,那么您什么時候考慮放手?什么時候考慮不做這個事兒了,回家安心地待著?
也許,這是每一個在職場打拼過的女人都曾經問自己的事。
尹智君嘿嘿一笑,略帶狡黠地說:“知道嗎?我天天都想著怎么放手,有可能我明天就不做了。但是,尹智君不做了,老舍茶館照轉,我的退出是個人行為,而老舍茶館的經營是企業(yè)行為,它是獨立的,是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的?!?/p>
“不過,我一定要讓這個企業(yè)自行運轉到我能收手的時候才收手,因為這是責任?!彼终f。
那么,如果哪天您不在老舍茶館了,您打算做些什么?我們又問。
“哈哈,我的志向很大呢,就是總有一天,我會開一個十平米八平米的小茶館,沒事兒跟人喝喝茶,聊聊天兒,這是我一輩子的追求?!闭f到這兒,尹智君爽朗一笑。
尹智君說的沒錯。不管作為老舍茶館的掌門人,她這一生經歷了多少世事,接見了多少貴賓王儲,沒變的還是她的本真。她還是她,是電影《大碗茶》里總在做作業(yè)的鄰家女孩兒,她在四合院里長大,每天都能看著前門的日出日落,體會著這個時代的悲悲喜喜。而且,她也和皇城根兒下所有的鄰居一樣,說話耿直,嘎嘣溜脆,但是,在世事面前,她永遠是敢擔當,也能放下的那一個!
春天來了,讓我們以此文向老舍茶館致敬,也祝福尹總春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