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呂傳彬
三個選擇
文呂傳彬
甲、乙、丙三人跟隨老和尚禪修,修行告一段落后,老和尚帶著他們來到三個同樣大小的空房間前,為他們布置最后一道功課:三天之內(nèi),每人以最少的花費填滿各自的房間。
三天后,三人請老和尚驗收功課。老和尚先打開甲房間的房門,發(fā)現(xiàn)里面塞滿了稻草。甲很得意地說:“這些稻草根本不用錢,運費只花了兩百塊。”
乙不屑地說:“稻草跟稻草之間還有很多空隙呀!怎么能說填滿了?”
老和尚聽了,微笑著點點頭。
大家又來到乙負責(zé)的房間門口,只見房內(nèi)塞滿了蓬松的棉花。乙說:“這些棉花雖然花了點錢,但整個房間都填滿了!”
甲搖頭說:“從外觀上看是填滿了,但誰知道是不是真的填滿了?”
老和尚聽了,照樣只是微微點點頭。
最后大家來到丙負責(zé)的房間,里面竟然什么也沒有。丙將房門關(guān)上,在一片黑暗中,只聽“嚓”的一聲,他劃亮一根火柴,點燃手里的一根蠟燭,然后高高舉起蠟燭,整個房間立刻充滿了燭光。丙說:“我花了不到一塊錢,用一盒火柴和一根蠟燭讓整個房間充滿光明。”
這時,老和尚才贊許地點點頭說:“這正是我要你們明白的道理。人的心靈就像這房間,能填滿心靈的絕不是昂貴的物質(zhì),而是愛、溫暖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