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托烏公路項目部 謝蘊鵬 馬玉杰
千年古道看今朝
——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托烏項目部施工記
文/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托烏公路項目部 謝蘊鵬 馬玉杰
“大戰(zhàn)”前,建設者們在先烈墓前授旗宣誓
千年歷史、大漠狼煙、烽火遺址,見證著阿拉溝的滄海桑田。2011年,綿延的群山張開臂膀,熱情迎接十四局三公司建設者。然而,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天山深溝卻讓建設者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磨難!
施工沿線從海拔30多米“步步攀登”到3000多米的奎先達坂,山溝兩邊的山嶺崔嵬而崢嶸,光怪陸離的巖石千姿百態(tài),遍及沿線的坎兒井,烽火臺等古文物要重點保護,更有泉眼、濕地、草原、各種果樹等生態(tài)資源需要避讓,地勢險要,地質(zhì)條件極為復雜,一溝四季分明,氣侯瞬息萬變!
十四局建設者飽受著兩種極端天氣的考驗,一邊是酷熱難當?shù)幕鹬?,一邊是四季寒冷的冰山雪峰?/p>
吐魯番是火爐,托克遜是火爐里的火爐。一工區(qū)就處在火爐里的火爐中!看著逐日消瘦的身影,爆裂的嘴唇印著血跡,臉上、胳膊上一層一層未褪的白皮,他們無怨無悔。
進入六月,一工區(qū)拌合站室內(nèi)溫度高達42攝氏度,空調(diào)“全面罷工”,室外地表溫度最高達到68攝氏度,鐵門把手不能用手直接碰觸,不小心就會燙傷。
當?shù)厝肆餍兄@樣一句話:這里的大風一年只刮一次,從春刮到冬!
3月中旬的一次大風持續(xù)了60個小時,大風把活動板房的房頂刮飛了,電線刮斷了,拌合站的固定繩拴刮斷了,飛沙走石打到板房上,震耳欲聾,板房內(nèi)的床一直在劇烈的晃動著,猶如行駛中的火車。
面對困難,唯一吹不垮的是建設者的意志!嚇不住的是建設者的膽量!
圖為檢測人員抽查施工質(zhì)量
每當代建指揮部領(lǐng)導從二工區(qū)便道經(jīng)過時,看著兩邊千溝萬壑的地形,握著工區(qū)長胡新年的手說:“能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不愧為老鐵道兵啊”!
在K124分部的幾名駐地工人,生活范圍內(nèi)都沒有信號,為了能及時與外界溝通信息,他們每天都安排人員早、中、晚三次驅(qū)車趕到10公里以外的鐵路橋下打電話匯報工作,給家人報平安。
工區(qū)有人外出到魚兒溝辦事,就批發(fā)幾十雙布鞋,一個月一個人最少兩雙,哪里有事,他們會隨時“飛到”,這些吃苦耐勞的年輕人,沒有一句怨言!
四月,四工區(qū)還零下十幾度,冰天雪地,無法復工!
談起施工中的困難,工區(qū)長李小格眼里閃著淚花,這個從來不服輸?shù)纳綎|漢子,在托烏項目,在冰山雪峰的奎先達坂上,他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磨難,也流下了委屈的淚水!
“這個施工環(huán)境養(yǎng)不住隊伍,工期短,難度大,氣候差,材料缺,給施工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隊伍來了一個走一個,勞務單價提了再提,條件談了再談,干了幾天寧愿不結(jié)賬,虧本也要撤場。”談起隊伍“逃跑”,李小格似乎習以為常。
談起材料的運輸,每個人都嘆氣,項目部物資科六個人想盡了辦法,記不清求了多少人,跑了多少腿,說了多少好話,但是材料成本還是居高不下,物資的不到位嚴重制約著工程進度!
每年進入夏季后,洪水便侵襲著南疆鐵路,嚴重影響了正常運行。每次鐵路受擾后,各工區(qū)都義不容辭地出人、出機械援救!
2012年7月28日11時,李小格接到德文托蓋火車站站長電話,整個德文托蓋火車站被泥石流覆蓋,設備全部沖毀,緊急請求幫忙搶險!李小格二話不說,立即帶人開著兩臺裝載機,一臺挖掘機趕往現(xiàn)場,配合鐵路段組織的200多人進行搶險。歷經(jīng)10個多小時的奮力拼搏,終于把淤泥、石塊清理干凈,使得南疆鐵路于30日早上順利恢復通車?!叭绻沸藓昧耍覂H用兩個小時就能把羊運到縣城出售,那就太好了!” 蒙古族牧民巴特爾欣喜地講述他的期盼,這也代表了當?shù)厮心撩竦男穆暋?/p>
擁有500多只羊的巴特爾時時關(guān)注公路的修建情況。為了賣羊,他每年10月下旬都要騎著駱駝,帶著行李和牧羊犬,趕著羊群從高原山坡去往托克遜縣城,行走數(shù)十天,晚上,搭建帳篷住在路邊,十分辛苦。
項目部經(jīng)理高鐘濤要求職工要尊重當?shù)孛褡辶晳T,承擔社會責任,和諧相處。
一年多來,特殊地形的阿拉溝遭受洪水、泥石流襲擊6次,沿線186公里的村民道路沖毀、房屋倒塌、南疆鐵路沖斷的事故時有發(fā)生。據(jù)統(tǒng)計,僅援救被困在洪水、泥石流中的當?shù)卮迕?、行人就達36名,災情發(fā)生在哪個工區(qū),哪個工區(qū)就義不容辭的幫助,受到當?shù)卣c村民的高度贊揚?!坝行蘼啡嗽谶@,再大的困難也不怕!”
展望美好明天,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十四局人正攻堅克難,建設一條駛向繁榮富強的和諧路、團結(jié)路、環(huán)保路、友誼路!
施工隊在攤鋪路面時精益求精,連碎料都掃得干干凈凈
頂烈日,冒風雪,餐風露宿。S301線的建設管理者們,在戈壁峽谷和雪域高原,夜以繼日奮斗三年,戰(zhàn)勝了各種困難,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了建設任務,使天塹變通途。
大道繞天山,飄在白云間。建設好的S301線像一條褐色的緞帶,從雪山、峽谷飄向大漠。她凝聚著全體建設者管理者的智慧、血汗和情感,為沿途各族人民帶來了幸福和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