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
【摘 要】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是直接影響污水處理效果是否達標及其設備操作是否安全有效的重要原因。本文對污水處理工藝預處理階段的運行管理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運行管理;格柵;提升泵站;沉砂池
污水處理廠經過調試及試運行階段后,將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階段。在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期間,需要操作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標準規(guī)章制度進行運行管理。
污水預處理包括格柵、提升泵站、沉砂池等。
1.格柵
1.1運行控制條件
格柵運行管理的主要參數包括:過柵流速、水頭損失、設備等。
1.1.1過柵流速的控制
污水在柵前渠道流速一般應控制在0.4~0.8m/s,過柵流速應控制在0.6~1.0m/s。根據多年來的運營經驗,有的污水處理廠污水中含有大粒徑砂粒較多,即使控制在0.4m/s,仍有砂在格柵前的渠道內沉積,多數城市污水中砂粒徑在0.1mm左右,即使格柵前渠道內流速控制在0.3m/s,也不會產生積砂現象。一些處理廠來水中絕大部分污物的尺寸比格柵柵距大得多,此時過柵流速達到1.2m/s也能保證好的攔污效果。運行人員將根據運轉實踐中摸索出本廠最佳的過柵流速控制范圍。
1.1.2水頭損失的控制
水頭損失即格柵前后的水位差,與過柵流速有關。一般在0.08~0.15m之間,若過柵水頭損失增大,說明污水過柵流速過大,此時有可能過柵水量增加,或者是格柵被堵的面積增加,造成水頭損失增加;若過柵水頭損失減小,則說明過柵流速降低,可能是由于較大顆粒物在柵前渠道沉積或水量減少,需要及時清除格柵的柵渣或調整格柵的運行臺數。
1.1.3設備的控制方式
主要包括人工控制、自動定時控制以及水位差控制。(在一般正常情況下,根據水質情況宜采用定時控制方式,并需人工定時巡檢。)
1.2維護管理
(1)(生產運行人員)每天要對柵條、除渣耙、柵渣箱和前后水渠等進行清掃,及時清運柵渣,保持格柵暢通。
(2)檢查并調節(jié)柵前的流量調節(jié)閘門,保證過柵流量的均勻分配。同時利用投入運行格柵的臺數將過柵流速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圍內。當發(fā)生過柵流速過高時,適當增加格柵工作的臺數,過柵流速偏低時,適當減少格柵的工作臺數;為保證過柵流速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應合理調度進水流量、及時清除柵渣、正確調整格柵運行周期和臺數。
(3)定期檢查渠道的沉砂情況。
(4)觀察設備運行是否平穩(wěn)、有無異常聲音、柵條或耙齒是否變形;格柵是污水處理廠內最易發(fā)生故障的設備之一,巡查時,應對出現的問題查明原因,及時處理,(按照設備維護、維修手冊)做到定時加油,及時調換。及時調整。
(5)現齒耙上纏繞大團棉紗、鐵絲等雜物,應及時進行清理。
(6)衛(wèi)生與安全。
在半敞開的格柵間內,惡臭強度一般在70~90個臭氣單位,最高可達130多個臭氣單位。對于設置在建筑物內的格柵應注意通風,夏季應保證每小時換氣次數10次以上;此外,清除的柵渣應及時運走處置,防止腐敗產生惡臭,招致蚊蠅。柵渣堆放處應經常清洗,并消毒。采取上述控制惡臭的措施,主要為了值班人員的身體健康,又能減輕硫化氫對除污設備的腐蝕。
1.3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
格柵除污機系本污水處理廠內最易發(fā)生故障的設備之一,巡查時應注意有無異常聲音,柵耙是否卡塞,柵條是否變形,并應定期加油保養(yǎng)。
1.4分析測量與記錄
應記錄每天的柵渣量。根據柵渣量的變化,可以簡介的判斷格柵的攔污效率。當柵渣比歷史記錄減少時,應分析判斷格柵運行是否正常。判斷攔污柵效率的另一個間接途徑,是經常觀察初沉池和濃縮池的浮渣尺寸。這些浮渣尺寸大于格柵的污物增多時,說明格柵攔污效率不高,應分析過柵流速控制是否合理,清污是否及時。
2.提升泵站
污水進入集水井后流速放慢,一些泥砂會沉積下來,使有效池容減少,影響水泵的正常工作。因此集水井要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清理。清池時,先停止進水,用泵排空池內存水,然后強制通風,方可下池工作。注意:操作人員下池以后,通風強度可適當減小,但絕不能停止通風,因為池內積泥的厭氧分解并役停止,還有硫化氫等有毒氣體不斷產生并釋放出來。每個操作人員在池下工作時間不可超過30min。
2.1設備的運行
2.1.1開泵前準備
為保證水泵的運行安全,水泵開啟前應對機組作全面檢查,尤其對新安裝水泵和大修后水泵,更要做好檢查。主要內容如下:
①檢查泵的配電系統(tǒng),包括所在變壓器負荷、開泵的先后次序,配電柜各開關是否正常、閉合完好。
②檢查進水管路上所有閥門是否打開,出水管路上蝶閥是否能正常啟閉。
③檢查水泵的地腳螺栓及水泵電機連接螺栓是否有松動,聯軸器螺栓是否正常,有問題及時擰緊或補上。
④手盤水泵。以檢查轉子是否靈活輕便。泵內是否有摩擦聲。
2.1.2開泵
①對于非自灌式水泵,必須采取灌水或用水環(huán)式真空泵抽氣引水的方法給吸人管和泵體內充滿水;對水泵安裝低于集水池水面的自灌式水泵,只需打開進水蝶閥,水就會自動充滿吸人管和泵體。
②保證出水蝶閥關閉,泵的現場應有人觀察泵的狀態(tài),按動開啟按鈕,待泵轉速達到正常后,打開出水閥。
2.2運行維護
①加強對泵的巡視,注意泵在運行時是否有異常振動和雜音。
②檢查軸承溫度,正常時,軸承溫度不得高于室溫50℃,最高不得高于80C,并注意及時加注潤滑油脂。
③檢查冷卻水情況,自填料函出來的冷卻水應以每分鐘滴40-130滴為宜,有異常通過調節(jié)壓蓋螺栓來控制;
3.沉砂池
3.1不同形式沉沙池
按照物理原理或結構形式的差別,沉砂池分為平流式沉砂池和曝氣沉砂池。
3.1.1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沉砂池的水流部分,實際上是一個加寬加深的明渠,兩端設有閘板,以控制水流,池底設1~2個貯砂斗,利用重力排砂,也可用射流泵或螺旋泵排砂。
3.1.2曝氣沉砂池
在水流從進水端流向出水端的過程中,由于曝氣的作用,使池內水流產生與主流垂直的橫向旋流,因此,水流在池內呈螺旋狀前進。
3.2運行管理
(1)在沉砂池的前部,一般都設有細格柵,細格柵上的垃圾應及時清撈。
(2)定時觀察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濁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懸浮物狀態(tài),水面浮泥或浮渣情況等,檢查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裝置是否正常。
(3)沉砂池的最重要操作是根據沉砂量的多少及變化規(guī)律,合理的安排排砂次數,保證及時將沉砂排除,一般運行正常的沉沙池,積砂每兩小時左右排一次。
(4)排砂機械應經常運轉,以免積砂過多引起超負荷,排砂機械的運轉間隔時間應根據砂量及機械的能力而定。用重力排砂時,排砂管堵塞,可用氣泵反沖洗,疏通排砂管。
(5)曝氣沉砂池的空氣量應每天檢查和調節(jié),調節(jié)的依據是空氣計量儀表。若發(fā)現情況異常 (如曝氣變弱),應停車排空檢查。
(6)每周都要對進、出水閘門及排渣閘門進行加油、清潔保養(yǎng),每年定期油漆保養(yǎng)。
4.結束語
污水處理廠預處理階段中有關格柵、提升泵站與沉淀池運行管理等問題值得研究、探討,但終究歸結到一點,使污水處理廠更加有效、安全、經濟運行,以更好發(fā)揮投資效益。
【參考文獻】
[1]高廷耀,顧國維,周琪著.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馮生華編著.城市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管理.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
[3]趙樂詩.我國泵站建設與管理的現狀和任務.農田水利與水電出版社,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