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如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語文;自主學習;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標對中學生提出的新的學習要求,而組織自主學習更是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促進知識、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措施。那么,如何引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考慮、實施,才能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才能體現(xiàn)語文教學以“人”為中心的人文性觀點。
一、樹立現(xiàn)代學生觀——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語文教學的目的和宗旨都是為了學生。教師施加的目的和任務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身上,“都是為了學生學。所以實施素質教育,語文教師要樹立現(xiàn)代教學的學生觀,只有從思想上確立學生為中心的意識,才能實現(xiàn)當前語文教學的真正轉軌,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并組織他們自主學習。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
目前,語文教學效益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強調競爭,學生間造成明顯落差,使得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久而久之,有的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從教師本身來說,是未能處理好師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要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該在班級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合作和競爭保持良好的態(tài)勢。
三、優(yōu)化教學過程——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組織自主學習,關鍵就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就是對構成教學過程的主客體(主體:教師和學生;客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兩類因素進行優(yōu)化,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前提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師不想法使學生產生情緒激昂和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俺晒Φ慕處熤猿晒Γ且驗榘颜n上‘活’了?!保▍问逑妗蛾P鍵就在一個“活”字》)激發(fā)了學生的“情緒區(qū)”。
(二)優(yōu)化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基礎
優(yōu)化教學目標,首先要改變當前教學中練習量大質差,無針對性,不注意學生差別,都安排同一練習的做法。要把教師擬定在具體教學目標變成學生自己確定的學習目標,在實際工作中,我讓學生根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在本子上寫出自己學習課文應該達到的目標,他們很快就圍繞自己既定的要求,進入了自主學習的過程。
(三)提出明確的任務——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手段
夸美紐斯說過:“如果學生不愿學習,那只是教師的錯誤?!睘槭裁从械睦蠋熜紝W生看書,不到幾分鐘學生就講開了。就是因為老師只要求學生看書,沒有提出明確、適當?shù)拈喿x和討論的任務。
四、貫徹啟發(fā)式原則——學生自主學習的保證
啟發(fā)性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它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保證。
(一)如何貫徹這個原則
1.引起動機,讓學生主動學習。如何引起動機呢?我認為在學生理解課本、掌握課本的關鍵處設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啟發(fā)意義。這是因為“思維通常總是開始于疑問或者問題,開始于驚奇或疑惑,開始于矛盾?!保敒I斯《談普通心理學》)
2.選取“精講”時機,使學生順利完成兩個“飛躍”
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的講是不可缺少的,但也要考慮如何講,在什么時候講。
我們認為,教師的“講”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要為學生開展邏輯思維和訓練基本技能“導航”開竅,使之比較順利地實現(xiàn)兩個“飛躍”。教師的“講”應講出精華,要在“學而不能答,指點不形容,然后暢講”(葉圣陶)。這樣的講不僅能激趣、解疑,還可以訓練學生“聽”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組織自主學習的基礎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把自覺能力的培養(yǎng)提到了特別重要的位置上,具有一定的自覺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從終身教育來說,這是一個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從課堂教學來說,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自主學習的角色。所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二)學生自學能力如何培養(yǎng)
在確立把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貫穿于知識傳授始終的思想基礎上,我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自測、互測能力。
1.閱讀分析能力
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由詞語入手,捕捉關鍵語句,抓住重點語段,體會主要內容,然后再來一個“回歸”,摸索作者思維方式,體會寫法。
2.自測、互測能力
教學中,我首先把確定的知識點教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時不僅能抓住重難點,而是能把握自測和互測內容。
五、遵循大語文教學觀,拓寬語文教學空間——學生自主學習的“活水”
語文作為一種思維和交際的工具,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具有開放性。在當今世界,人們已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學服務于人的自由、和諧、全面的發(fā)展;語文教學促進智力、能力的發(fā)展和人在語言環(huán)境中獨特個性的發(fā)展?!罢Z文教學要同現(xiàn)代化接軌?!睆堉竟壬倪@句話,為中學語文教學開辟了新的空間。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