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玲
2012年,我國生產(chǎn)粗鋼71654.2萬噸,同比增長3.1%,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8個百分點;鋼材產(chǎn)量達95186.1萬噸(含重復(fù)材),同比增長7.7%,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6個百分點。
2012年,我國的鋼材出口較去年增長14%,出口5573.21萬噸,出口金額為514.84億美元,同比增長0.43%。出口鋼坯0.42萬噸,同比下降14.7%。
2012年,我國鋼材進口基本保持穩(wěn)中略降的態(tài)勢,累計進口鋼材1365.75萬噸,同比下降12.3%,連續(xù)三年鋼材進口增幅呈下降的趨勢。鋼材進口金額為178.05億美元,同比下降21.18%。2012年,我國進口鋼坯36.07萬噸,同比下降43.9%。但2012年12月的鐵礦石和煉焦煤的進口,均創(chuàng)單月進口歷史新高,特別是煉焦煤的進口,從10月開始,連續(xù)三個月環(huán)比增長均在30%以上。
2 0 1 2年,我國出口鋼材、坯折合成粗鋼5929.37萬噸,進口鋼材、坯折合成粗鋼1489萬噸,兩者相抵凈出口粗鋼4440.37萬噸,凈出口鋼材4207.46萬噸。
根據(jù)海關(guān)總署最新統(tǒng)計資料(除非特別說明,進出口數(shù)據(jù)均來自海關(guān)總署),2012年我國鋼鐵行業(yè)主要原料(鐵合金、焦炭、生鐵、鐵礦石、錳礦、鉻礦、廢鋼)、半成品(鋼坯和鋼錠)、鋼材及鑄鐵制品累計外貿(mào)進出口總額為1929.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1.74%,占我國外貿(mào)進出口總額的4.99%。其中鋼鐵進口總額1342.49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外貿(mào)進口總額的7.39%,同比下降14.31%;出口總額587.23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外貿(mào)出口總額的2.87%,同比下降5.24%。2012年,我國的鋼材進出口貿(mào)易總額為692.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5.53億美元,同比下降4.88%,占鋼鐵外貿(mào)總額的35.91%;進口鐵礦石價值956.05億美元,同比下降14.95%,占鋼鐵外貿(mào)總額的49.54%。
從數(shù)量上看,2012年我國進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鋼材及鑄鐵制品84219.56萬噸,同比增長7.78%,進口鐵礦石74355.27萬噸,占總進口量的88.29%。出口主要原料、半成品、鋼材及鑄鐵制品6277.72萬噸,同比增長2.39%。
12月份進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鋼材及鑄鐵制品8263.21萬噸,同比增長13.03%。其中7107.06萬噸為鐵礦石進口,創(chuàng)單月進口歷史新高,占當(dāng)月鋼鐵總進口量的86.01%,同比增長10.85%。鋼材進口量為104.43萬噸,占鋼鐵進口總量的1.26%,同比下降12.41%。煉焦煤進口創(chuàng)單月進口歷史新高758.06萬噸,同比增長51.37%。12月出口的主要原料、半成品、鋼材及鑄鐵制品559.77萬噸,同比增長30.01%,其中鋼材出口484.86萬噸,占當(dāng)月鋼鐵總出口量的86.62%,同比增長30.31%;焦炭出口6.45萬噸,占總出口量的1.15%,同比下降36.07%。12月份凈出口鋼材252.85萬噸。
2012年,我國鋼鐵行業(yè)上述產(chǎn)品的進出口額比例為1.94:1;進出口數(shù)量比為13.42:1。
2009年以來我國主要鋼鐵產(chǎn)品進出口量走勢,見圖1、圖2,2012年鋼材進出口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見圖3、圖4。
圖2 2009年以來主要鋼鐵產(chǎn)品出口量 萬噸
圖3 2012年鋼材進口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
圖4 2012年鋼材出口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
2012年,鋼材進口較去年同期下降12.3%,主要鋼材進口品種為鍍鋅板帶、冷軋普板帶和熱軋普板帶,合計占鋼材進口總量的71%。除鐵道用材進口同比增長27.2%外,其他主要品種的進口同比均呈下降趨勢:棒線材、角型材、板帶材、管材和其他鋼材,同比分別下降22.1%、3.8%、11.6%、18.7%和17.7%。在鋼鐵原料進口中,除煉焦煤、鐵礦石、生鐵鏡鐵和鋼錠的進口同比呈正增長外,其他原料的進口均為負增長。
同期,在我國鋼材出口的主要品種中,涂鍍板帶、合金板帶和管材的出口,占鋼材總出口量的56%。所有主要產(chǎn)品的出口較去年同期均呈正增長:棒線材、角型材、板帶材、管材、鐵道用材和其他鋼材的出口同比分別增長75.7%、30.6%、1.4%、4.3%、1.3%和6.5%。在主要的出口原料及半成品中,除鐵礦和錳礦的出口同比呈正增長外,其它主要鋼鐵半成品和主要礦產(chǎn)品的出口均有所下降。
2012年,板帶材仍是我國進出口鋼材的主要品種,占鋼材總進口量的85.4%,占鋼材總出口量的48.38%。
1.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qū)
2012年,亞洲地區(qū)仍是我國鋼材進口的主要貨源地,占鋼材進口量的90.04%。我國除從其他歐洲國家、南美、中東地區(qū)和大洋洲進口的鋼材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3.71%、60.70%、0.59%和28.4%外,從其他地區(qū)的鋼材進口同比均大幅下降。從亞洲和歐盟分別進口1229.74萬噸和102.27萬噸,同比下降12.71%和11.17%;從北美、獨聯(lián)體、其他歐洲國家分別進口11.93萬噸、11.26萬噸和6.0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2.57%、11.97%和增長73.71%;南美、非洲、大洋洲和中東地區(qū)分別進口鋼材:1.94萬噸、1.35萬噸、0.94萬噸和0.2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0.7%、下降32.47%、增長28.4%和增長0.59%。
鋼材的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qū)為: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歐盟27國,分別累計進口鋼材589.33萬噸、405.42萬噸、181.11萬噸、102.27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8.58%、4.36%、10.62%、11.17%。在主要鋼材進口品種中,棒線材、角型材、板帶材和管材主要來自于日本,分別占各品種進口總量的49.94%、40.49%、43.84%和32.98%。鐵道用材和其他鋼材主要國為俄羅斯和韓國,分別占該品種總進口量的79.03%和38.48%。
2012年,鐵礦石的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印度和伊朗,進口量分別為35146.46萬噸、16422.32萬噸、4063.31萬噸、3305.56萬噸和1733.7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8.47%、15.05%、12.4%、下降54.75%和增長4.23%。煉焦煤的主要進口國為蒙古、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分別進口1906萬噸、1394.25萬噸和719.4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4.88%、增長35.02%和增長123.25%。鐵合金的主要進口國為南非、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分別累計進口85.49萬噸、47.13萬噸和19.6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25.66%、增長17.68%和增長0.62%。錳礦的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南非和加納,分別進口419.77萬噸、332.43萬噸和118.74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97%、3.81%和增長39.94%。鉻礦的主要進口國為南非、土耳其和澳大利亞,分別進口448.65萬噸、183.6萬噸和50.09萬噸,同比分別下降4.02%、增長13.89%和增長139.88%。廢鋼的主要進口國為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分別進口307.97萬噸、107.29萬噸和18.9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2.24%、下降61.39%和下降53.19%。鋼坯的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qū)為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19.08萬噸、5.28萬噸和3.8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3.03%、下降57.24%和下降8.93%。
2.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qū)
2012年,我國鋼材出口較為分散,共計出口到209個國家和地區(qū),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出口量,占鋼材總出口量的36.13%,周邊國家和地區(qū)仍是我國鋼材主要出口地,占鋼材總出口量的62.71%。2012年,我國除對歐盟27國和獨聯(lián)體的出口同比分別下降23.66%和5.07%外,對其他地區(qū)的鋼材出口,同比增長率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亞洲地區(qū)仍我國鋼材出口的主要區(qū)域,出口量為3288.55萬噸,占鋼材總出口量的59.01%,同比增長21.15%。對中東地區(qū)、南美和歐盟27國分別出口462.77萬噸、438.91萬噸和394.3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45%、15.15%和下降23.66%;對北美、非洲、獨聯(lián)體、大洋洲和其他歐洲國家分別出口:392.88萬噸、335.92萬噸、107.91萬噸、98.49萬噸和53.4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9.89%、17.15%、下降5.07%、增長9.07%和增長21.56%。見圖5。
圖5 2012年鋼材主要出口地區(qū)結(jié)構(gòu)圖
韓國、歐盟27國、泰國、越南和新加坡為我最大的鋼材出口地,合計占鋼材出口總量的39.18%,出口鋼材分別為995.4萬噸、395.32萬噸、300.25萬噸、252.94萬噸和239.39萬噸,同比分別下降0.36%、23.6%、增長56.01%、增長36.06%和增長56.7%。
主要出口的鋼材品種中,棒線材、角型材和板材的主要出口國為韓國,分別占棒線材、角型材和板材總出口量的18.87%、29.99%和22.35%;管材的主要出口國為委內(nèi)瑞拉,占該品種總出口量的5.16%;鐵道用材的主要出口國為巴西,占該品種總出口量的17.39%;其他鋼材的主要出口國為美國,占該品種總出口量的12.81%。
2012年在出口的主要原料中,焦炭共計出口到24個國家和地區(qū),最大出口貨源地為巴西、日本和哈薩克斯坦,分別出口31.12萬噸、16.81萬噸和13.34萬噸,同比分別下降51.76%、64.71%和46.57%。鐵合金共計出口到75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日本、韓國和美國,分別出口29.15萬噸、12.631萬噸和3.86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1.1%、19.56%和50.18%。煉焦煤出口到4個國家和地區(qū):韓國、日本、朝鮮和中國臺灣,分別出口54.38萬噸、51.27萬噸、17.1萬噸和8.09萬噸,同比分別下降50.73%、69.35%、16.11%和75.14%。廢鋼的主要出口地區(qū)為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分別出口690.77噸和67.15噸,同比分別下降69.12%和10.91%。生鐵的主要出口地為韓國和日本,分別出口21.41萬噸和4.13萬噸,同比分別下降44.72%和63.08%。
在鋼材進口企業(yè)中,外商獨資企業(yè)的進口量為最多,2012年進口723.71萬噸,同比下降10.06%,占鋼材總進口量的52.99%,進口金額為91.45億美元,同比下降15.85%。中外合資企業(yè)進口315.19萬噸,同比下降16.75%,占鋼材總進口量的23.08%,進口金額37.53億美元,同比下降20.37%。國有企業(yè)進口200.86萬噸,同比下降16.6%,占鋼材總進口量的14.71%。私人企業(yè)進口戶數(shù)為最多,進口102.39萬噸,同比下降0.28%,占鋼材總進口量的7.5%。
在鋼鐵原料進口企業(yè)中,國有企業(yè)共計進口48127.61萬噸,同比增長1.47%,占原料進口總量的51.72%,進口金額685.07億美元。私人企業(yè)進口25737.11萬噸,同比增長27.38%,占原料進口總量的27.66%,進口金額341.37億美元。集體企業(yè)共計進口8013.46萬噸,同比下降2.38%,占原料進口總量的8.61%。中外合資企業(yè)進口7734.77萬噸,同比增長8.46%,占原料進口總量的8.31%。外商獨資企業(yè)進口2820.65萬噸,同比增長24.38%,占原料進口總量的3.03%。
在鋼材出口企業(yè)中,國有企業(yè)出口量最大,2012年共計出口2451.23萬噸,同比增長7.15%,占鋼材總出口量的43.98%,出口金額201.65億美元;私人企業(yè)出口戶數(shù)最多,出口鋼材1469.6萬噸,同比增長20.05%,占鋼材總出口量的26.37%,出口金額156.51億美元。中外合資企業(yè)出口832.67萬噸,同比增長19.54%,占鋼材總出口量的14.94%,出口金額73.21億美元。集體企業(yè)出口515.31萬噸,同比增長61.56%,占鋼材總出口量的9.25%,出口金額34.24億美元。
在鋼材原料出口企業(yè)中,國有企業(yè)是原料出口的主要企業(yè),2012年出口563.59萬噸,同比下降41.94%,占原料出口總量的81.22%,出口金額25.34億美元。私人企業(yè)出口戶數(shù)最多,共出口86.8萬噸,同比下降68.89%,占原料出口總量的12.51%,出口金額11.74億美元。
2012年,我國鋼材進口基本保持穩(wěn)中下降的局面,全年進口鋼材1365.75萬噸,同比下降12.3%。但從進口品種上看,除鐵道用材的進口同比增長27.2%外,棒線材、角型材、板帶材和其他鋼材的進口均保持下降的趨勢。2012年,我國進口的主要品種仍是各類板帶材,占鋼材進口總量的85.4%。
在進口的主要產(chǎn)品中,進口增幅最大的產(chǎn)品為外徑≤168.3mm的不銹鋼制鉆探石油天然氣鉆管和熱軋花紋卷材,同比分別增長1337.35%和1063%。進口降幅最大的品種為外徑>168.3mm的不銹鋼制鉆探石油天然氣鉆管和外徑>406.4mm其他石油天然氣道焊管,同比分別下降100%和97.67%。
1.板帶材進口情況
2012年,板帶材共計進口1166.3萬噸,占鋼材總進口量的85.4%,同比下降11.6%。進口的主要進口品種為冷軋板帶、熱軋板帶和鍍層板帶,分別進口393.27萬噸、347.55萬噸和313.2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4.11%、6.19%和10.51%,三類品種合計占板帶材總進口量的90.38%。彩涂板帶口41.09萬噸,同比下降8.68%,電工鋼板(帶)進口71.12萬噸,同比下降25.03%。見圖6。
進口量最大的為冷軋板帶,冷軋薄寬鋼帶的進口量最多,占冷軋板帶進口總量的77.99%。主要品種是厚度0.5-1mm冷軋普薄卷、厚度<0.5mm冷軋薄卷和1mm<厚≤0.5mm冷軋薄卷,分別進口141.57萬噸、118.63萬噸和104.49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4.34%、7.53%和7.56%,合計占板帶材進口總量的31.27%。進口增幅最大的品種是厚≥3mm冷軋普中板卷和厚度≥3mm冷軋普中板,同比分別增長68.77%和51.34%。冷軋薄寬帶的主要進口地區(qū)為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112.15萬噸、111.11萬噸和64.07萬噸,同比分別下降6.67%、15.59%和增長0.84%。
圖6 2012年板帶材進口結(jié)構(gòu)圖
熱軋板帶材進口量最大的品種是熱軋中厚寬鋼帶和熱軋中板,其中進口的主要品種是3mm≤厚<4.76mm熱軋普中板卷、10<厚<20mm熱軋普中板和厚度3mm-4.75mm熱軋薄卷,分別進口57.52萬噸、56.45萬噸和47.8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49%、下降23.13%和下降8.33%。熱軋中厚寬鋼帶的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83.1萬噸、17.35萬噸和7.4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75%、增長3.07%和下降42.78%。熱軋中板的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韓國和瑞典,分別進口54.61萬噸、24.97萬噸和6.9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20.16%、13.3%和39.78%。
2012年,鍍層板帶進口313.28萬噸,同比下降10.5%。主要的進口品種為鍍鋅板帶,共計進口253.54萬噸,同比下降11%。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132.08萬噸、113.34萬噸和37.25萬噸,同比分別下降21.74%、增長5.41%和下降18.45%。
彩涂板帶進口的主要品種為寬度>600mm彩涂板,2012年進口39.78萬噸,同比下降7.82%。主要進口國為韓國和日本,分別進口27.65萬噸和10.46萬噸,同比分別下降8.07%和6.8%。
電工鋼板帶主要進口品種為寬度≥600mm非取向硅鋼,2012年進口45.15萬噸,同比下降25.52%,占該品種進口量的63.48%。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32.41萬噸和17.34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7.53%和增長10.67%。
2.棒線型材進口情況
2012年,棒線型材共計進口121.89萬噸,同比下降17.94%。其中,大型型鋼和鋼筋的進口同比分別增長8.5%和35.4%,分別進口29.08萬噸和7.08萬噸。進口量最大的品種是棒材,進口39.1萬噸,同比下降9%。中小型型鋼進口3.36萬噸,同比下降51.5%。線材進口43.26萬噸,同比下降35%。
2012年,棒材進口的主要品種為其他熱軋合金鋼條桿和其他熱軋普通條桿,分別進口17.48萬噸和5.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13%和下降22.62%。棒材的主要進口地為日本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18.78萬噸和7.42萬噸。
線材進口量最大的品種是<14mm線材,進口26.27萬噸,同比下降54.61%。進口增幅最大的品種是其他熱軋合金鋼盤條,同比增長14.45%,進口8.86萬噸。線材的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24.21萬噸、7.94萬噸和6.88萬噸。
大型型鋼的進口增長8.47%,進口29.08萬噸。主要進口品種為截面高>80mm角鋼和鋼鐵板樁,分別進口8.61萬噸和6.8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9.28%和增長115.78%。進口的主要地區(qū)為日本和韓國,分別進口11.89萬噸和7.21萬噸。
3.管材進口情況
2012年,我國管材進口42.61萬噸,同比下降18.68%。無縫管進口21.68萬噸,同比下降15.7%;焊管進口20.47萬噸,同比下降20.2%。
無縫管進口的主要品種是石油天然氣鉆探無縫管和其他無縫管,2012年分別進口7.37萬噸和7.0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8.3%和20.2%。主要進口國為日本和德國。
焊管進口的主要品種是其他焊管,進口18.18萬噸,同比下降14.9%,占焊管進口總量的88.81%。主要進口國為韓國和日本。
鑄鐵管進口0.46萬噸,同比增長8.4%。
4.主要原料進口情況
①鐵礦石:
2012年,雖然國內(nèi)鋼材價格一直保持低水平,而且在鋼材產(chǎn)量增幅下降的情況下,鐵礦石的進口仍保持了8.4%的增長,特別是12月的進口,創(chuàng)單月進口歷史新高7107.06萬噸。由于10-12月,國內(nèi)各鋼廠調(diào)高了鋼材出廠價格,使得鐵礦石的進口平均單價在后2個月的環(huán)比連續(xù)增長,12月達到113.99美元/噸的水平,較10月份增長9美元/噸。2012年,鐵礦石的進口平均單價為128.58美元/噸,較去年的平均單價下降了35.26美元/噸。2009-2012年鐵礦石進口數(shù)據(jù)及單價走勢見圖7。
2012年,受國內(nèi)鋼材市場上下游行業(yè)不景氣,鋼材價格保持低位影響,鐵礦石的港口存量較去年年底有所下降,截止12月,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存量在7000萬噸的水平。
圖7 2009-2012年鐵礦石進口數(shù)據(jù)及單價走勢圖
2012年,我國進口鐵礦石74355.267萬噸,同比增長8.4%,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個百分點。進口金額956.05億美元,同比下降14.98%。
2012年,我國鐵礦石進口的主要品種為0.8mm>粒度>6.3mm的未燒結(jié)鐵礦砂及其精礦和6.3毫米>粒度的未燒結(jié)鐵礦砂及其精礦,分別進口 49700.92萬噸和1440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和8.46%;進口金額分別為624.88億美元和182.87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5.98%和12.62%。
0.8 mm>粒度>6.3mm的未燒結(jié)鐵礦砂及其精礦主要來自于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分別進口26497.89萬噸、13518.86萬噸和2095.4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6.91%、16.66%和下降54.56%,國有企業(yè)進口占該品種進口量的55.93%。6.3毫米>粒度的未燒結(jié)鐵礦砂及其精礦主要來自于澳大利亞、南非和巴西,分別進口8102.66萬噸、1564.55萬噸和1058.8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1.82%、10.22%和7.49%,國有企業(yè)進口占該品種進口量的58.42%。
海運方面,2012年,受鐵礦石交易有所下降的影響,國際海運價格的鐵礦石運費基本保持相對較低的水平,但從2013年1月開始,運費有所回升。截止2013年1月底,巴西至中國的鐵礦石運費為18.97美元/噸,西澳大利亞至中國的運費為7.24美元/噸,基本回到了2012年1月底的水平。見圖8。
圖8 2010-2012年鐵礦石進口數(shù)據(jù)及單價走勢圖
②其他原料:
自2012年12月,我國的煉焦煤進口創(chuàng)單月進口歷史新高758.06萬噸,環(huán)比增長30.39%,同比增長51.4%。全年進口5354.92萬噸,同比增長19.9%,進口金額為76.4億美元,同比增長14.3%。
由于國際鋼材原料價格較去年有所回落,大部分鋼鐵原料的進口金額,在進口量增長的同時均有所下降,見表1。2012年,我國進口主要鋼鐵原料82830.53萬噸,同比增長8.19%;進口金額為1156.29億美元,同比下降13.85%。從表1可以看出,除煉焦煤、鐵礦石、生鐵鏡鐵和鋼錠的進口同比呈正增長外,其他主要原料的進口同比均呈負增長。
2012年,我國鋼材出口5573.21萬噸,同比增長14%。所有主要鋼材品種的出口同比均呈正增長:棒線材出口1175.04萬噸,同比增長75.7%;角型材出口335萬噸,同比增長30.6%;板帶材出口2696.53萬噸,同比增長1.4%;管材出口963.26萬噸,同比增長4.3%;鐵道用材出口54.01萬噸,同比增長1.3%;其它鋼材出口349.37萬噸,同比增長6.5%。
1.板帶材出口情況
2012年,我國板帶材出口2696.53萬噸,占鋼材出口總量的48.38%,同比增長1.4%。板帶材的出口的主要品種是熱軋板帶、鍍層板帶和彩涂板帶,分別出口1075.92萬噸、656.26萬噸和515.9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07%、4.6%和下降5%。冷軋板帶出口420.48萬噸,同比下降6.49%。電工鋼板(帶)出口27.9萬噸,同比增長18.3%。見圖9。
圖9 2012年板帶材出口結(jié)構(gòu)圖
熱軋板帶主要的出口品種是熱軋中厚寬鋼帶和熱軋中板,出口分別增長19.3%和下降60.4%,合計占板帶材出口總量的38.61%。出口量最大的品種是:寬度≥600mm熱軋合金鋼卷、寬度>600mm彩涂板和寬度>600mm熱鍍鋅板,分別出口537.09萬噸、513.23萬噸和457.1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3.14%、下降4.93%和增長5.29%,三品種合計占板帶材出口總量的55.91%。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種是3>厚度>4.75未經(jīng)酸洗的鉻錳系熱軋不銹鋼卷材和厚度>4mm寬度150-600mm熱軋普窄帶,同比分別增長5538.57%和993.65%。
熱軋中厚寬鋼帶共計出口到111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為韓國、越南和泰國,三國合計占該品種出口量的60%。熱軋中板共計出口到156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為韓國、印度和新加坡,三國合計占該品種出口量的42.83%。
表1 2012年主要鋼鐵原料進口情況 萬噸、萬美元
鍍層板帶出口量最大的是熱鍍鋅板帶,共出口49.32萬噸,同比增長6.2%。鍍層板帶共計出口到184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韓國、泰國和比利時,三國合計占該品種出口量的21.65%。
彩涂板帶出口的主要品種是寬度>600mm彩涂板,出口513.23萬噸,同比下降4.93%,占該品種出口總量的99.47%。彩涂板帶共計出口到179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韓國、俄羅斯和意大利,三國合計占該品種出口量的42.05%。
冷軋板帶出口的主要品種為3mm<厚<1mm冷軋薄卷和厚度0.5-1mm冷軋普薄卷,分別出口150.93萬噸和135.84萬噸,同比下降7.54%和11.78%。冷軋薄寬鋼帶共計出口到113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為韓國、巴西和美國,三國合計占該品種出口總量的27.96%。
12月的電工鋼板帶出口,創(chuàng)近4年來單月出口新高4.03萬噸,環(huán)比大幅增長172.52%。2012年,電工鋼板帶的主要出口品種是寬度≥600mm非取向硅鋼,出口22.26萬噸,同比增長8.46%。共計出口到48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為巴西、意大利和韓國,三國合計占該品種出口量的43.23%。
2.棒線型材出口情況
2012年,棒線型材共計出口1510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3.21%。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種是熱軋合金鋼盤條、熱軋合金鋼條桿和冷軋合金鋼條桿,同比分別增長91.72%、74.76%和93.05%。在主要出口產(chǎn)品中,棒材出口590.43萬噸,同比增長70.9%;線材出口558.38萬噸,同比增長85.7%;中小型型鋼出口連續(xù)三年大幅增長,2012年出口269.17萬噸,同比增長59%;大型型鋼和鋼筋分別出口65.83萬噸和26.23萬噸,同比分別下降24.6%和增長17.1%。
棒材的主要出口品種為其他熱軋合金鋼條桿和鍛造合金鋼條桿,分別出口539萬噸和26.7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3.94%和下降13.52%。兩品種出口量占棒材出口總量的95.81%。棒材共計出口到168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為韓國和中國香港,分別出口104.94萬噸和95.0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98%和167.68%。
線材出口的主要品種是其他熱軋合金鋼盤條,出口530.89萬噸,同比增長98.14%,占該品種出口總量的95.08%。線材共計出口到130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韓國、泰國和越南,分別出口116.82萬噸、76.81萬噸和40.4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4.83%、75.3%和66.97%。
中小型型鋼出口連續(xù)三年同比大幅增長,2010年同比增長188.37%,2011年出口同比更是大幅增長327.7%,2012年同比仍保持增長59%。出口量最大的品種是其他合金鋼型材,出口254.27萬噸,同比增長62.13%,占該品種出口總量的94.47%。中小型型鋼共計出口到169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韓國、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分別出口76.11萬噸、33.06萬噸和22.7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5.95%、441.92%和21.96%。
大型型鋼出口的主要品種為截面200mm<高<80mmH型鋼和鋼板樁,出口30.78萬噸和16.56萬噸,同比下降37.64%和增長122.99%,合計占大型型鋼出口總量的70.85%。大型型鋼共計出口到153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為韓國和中國香港,分別出口24.34萬噸和12.62萬噸。
表2 2012年主要鋼鐵原料出口情況 萬噸
3.管材出口情況
2012年,管材出口963.26萬噸,同比增長4.34%。無縫管出口516.77萬噸,同比增長6.1%。焊管出口369.45萬噸,同比增長4.1%。
無縫管出口的主要品種是石油天然氣管道無縫管和石油天然氣鉆探無縫管,2012年分別出口214.2萬噸和213.8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4%和18.3%,合計占無縫管出口總量的82.84%。焊管出口量最大的品種是:石油天然氣道焊管和其他焊管,分別出口184.35萬噸和178.0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2%和2.7%。合計占焊管出口總量的98.01%。鑄鐵管出口77.05萬噸,同比下降5.4%。
無縫管共計出口到163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印度、韓國和伊朗,分別出口43.2萬噸、34.74萬噸和32.55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9.26%、0.39%和57.08%。焊管共計出口到192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加拿大、緬甸和澳大利亞,分別出口29.23萬噸、25.61萬噸和20.2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8.3%、下降11.23%和下降25.2%。
4.主要原料出口情況
由于國際鋼鐵原料價格下跌,部分原料出口關(guān)稅較高因素的影響,造成我國鋼鐵原料的出口量大幅下降60.07%,2012年僅出口鋼鐵原料363.33萬噸;出口金額為31.03億美元,同比下降53.28%。見表2。
出口降幅最大的品種是廢鋼、焦炭、生鐵、煉焦煤和鉻礦,同比分別下降96.32%、69.07%、65.39%、63.59%和60.47%,分別出口0.09萬噸、6.45、3.04萬噸、27.47萬噸和53.99噸。只有鐵礦石和錳礦的出口同比分別增長54.75%和14.59%,分別出口0.15萬噸和0.1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