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康 陳 鵬
(山東省利津縣畜牧局 257400)
冬季氣候寒冷,仔豬出生后如管理不當,極易造成死亡,新生仔豬的組織器官和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抗寒能力弱。特別在低溫環(huán)境里,仔豬易患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疾病,嚴重時會大批死亡。這里提出幾點提高仔豬冬季成活率的建議。
早吃初乳可以及早地獲得免疫力,獲得豐富營養(yǎng),盡快產(chǎn)生體熱,增加抗寒抗病能力。為使仔豬發(fā)育整齊,將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中部乳頭,彌補先天不足,將拱揉乳房有力的大一點的仔豬固定在后部。
由于仔豬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保溫能力差,剛生下來的仔豬皮膚濕,散熱較多,最好在產(chǎn)圈內(nèi)設置紅外線保溫箱,地面均鋪干暖柔軟的墊草,要經(jīng)常更換。也可以高床培育哺乳仔豬、減少地面上母豬和仔豬糞尿的污染,提倡高床培育,改善仔豬的衛(wèi)生條件,下痢病可基本解決。
仔豬出生6~7d開始誘導補料,10d就應該逐漸補充全價混合料,要更高質(zhì)量高蛋白質(zhì)營養(yǎng)、適口性好、易消化的全價混合料。仔豬開始誘食方法是:將炒熟的玉米、豆類等粒料灑些糖水,再裹些仔豬配合飼料,任其自由揀食,每天有意識地把仔豬趕到補料間幾次,便可使其吃料。同時要供給清潔飲水,冷天最好讓仔豬飲溫開水。
對新生仔豬補鐵,是一項容易被忽視而又非常重要的措施。初生仔豬平均需要7~11mg/d鐵,但100g豬乳中不足0.2mg,不足仔豬需鐵量的5%。缺鐵仔豬表現(xiàn)為貧血癥狀,易并發(fā)白痢、肺炎,常見于5~20日齡仔豬。缺鐵的預防:(1)圈內(nèi)勤更換深層紅土。(2)注射含鐵制劑:在4日齡內(nèi)注射葡萄糖鐵鈷注射液或右旋糖酥鐵注射液1ml。(3)配制硫酸亞鐵、硫酸銅溶液喂仔豬:取2.5g硫酸亞鐵和1g硫酸銅,溶于1000ml熱水中,過濾后給仔豬口服。用于治療時,2次/d,5~10ml/次,用于預防時,在3、5、7、10、15日齡時,2次/d,10ml/次。
出生后3~5d,就應該供給適量溫水,加少量食鹽和麥麩。
出生后1周左右和20日齡前后易發(fā)病,按要求為仔豬配合全價飼料,必要時添加復合維生素添加劑,生長刺激劑,抑菌藥物,既能刺激其生長又能起到防治仔豬白痢的作用。
(1)通常在一月齡左右,進行豬瘟、豬肺疫、豬丹毒和仔豬副傷寒的預防注射。(2)搞好飼料、飲水衛(wèi)生,圈舍消毒。(3)加強仔豬戶外活動。(4)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一旦發(fā)生黃痢或白痢可口服促菌生片,或用土霉素、慶大霉素、痢特靈、黃連素等藥物治療。
多在30~35日齡斷奶,與預防注射、去勢等時間錯開,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