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輝·逆風
陽光透過疏疏密密的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風一吹,便輕悄悄地跟著挪移了,淺淺的,碎碎的。這個寧靜的夏日的清晨,我一人躺在院子里休憩,享受著自然的賜予。
“鈴……”電話鈴聲響了,是一位學生家長打來的,急促的語氣中透出了無限的焦慮:“逆楓老師,孩子最近不知道為何,經(jīng)常一個人無端站在風中,順著風吹的方向,喃喃自語,凝思沉重的樣子。起初,我以為他只是在風中思考,可是,每次回來他都會顯得很憂傷,這讓我十分擔心?!?/p>
給了家長些許的安慰和承諾之后,我突然想起這個孩子的一個學習細節(jié)。記得那是一次非常精彩的作文課,我給學生們講了“農(nóng)夫趕集”的故事之后, 班上所有的學生都因為故事的幽默與滑稽而捧腹不已,唯獨他眼望窗外,神情迷離,明顯是開了小差兒。課后,我走到他的位置上,微笑著問他上課為何開小差兒。他臉一紅,靦腆地答道:“老師,我是在聽風吹的聲音。”說完,他從座位上站起,奔跑著出了教室。當時,我只是以為孩子淘氣未細想這事,現(xiàn)在結合前面家長在電話中所說的內(nèi)容,心里不免產(chǎn)生疑慮:他為何會如此癡迷于風?又為何要憂傷?他們之間會有什么樣的故事?
為了知道答案,我特意選擇了一個流光遍野的午后,給孩子們上了一堂作文寫生課,在給他們講了大約一刻鐘時間的景物作文構思技巧后,便讓他們自由觀察和寫作,而我,則站在樹陰下,一直觀望著他。果然,沒過多久,他便站在風口處,順著風吹的方向,呆望自語著,任憑周圍的同學如何歡鬧與爭吵,他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我靜悄悄地走到他身后,然后用手碰了下他的小手臂,問他在想什么。他見我站在他身邊,顯得有些局促,支吾著不知如何回答。我握住他的手,半蹲下來,用微笑的眼神注視著他,然后問:“又在聽風的聲音?可以和老師一起分享你內(nèi)心的漪漣嗎?”
男孩見我沒有絲毫的指責之意,嘴角搐動了一下,可還是沉默了。于是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著說:“這樣吧,你把你內(nèi)心的故事寫成一篇作文,然后明天交給老師看,好嗎?”
他點了點頭允諾下來。
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作文本——老師以前告訴過我們,要做一個悲憫的人,要為自然間的一草一木,為一個陌生人而感動,學會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墒?,這段時間,我突然發(fā)現(xiàn)那個天天早出晚歸的、以替他人修補鞋子為生的老人好感人,她那么老了,走路都蹣跚了,卻還要為生活努力著;我發(fā)現(xiàn)學校后面那條小巷中有一只黑白相間的貓咪好可憐,它似乎是被人遺棄了,沒人照料它;我發(fā)現(xiàn)墻角的那些柔嫩的草都很偉大,在那么刺眼的陽光下,一直自信地挺立著,向藍天舒展著自己的美麗。我不知道如何像老師說的那樣去向他們表達我內(nèi)心的感動,但我覺得,風會將我的心聲傳播的,愛的種子是會蔓延的,對嗎?我期待著……
手握著作文本,我的眼眶似乎瞬間灼熱起來,是的,是這些稚嫩卻又真誠的字語感動了我。我拿起筆,在他本子上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色五角星,并寫上了長長的批語……
是啊,盈盈自然間,風會傳播我們的愛。和風說話,讓我們讀懂了生命中那一掬最美卻也是最澄澈的心靈甘泉!
[送你一杯茶]
風里傳播著許多感人的故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聽懂風的語言。能夠對風傾訴和聆聽風語者,必須擁有一顆澄澈、美好的心靈,文中的那個在風中佇立的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人。其實,能和風說話的人,他一定是一個擁有大愛與慈悲的人,所以在他的眼里和心里,萬物皆有生命;他一定是一個擁有童心、童話的人,所以他才會想到讓風傳播自己的善意,讓風聆聽自己的愛意;他也一定是一個用心關注生活的人,一個情感細膩且心靈飽滿的人,一個能用心感悟生命的人。唯有如此,他才會看得見老邁的生命的艱辛,看得見弱小的生命的可憐,看得到卑微者的堅強。
【文題延伸】澄澈的心靈、童心的美好、用愛聆聽……(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