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維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長期穩(wěn)定,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推進,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部分學校依然存在著對體育工作的建設不是十分重視的現(xiàn)象。一些學校領導體育意識淡薄,生均體育資源隨著高校擴招出現(xiàn)負增長,學生中存在著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體育鍛煉的習慣,特別是學生的某些身體素質指標持續(xù)下降,已成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提出合理性建議,為更好的發(fā)展高校體育提出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 高校體育 加強發(fā)展
一、現(xiàn)狀分析
目前,高校體育的發(fā)展依然滯后,由于地區(qū)的差異性和主要分管領導的重視程度使高校的體育工作出現(xiàn)發(fā)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在體育課程建設方面依然存在的不足,還是延續(xù)傳統(tǒng)的必修課教學模式。學生無法按照自己所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選課,在課堂上出現(xiàn)上課不積極,無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達不到《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基本要求。從而達不到鍛煉身體和養(yǎng)成健身習慣。在學校課外活動方面也存在著不足,許多高校課外活動組織較為混亂,沒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系統(tǒng)性。活動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學生參加積極性不高組織活動不系統(tǒng),從而高校群體活動開展不理性。
近幾年,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下滑很厲害,嚴重影響到未來一代的發(fā)展,教育部頒布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就是對我國青少年的健康狀況和健康水平起到指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但仍有部分高校還沒有嚴格的將這一條例實施。存在體測成績造假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到上級主管部門對目前學生身體素質狀況的摸底和監(jiān)督。同時,高校運動隊的建設和發(fā)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個高校體育發(fā)展狀況的一個關鍵因素。由于高校財務狀況的不同也是影響到運動隊的建設和發(fā)展,沒有充足的經(jīng)費保障就很難組織運動隊的建設,包括運動隊的訓練,服裝、器材,場地及比賽等實際問題。所以有些高校的運動隊發(fā)展不理想。
二、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通過對高校體育工作的現(xiàn)狀分析,得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足。包括體育課選、課群體活動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落實。
(二)建議
1.大力推進體育課程改革
高等學校要認真落實《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進一步加大體育教學改革的力度,探索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科學方法和途徑。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實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自主選擇教師、自主選擇項目、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三自主教學形式,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氛圍;要進一步完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使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至少掌握兩項運動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效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2.廣泛開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
高等學校要把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學校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要通過科學安排作息制度,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定時間用于課外體育鍛煉。對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要有制度、有組織、有要求、有記錄。每個學生每周至少要參加2-3次課外體育活動。學校體育部(室)、學生處等有關職能部門要緊密配合,充分發(fā)揮黨、團組織以及學生會和其他學生社團組織的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要把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使校園充滿朝氣和活力。要大力宣揚“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一具有時代特征的口號,以此不斷增強廣大青少年學生的體育意識,激勵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要加大對學校運動會的改革力度。在學校運動會中應更多地設立大學生喜歡的群眾性體育項目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把學校運動會真正辦成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生體育盛會。
3.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是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努力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是學生體育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必須認真組織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身體方面沒有特殊原因,未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學生,在其體育課成績中應有反映。高等學校要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咨詢中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測試,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教育功能、指導功能和反饋功能,使其真正成為激發(fā)學生自覺鍛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4.努力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
學校體育既是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的基礎,也是國家奧運爭光計劃的基礎。高等學校是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體育人才的重要基地。面對新的形勢,高等學校要大力開展運動訓練,積極探索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運動員的規(guī)律,盡快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謝冬興.健康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師教學心理調適探討[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2] 王勤.關于體育教師勞動價值的評價[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04).
[3] 張大偉.試論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人本主義[J].長春大學學報.2007(11).
[4] 張永斌,余省威.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思考[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5).
[5] 王永剛.怎樣培養(yǎng)中職學生體育課中良好的鍛煉習慣[J].教育教學論壇.2011(05).
[6] 龐明星.體育教學安全問題之我見[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0(01).
[7] 王鳳來.論終身體育與高校體育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