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章草命名與文體自覺

      2013-03-28 01:03:16李恒光
      東疆學刊 2013年3期
      關鍵詞:章草書體草書

      李恒光

      [責任編輯 梁浚]

      章草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重要的書體,它對今草、楷書、行書的形成和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但因其在很長一段時期(隋唐至宋)處于衰落階段,以致于學習、擅長者甚少,使得文字學界和書學界沒有對它加以足夠的重視,甚至至今連章草命名的緣由也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說。這顯然與章草本身應該具有的書學地位極為不符。本文試就章草的命名做一探討。

      一、章草特點及其命名的幾種觀點

      歷來研究者大都認為,東漢時期用字以隸書為正體,草書為輔助字體。這里的“草書”指的就是章草,章草與隸書同源。戰(zhàn)國時期,秦篆的俗體演變?yōu)楣烹`,古隸的正體逐步發(fā)展為隸書,草寫古隸的俗體則發(fā)展為草書,即今天所說的章草。章草始于秦漢之際,大致形成于西漢宣、元之間,成熟于東漢,并盛行至魏晉時期。南北朝時隨著楷書、行書、草書的全面成熟,隸書和章草便衰落了。隋唐之后章草逐漸被楷書、行書、草書所取代,使用章草者幾乎僅限于書法家。

      章草產(chǎn)生于篆書向隸書演變的過程中,其成熟較隸書略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隸書的影響,所以,章草又常常被視為草寫的隸書。章草書寫時往往“肢解隸書,存其梗概”,風格兼具隸書和草書的特點。章草的書寫特點:一是整體風貌上象隸書一樣扁平,保存隸書的架勢而簡易地書寫,波磔突出——筆勢上殘存波磔是章草區(qū)別于今草的顯著特征之一;二是一字之內(nèi),筆畫間有牽絲縈帶、纏綿連接的走勢,但又字字獨立,不似今草字字扭結(jié)糾纏——“字字獨立”是章草區(qū)別于今草的最重要特征;三是筆畫減省,拆繁就簡,先緩后急,結(jié)體典雅生動;四是筆法上圓轉(zhuǎn)如篆,點捺似隸。筆畫的粗細輕重變化較大,往往有些橫筆收筆時向右上方重筆挑出,似隸書之燕尾;有些豎筆結(jié)筆時會出現(xiàn)夸張式延長,近于楷書中懸針。所以林志鈞先生稱贊章草:“筆下有來歷而結(jié)體變化皆具法度,一美也;向背分明,起止易變,使轉(zhuǎn)隨意而不狂蔓,二美也;為隸、楷蛻化之中樞,而筆畫視隸與楷皆簡,平正流速兼而有之,三美也?!盵1](1)

      章草不僅擁有沉著痛快的體態(tài)“三美”,它在書體發(fā)展史上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直接孕育了今草 ,而且對其他書體的形成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章草促成了八分隸的定型,最終實現(xiàn)了隸書的正體化。郭紹虞先生指出:“隸書之正體化是這樣從隸古與波勢之隸兩方面結(jié)合而成的。在結(jié)合的過程中 ,依舊是書寫的草體(按指章草)在這轉(zhuǎn)化關鍵上起了重大作用?!盵2](41)楷書形成過程中同樣也吸收了章草的有益成分,其懸針垂露之勢亦肇始于章草。章草之重要地位應該引起文字學界和書學界足夠的重視。

      但作為中國書法史上極其重要的一種書體,章草的命名緣由卻說法不一。啟功先生曾經(jīng)總結(jié)出五種說法:“(1)漢章帝創(chuàng)始說。宋陳思《書苑菁華》引唐蔡希綜《法書論》說:‘章草興于漢章帝’。(2)漢章帝愛好說?!稌?(卷上)》引唐韋續(xù)《纂五十六種書》說:‘因章帝所好名焉?!?3)用于奏章說?!稌巍肪砩嫌浐鬂h北海王受明帝命草書尺牘十首,章帝命杜度草書上事,魏文帝命劉廣通草書上事等等。(4)由于史游《急就章》說。見《四庫提要· 經(jīng)部小學類·急就章》條。(5)與‘章楷’的章同義,也就是‘章程書’的章。近人多從此說?!盵3](33)此外還有三種觀點:一是“章法”、“條理”說。 啟功對上述(1)、(2)、(4)說法進行了駁斥,指出“章”有“法則”、“條理”之意;裘錫圭先生也有同樣的觀點:“‘章’字有‘條理’、‘法則’等意義。近人多以為章草由于書法比今草規(guī)矩而得名,這大概是正確的。”[4](89)即章草的章得義于“章法”、“條理”。二是章草即“張草”說。 見于卓定謀《章草考》中林志鈞序:“以章草為張草,謂即張伯英書者,此則以章、張音近致誤,尤無足論耳?!盵1](1)三是王志平先生的觀點:“‘草書’起源于‘赴急’的行政、軍事、法律文書等,這些都可以屬于奏章范疇 ,我們不妨把這種‘赴急’的奏章稱之為‘急就章’?!赡芎笕艘呀?jīng)不理解‘章草’與‘急就章’的關系,誤把速成的‘赴急’奏章理解為史游《急就篇》,因此才得出了一些不確切的說法?!盵5](220)目前所能見到的關于章草命名的觀點主要有以上 8種,前 7種說法的裨益與不足已為先賢時哲多次評判,茲不贅述。王志平先生新近提出的觀點較為精當,啟人深思,似乎更符合章草具體使用的事實。

      二、章草的實際使用情況

      人類對事物的認識與把握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事物的命名也必然晚于事物的產(chǎn)生。章草始于秦漢之際,而被命名為章草時已經(jīng)發(fā)展得十分成熟了。為探求章草命名的緣由,我們對它的產(chǎn)生和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考察是必要的。

      許慎《說文解字·敘》云“漢興有草書”,衛(wèi)恒《四體書勢》云“漢興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上述文獻記載中的“草書”,指的就是章草。章草產(chǎn)生的原因,文獻中也有一些記載。崔瑗《草書勢》:“爰暨末葉,典籍彌繁。時之多僻,政之多權。官事荒蕪,剿其墨翰。惟作佐隸,舊字是刪。草書之法,蓋又簡略。應時諭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愛日省力?!壁w壹《非草書》更明言:“蓋秦之末 ,刑峻網(wǎng)密,官書繁冗,站攻并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趣疾速爾?!本褪钦f,章草實為應付繁冗的文書“赴急”而成?!肮贂?、“軍書”繁多 ,客觀上要求書寫簡便快捷,此即章草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基礎。章草與隸書同源于古隸(戰(zhàn)國時代秦篆的俗體演變而來),同時又在結(jié)構和筆法上借鑒了隸書的長處:古隸和隸書是其產(chǎn)生的兩大書學源泉。對于章草演變的軌跡,崔自默先生認為:“由古隸演變?yōu)檎虏?有兩條途徑 :其一,繼續(xù)草化而直接形成章草;其二,先規(guī)范化成隸書,再草化由隸草而變成章草?!盵6](51)正是通過這兩條途徑,章草在東漢時期自然有效地實現(xiàn)了定型并逐漸流行起來?!昂笫滥窖?專用為務,鉆堅仰高,忘其疲勞,夕惕不息,仄不暇時。十日一筆,月數(shù)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趙壹《非草書》中對當時章草實際使用情況的描述,可使后人窺見其盛行的程度。

      以往學者研究章草,往往苦于缺少實物材料,只能依賴傳世的書法名家法帖。然而,由于流傳時代久遠,法帖歷經(jīng)傳抄難免存在一些偏離原作之處;研究材料的稀缺也使學界的研究難以深入。所幸的是,20世紀以來,國內(nèi)出土了大量的漢晉時期的書寫實物,形制有簡牘、石刻、紙張三種,基本涵括了這一時期主要的書寫材料。經(jīng)過近一個世紀的整理,可以清晰地看到漢晉時期書體使用者的真實書跡,這為我們探討章草的命名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理清章草在漢晉時期成熟并流行的實際使用情況,是我們探討章草命名的基礎。筆者通過比對出土實物,初步整理出章草實際使用的范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第一類是文書(不包括上報皇帝的文書和詔書)。如東牌樓漢簡中“佚名上言殘文書” (簡 15、簡 16)、“殘文書” (簡 23)等。第二類是籍簿。主要指各種名籍簿、賬簿、器物簿、法律卷宗等,如著名的居延漢簡永元器物簿、東牌樓漢簡“期會當對事目”(簡77)、東牌樓漢簡“某日刑事案事目”(簡 78)、居延漢簡“他莫當燧守御器簿”(E JT37:1573-1558)等。第三類是私人書信。如東牌樓漢簡“中平元年佚名書信”(簡 31)、東牌樓漢簡“佚名致蔡主簿書信”(簡37)、東牌樓漢簡“蔡氵云書信” (簡 43)、樓蘭殘紙文書中“濟逞書信”(Co.I-2)等。第四類是非經(jīng)典類的典籍。主要指除儒家經(jīng)典以外的其他書籍類材料,如居延漢簡中的《急就篇》殘簡、武威出土的東漢醫(yī)藥簡等。第五類是憑證。主要指個人身份類憑證(傳、符、刑徒磚等)和買賣憑證,如居延漢簡中“王豐買馬傳”(170.3A A21)、東漢“元和二年”磚、西晉“咸寧四年磚”、東牌樓漢簡“陳某殘券”(簡 102)等。

      三、章草命名之我見

      目前可信的“章草”出現(xiàn)的最早文獻記錄是《晉書 》中關于王羲之書法的記載:“初不勝庾翼、郗忄音,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 ,煥若神明 ,頓還舊觀?!盵7](2100)據(jù)邢文先生考證,“‘章草’一名見于傳世文獻的年代下限,至晚也在庾亮卒年以前,即咸康六年(公元 340年)以前。”[8](20)這也就是說,章草之命名肯定在咸康六年(公元 340年)以前。

      如前文所述,章草的命名肯定發(fā)生在章草成熟并流行之后。即是說,要給章草命名,人們必須對這一書體有一定的認識,能夠把握它區(qū)別于其他書體的特征 ,同時客觀上也存在著對其命名的必要性。章草從“漢興”到魏晉一直被稱為“草書”,后被命名為“章草”,究其原因,學界大都同意張懷灌《書斷》的記載:“章草之書,字字區(qū)別,張芝變?yōu)榻癫?加其流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shù)異兼包,若懸猿引澗之象,鉤鎖連環(huán)之狀,神話自若,變態(tài)不窮。呼史游草為章,因張伯英草而謂也?!盵9](149)也就是說 ,將“漢興”時的“草書”命名為“章草”,是為了與張芝所創(chuàng)造的草體(今草)相區(qū)別。

      秦漢之際產(chǎn)生的草書,魏晉南北朝時期為與張芝所創(chuàng)造的草體(今草)相區(qū)別而被重新命名,但命名時為什么偏偏冠之以“章”,這是一個值得思索的關鍵問題。首先,從字意來看,“章”字不僅有“法則”、“條理”之意,也可以表示“文章”,亦指文章的段或篇。如《三國志·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文心雕龍·章句》:“積句而成章 ,積章而成篇。”劉知幾《史通· 敘事》:“句積而章立,章積而篇成。”韓愈《上賈滑州書》:“竊整頓舊所著文一十五章以為贄。”這就是說,從南北朝開始,“章”字就用來指稱“文章”或“文章的段或篇”了。其次,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簡牘、石刻、紙張文獻的實物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章草體主要用于上下級間上報和批復的文書(不包括上報皇帝的文書和詔書原件)、籍簿、私人書信、非經(jīng)典類的書籍等。籍簿多記錄一地物產(chǎn)、人物之事,有時也需要上報供上級查閱,與文書相類似部分具備了上報與批復的回互特點。私人書信往往一去一回,更具回互功能。統(tǒng)而言之,章草主要施用于具有回互意義的文書、籍簿、私人書信和非經(jīng)典類的書籍上。

      我們也同意章草之名與“赴急”而成的奏章有關的傳統(tǒng)觀點。從出土的寫有章草書體的實物看,這些具有上報下行回互意義的文書首先要遵守一定的行政文書格式,更重要的是它要把所陳述之事準確地以短句形式描述出來。即便是作為存檔使用的名物籍簿、賬簿、卷宗等,也會以短句的形式陳述所記載的器物、賬目、事件等。這一時期的私人書信更是短句陳述,格式鮮明。若以《文心雕龍》中所持有的“積句成章”的標準來看,這些文書、各類籍簿、卷宗、私人書信都可以劃歸“章”的范疇;非經(jīng)典類的書籍更可以歸類于“章”。目前所能見到的出土簡牘、石刻、紙張實物表明,章草就是用來書寫一般性文書、籍簿、私人書信、非經(jīng)典類書籍等“章”類題材的書體。甚至可以大膽地說,章草就是用來書寫一般性文章的字體。這與章草成熟后在東漢至魏晉時期盛行的事實是相符的。

      縱觀漢字書體的命名,以用途指稱書體的現(xiàn)象一直存在,如甲骨文可稱為“卜辭”,金文可稱為“商周銘文”。啟功先生在論及“秦書八體”時說:“按‘秦書八體’,以風格得名的有大小篆;以用途得名的,有刻符、摹印、署書、殳書、隸書?!盵3](21)由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章草之命名的確很有可能也來源于其書寫用途。由于章草較之隸書要帶有草意,就把這種用來書寫一般性文章的帶有草意“區(qū)別獨立”而又不同于今草的書體稱為章草。

      四、文體自覺對章草命名的影響

      《晉書》雖成書于初唐,但所載錄的與章草有關的書信卻作于南北朝時期。書體的使用主體是當時的文人墨客。那么,考察章草書體的命名,自然不能脫離使用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狀況。東漢末期戰(zhàn)亂頻仍,社會動蕩,漢武帝時所樹立的經(jīng)學受到嚴重沖擊。魏晉之后老莊盛行,玄學興起,人們開始更多地思考人的價值與人生痛苦。同時,人才選拔制度發(fā)生變化,兩漢以來的征辟、舉孝廉等選拔方式遭到了嚴重破壞,才能成為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陳寅恪先生在論及北魏前期的漢化問題時指出:“有一點可以注意,在南北朝初期,所謂勝流,不必以高官為唯一的標準,即寒士有才亦可目為勝流,非若南北朝后期魏孝文帝的品目門第勝流,專一官爵的高下為標準?!盵10](242)書寫文章成為了寒士向統(tǒng)治者展現(xiàn)才能改變命運的重要方式。曹丕的《典論·論文》稱:“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將文學與人的自身價值相關聯(lián) ,徹底打破了儒家傳統(tǒng)“三立”的禁錮,將文學從經(jīng)學附庸中解放出來,使之獲得獨立的地位。在這一社會大背景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蓬勃發(fā)展,流傳后世的作品數(shù)量很多,各種文體皆備,對文學本體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文人對文體的分類日益細化和精確,曹丕《典論· 論文》分為 8種 ,陸機《文賦》分為 10種 ,劉勰《文心雕龍》則將文體細分為 33種,最后蕭統(tǒng)《昭明文選》更分為 38種。文體分類的細化,既反映了這一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也標志著文學評論的成熟。

      文人進行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品評,必然要付諸筆墨,形成文字,所以文體的自覺與書體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正如臧克和先生所言:“文學有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體裁流別,但在當時,書體達到各體皆備,適應于不同的文體、不同的場合,與文體發(fā)展的關聯(lián)至為直接?!盵11](106,113)文人對書體的命名同樣也會受到這一時期社會思潮,特別是與之密切相關的文學品評理論的影響。

      《文心雕龍》是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著作,也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巨著,涉及“文體論”、“創(chuàng)作論”、“批評論”,體大慮周 ,對當時及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同時,《文心雕龍》中的相關論述對于我們理解和考察“章草”的命名也有重要意義?!段男牡颀垺ふ戮洹?“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糜,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盵12](570)這里對“章句”的論述意義重大,不僅闡明了作者關于章句的關系的認識,成為后世章句之學研究的發(fā)端,也是我們理解章草命名的重要啟發(fā)點。后世學者對“章”“句”二字理解存在一定分歧,我們這里僅從語言文字學角度對“章”字做一簡單的梳理?!罢隆弊纸鹞膹男翉娜?構字的本義是“彰明”、“使……明白顯著”,即表意的清晰明白。如《荀子·正名》:“章之以論,禁之以刑?!盵13](422)就是說通過“論”使之清晰明白,通過“刑”加以禁止。 許慎《說文解字》云:“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十,數(shù)之終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進一步解釋為:“章,樂竟為一章,歌所止為一章。”黃侃在其《文心雕龍札記》中闡述為:“言樂竟者,古但以章為施于聲音之名,而后世則泛以施之篇籍。”[14](128)在具體操作層面,黃侃解釋為:“結(jié)連兩字以上而成句,結(jié)連兩句以上而成章?!盵14](127)而呂思勉先生則更為清晰地表述為:“引而申之,則凡陳義已終,說事已具者,皆得謂之為章。”[15](7)即凡是敘事完備、表意完結(jié)者都可以稱為章,正如劉勰所言:“章總一義,須意窮而成體。”[12](570)也就是說,清楚地表達完結(jié)一個意思,就是“章”??偠灾?南北朝時期文學領域的“章”從其本義的“彰明”、“表意清晰明白”發(fā)展成以“表述文意的完結(jié)”為主要意義取向。

      如前文所述,對“章草”命名是為了與張芝所創(chuàng)“今草”相區(qū)分的。前引張懷 《書斷》告訴我們,章草與今草的最顯著區(qū)別,在于章草“字字區(qū)別”,而今草“上下牽連”。即章草的一字之內(nèi),筆畫間或有牽連纏綿,但它字字獨立,不像今草那樣字與字之間還有糾纏。也就是說,就單字而言,章草的每一個字都是與其他字相區(qū)別獨立的,都是運筆和表意的完結(jié),這與文學領域“章”的意義取向是一致的。南北朝時期文人墨客對章草的命名,顯然也是受到了當時文學自覺的影響。

      總之,從我們調(diào)查的章草實際使用情況來看,章草就是用來書寫一般性文書、籍簿、私人書信、非經(jīng)典類書籍等具有回互特點表意完結(jié)的“章”類題材的。字體本身所具有的“區(qū)別獨立”、“表意完結(jié)”的特點,與這一時期“章”字在文學領域的表“文意完結(jié)”的意義取向相吻合,這就使得文人墨客將“漢興”以來產(chǎn)生的草書命名為“章草”顯得十分自然了。

      [1]卓定謀:《章草考(序)》,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 ,1990年。

      [2]郭紹虞:《草體在字體演變上的關系 (下)》,《學術月刊》,1961年第 12期。

      [3]啟功:《古代字體論稿》,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9年。

      [4]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6年。

      [5]簡帛文獻語言研究課題組:《簡帛文獻語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6]崔自默:《章草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

      [7]《晉書(卷八十列傳第五十)》,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8]邢文:《“章”與“章草”:漢晉章草的再認識》 ,《民族藝術》,2012年第 3期。

      [9]王伯敏等:《書學集成》,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

      [10]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

      [11]臧克和:《書體發(fā)展與文體自覺》,《學術月刊》,2007年第 3期。

      [12]黃侃:《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13]《荀子》(新編諸子集成本),北京:中華書局 ,1988年。

      [14]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5]呂思勉:《文字學四種》,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猜你喜歡
      章草書體草書
      漢 蔡琰 草書我生帖
      中國書法(2023年3期)2023-08-23 13:02:08
      近現(xiàn)代章草觀念及其創(chuàng)作(上)
      中國書法(2023年3期)2023-08-23 05:08:38
      討源皇象 規(guī)模右軍 試論趙孟頫對章草的復興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4:00
      敦煌漢簡書體“重出江湖”
      清代碑學的最高成就:兩個人,四種書體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34
      談張耀山的簡章
      中華書畫家(2020年6期)2020-07-06 06:33:46
      康里巎巎草書謫龍說卷
      紫禁城(2020年2期)2020-05-25 08:02:12
      章草對聯(lián)
      海燕(2020年2期)2020-02-29 04:07:04
      《陽泉 草書賦》
      中華詩詞(2017年4期)2017-11-10 02:18:49
      漢代草葉紋鏡的銘文研究
      永年县| 白水县| 积石山| 靖安县| 苏尼特右旗| 新余市| 长宁区| 邢台县| 光山县| 恩平市| 怀远县| 婺源县| 原阳县| 牙克石市| 留坝县| 茂名市| 钟祥市| 乌拉特中旗| 湘西| 会泽县| 西平县| 孙吴县| 龙岩市| 子长县| 夹江县| 怀仁县| 温泉县| 荃湾区| 罗平县| 房山区| 双鸭山市| 陇西县| 灌南县| 小金县| 江华| 云阳县| 扎兰屯市| 龙里县| 罗田县| 汉寿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