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煒
郭老師:我們說話寫文章,要講究用詞。亂用詞語,可能就要鬧笑話了。據(jù)說民國時山東有個軍閥,一次去給大學生講話:“今天到會的人數(shù)十分茂盛。敝人實在很感冒。你們都是大學生,懂得七八國的英文,我不懂這些,今天真是鶴立雞群了。”
是不是用詞多就好呢?未必——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上次提及的習作《我的家》,其用詞量是比較大的——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殊途同歸、指手畫腳、來者不拒、呆若木雞、臭味相投、一團和氣、同室操戈、心狠手辣、五體投地、袖手旁觀、見義勇為。
讀來并不舒服。什么原因?
小鐘:他用詞不講究。我們用詞要注意準確。
郭老師:大家比較一下,“激烈”、“熱烈”、“猛烈”、“劇烈”、“強烈”五個詞的意思基本相同,都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但是在運用到具體的句子中就不同了。
小蓬:用在戰(zhàn)斗中,就說“激烈”,如“激烈戰(zhàn)斗”。用在情緒上,就說“熱烈”,如“熱烈歡迎”。用在性質(zhì)上,就說“猛烈”,如“藥性猛烈”。用在光照上,就說“強烈”,如“光線強烈”。用在體育運動上,就說“劇烈”,如“劇烈運動”。
郭老師:說得好。在選用同義詞或近義詞時,必須注意這些詞的細微差別。
在我們學過的詞語里,有些詞意義完全相同,如爸爸、父親;媽媽、母親;衣服、衣裳;玉米、苞谷等。還有些詞主要意義相同,但有種種細微差別,如優(yōu)秀、優(yōu)異;愛護、愛惜;保護、保衛(wèi)等。以上這些詞,我們叫它同義詞。同義詞在漢語詞匯中非常豐富,我們在作文或說話時,就要進行辨析,注意選擇,掌握好它們的細微差別,準確、恰當、靈活地運用,使文章表達得更貼切、更嚴密。
小川:看來,我們在用詞時要注意詞語的語意輕重之間的細微差異。
小鐘:對。有的詞意義相近,但語意的分量輕重不同,運用時就要注意選擇。
郭老師:如這倆句子:(1)蝴蝶在花叢中翱翔。(2)東風號萬噸巨輪,是我們自己制作的。
讀讀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當?shù)牡胤健?/p>
小蓬:“翱翔”一般用來形容雄鷹等鳥類在空中較有力的飛翔,用在蝴蝶身上,太重了。應改為“飛舞”等語意較輕且合適的詞。
小川:“制作”在這個句子里太輕了,與“巨輪”不相配,也不符合實際,應改為“制造”才恰當。
郭老師:說得好。關(guān)于詞語的選擇還有很多問題,咱們下次接著再聊吧。
方圓:正確用詞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個基本要求,我在家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常常遇到關(guān)于詞語運用的題。我覺得有的題目挺難的。
郭老師回復:葉圣陶在《語文隨筆》中提到語文學習的基本功,第一是識字寫字,第二即是用字用詞。我們要引導小學生盡量多地積累詞語,讓孩子真正理解了,領(lǐng)會了,盡可能地用過了,才有可能積淀為他們自己的東西。
安徽小記者團:老師曾要我們就新詞“仿佛”寫一句話。我覺得可以先在頭腦中復習一下“好像”一詞,然后,立刻就明白過來,能自然而然地把“好像”替換成“仿佛”。
郭老師回復:積累詞語就是為能在日后文章中或生活中去順暢地運用,所以我們才需要經(jīng)常溫故并力爭達到知新的目的,這樣才能使積累的詞語不被遺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