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高餐飲場所燃氣氣瓶安全水平,切實維護重點場所公共安全
山西省深化餐飲場所燃氣安全專項治理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常高才局長向全省質監(jiān)系統提出6項工作要求
5月8日,山西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化餐飲場所燃氣安全專項治理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省質監(jiān)局局長常高才在發(fā)言中就全省質監(jiān)系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6項工作要求。常高才局長強調,質監(jiān)系統要進一步緊張行動起來,對這次專項治理,態(tài)度要堅決,責任要到人,措施要嚴厲,工作要落實,隱患要消除,基礎要夯實,不斷提高餐飲場所燃氣氣瓶安全水平,切實維護重點場所公共安全。
常高才指出,近年來,全省質監(jiān)系統始終把特種設備尤其是燃氣氣瓶安全監(jiān)管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2012年11月2 3日壽陽燃氣事故發(fā)生后,全系統立即全面、深入組織開展了燃氣安全領域特種設備隱患專項整治工作,累計排查液化氣儲配站(含液化氣供應站點) 3 2 9家、加氣站7 5家和使用燃氣的飯店5000余家,督促整改各類安全隱患57 4 1項,全省燃氣領域特種設備安全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但是,目前餐飲場所燃氣氣瓶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有些問題隱患還比較突出,比如:燃氣氣瓶底數不清;一些城鄉(xiāng)結合部和農村存在非法灌裝、銷售瓶裝液化氣行為,甚至非法分罐倒氣;部分餐飲場所使用判廢、超期未檢和標記不符合規(guī)定的燃氣鋼瓶;少數氣瓶充裝和檢驗單位擅自違法修理、改造、翻新報廢氣瓶等等。
常高才局長要求,全系統要以此次專項治理為契機,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6項工作:一是準確掌握底數。要把燃氣氣瓶作為普查重點,按照“全面摸清底數、全面注冊登記、全面納入監(jiān)管”的原則,在真正掌握全省燃氣氣瓶準確底數的基礎上,對所有在用燃氣氣瓶及時進行定期檢驗,確保到期必檢、應檢全檢。二是提升檢驗能力。要合理規(guī)劃,加快進度,大力推動氣瓶檢驗機構建設。各地要根據本地氣瓶擁有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氣瓶檢驗機構,政府要在用地、資金、人員等方面予以保障。同時,鼓勵引導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參與投入,切實滿足氣瓶檢驗需要,確保應檢能檢。三是推行治本之策。各地要積極推廣晉城市采取的政府補貼回收報廢氣瓶,太原市采取的通過電子標簽、智能瓶閥信息化手段實現氣瓶動態(tài)監(jiān)管等有效舉措,從根本上杜絕氣瓶超期使用問題。同時,要進一步引導充裝企業(yè)走聯合、聯營、連鎖發(fā)展之路,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四是嚴厲打非治違。要結合正在開展的特種設備打非治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充裝、銷售瓶裝液化氣和分罐倒氣以及違法修理、改造、翻新報廢氣瓶等行為。對上述行為,一律按規(guī)定上限予以處罰,并對相關充裝、檢驗單位停產整頓;對經停產整頓后仍達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關停吊證;對觸犯刑律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五是強化使用監(jiān)管。要大力督促使用燃氣氣瓶的餐飲單位強化氣瓶安全使用意識,堅決杜絕使用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標記不符合規(guī)定和超期未檢、判廢氣瓶。要堅持嚴查快處,對存在上述問題的氣瓶,一經發(fā)現,立即移送專業(yè)檢驗機構依法處理,并依法追究充裝企業(yè)責任。六是全力做好配合。要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參與建立定期會商、信息共享、聯合執(zhí)法等工作機制,共同提高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