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錫良
我曾經(jīng)對這個問題有過一篇小文章來嘗試著回答過。這篇小文章叫《中國人說話的聲音為什么特別大?》,此篇小文是從美國杜威《我們怎樣思維》一書中得到啟示的。因為杜威說,如果一個民族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缺乏分析與講理的習慣,那么,一切的行為及權威只能靠大聲來保證,而且需要大聲才會有效果。也就是說,你在這樣的群體中生存,只能靠聲音洪亮,并且氣勢洶洶來顯示自己的力量。我想,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其實仍然顯示的是人的原始野性的一面。也就是進入現(xiàn)代人類文明,特別是人類智慧的程度遠遠不夠才會有的結果。
比如,非洲草原上,各種動物在爭斗的時候,都會把自己的嗓門提高,表現(xiàn)出極大的吼叫聲,以便壯威,嚇退對方。一個民族如果嗓門總是太大,而且嘈雜不安,是否仍然也有這種動物的原始根本特征在這里呢?這一切我只能做一種邏輯上的猜測,真正的結論要等到人類學家去實地考察,并且做實驗才可能會得到比較科學可靠的結論。
不過,我的這種猜測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要不然杜威就不會想到一個人邏輯思維能力的缺乏就會表現(xiàn)出靠大聲來壯膽取勝。想起著名學者黎鳴先生專門研究過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的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嚴重缺乏邏輯,而且分析問題的能力與習慣非常不足,以此來驗證應該還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中國人喜歡熱鬧,害怕寂寞,因此,才有過年過節(jié)鞭炮齊鳴、焰火四射的現(xiàn)象。連喝個酒也要把猜拳的喝令聲弄得震耳欲聾,仿佛不這樣,生活就沒有意義似的。
中國要先變成一個安靜的國家,安靜才會理性,安靜才會想出好辦法、好對策,安靜才能蓄積力量,涵養(yǎng)智慧,變通改革,開出新路。但是,外表的安靜一定是有內(nèi)心的靈魂的安寧與之相配才會有的。內(nèi)心里躁動不安,也肯定容易在外表上表現(xiàn)出來,而內(nèi)心靈魂的安寧才是一個社會變成安靜的根本原因。
從一個國家的安靜,這么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上,我們其實可以讀出它的深層次的精神內(nèi)核。不要以為讓一個浮躁的、嘈雜的國家變得安靜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國如果能夠在一百年之內(nèi)變得安靜,我以為,這已經(jīng)是巨大的成就了,那時就說明中國人已經(jīng)有了強大而充實的內(nèi)心世界。
一個國家的文明是取決于其國民的文明程度的。一個國家的安靜,也是取決于其國民的安寧程度的。我們嘈雜的噪音,許多時候來自精神的空虛與內(nèi)心的煩躁。因為我們害怕安靜,這樣更會暴露我們精神上的虛空。也會暴露出我們思維能力上的欠缺。同時,安靜還會更強烈地迫使我們?nèi)ッ鎸σ粋€十分殘酷的現(xiàn)實。這時,我又想起了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習慣了幾千年來的吃人文化及瞞與騙的生存方式。如果再加上嘈雜的噪音及浮躁的風氣,基本上就可以把這些因素聯(lián)系起做出一個判斷:這是一種精神文化上的缺陷,它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一個內(nèi)心真正強大的人,并不需要靠嘈雜的聲音向外界虛張聲勢,以顯示自己的存在。
(摘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