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駿濤
(湖北省京山縣婦幼保健院中醫(yī)兒科,京山431800)
中藥敷臍治療小兒腹瀉50例
黃駿濤
(湖北省京山縣婦幼保健院中醫(yī)兒科,京山431800)
目的 探討中藥敷臍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小兒腹瀉患兒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敷臍,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愈所需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均無出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結(jié)論采用中藥敷臍治療小兒腹瀉所需的療程短,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中藥;敷臍;治療;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又稱腹瀉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及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一組消化道綜合征,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1]。我院應用中藥敷臍治療50例腹瀉患兒,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腹瀉患兒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所有患兒均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及療效標準》,除外小兒急性細菌性痢疾。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0天~3歲,平均年齡(18.2±0.6)月,病程為2d~22d。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5天~4歲,平均年齡(24.5± 0.5)月,病程為3d~30d。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其他臨床資料方面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敷臍,中藥敷臍的成分為:丁香9g,肉桂9g,五倍子14g,白胡椒5g,石榴皮20g,芍藥20g,研成粉裝瓶;取適量的藥粉,用生姜汁調(diào)成糊狀,填與臍孔,用紗布覆蓋,固定好,再用繃帶圍繞臍部縛緊,以防脫落。敷12小時后觀察患兒腹瀉情況。一般12小時后腹瀉可停止,24小時后可痊愈,愈后再貼一天,以2天為一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治療48小時內(nèi)觀察患兒大便的次數(shù)及性狀,顯效為治療12小時內(nèi)患兒腹瀉癥狀消失;有效為12~48小時內(nèi)患兒腹瀉癥狀消失;無效為48小時后患兒腹瀉癥狀沒有緩解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來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兒治愈時間比較觀察組平均治療時間為(19.1±3.2)h,對照組平均治療時間為(37.2±6.4)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愈時間比較(n)
小兒腹瀉是一種常見疾病,風寒、濕熱、傷食、脾腎陽虛等原因引起的腹瀉最常見,常伴有惡心、嘔吐、腹脹、沒有食欲等癥狀[2]?,F(xiàn)在臨床常采用口服藥或者注射法治療,由于小兒消化功能差,口服藥很難吸收,藥性不能充分的發(fā)揮作用;注射法對患兒的刺激性大,易引起患兒劇烈哭鬧,此方法很難得到小兒的配合。
中醫(yī)學“內(nèi)病外用,殊途同歸”的理論,中藥敷臍治療小兒腹瀉,其能增加小兒的依從性,且此方法簡便易行,臨床療效顯著。臍又稱臍中,稱“神闕”,是人體中唯一可以看得見摸得到的穴位,內(nèi)連十二經(jīng)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肉筋脈,因此在臍部給藥可以使全身經(jīng)絡疏通,氣血通暢,達到治療的效果[3]。同時,臍部的腹壁是最薄的地方,皮下無脂肪,但含有豐富的血管,血運豐富,因此在臍部給藥有利于藥物的滲透、吸收,經(jīng)血液到達五臟六腑,迅速發(fā)揮藥性,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文研究中藥敷臍治療患兒腹瀉,中藥成分中五倍子能澀腸止瀉,石榴皮可以健脾,丁香能止瀉,可引藥物到達病處,所以五倍子與石榴皮、丁香、生姜相配,有溫運脾陽,可很好地治療脾虛所致的腹瀉。肉桂能散寒止痛,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胡椒性溫熱,善于溫中散寒。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愈所需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均無出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中藥敷臍治療小兒腹瀉,所需療程短,臨床效果顯著,無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袁修銀,王海珠.西米替丁治療秋季腹瀉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7(5):543-544.
[2]唐慧娟.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小兒慢性腹瀉118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1):51-52.
[3]王秀英,馬玉俠,衣華強,等.臍療防治疾病的臨床療效評價和機制研究概述[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33(3):184-18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3.066
:1672-2779(2013)-23-0085-01
楊 杰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