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燕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老年科,江蘇昆山 215300)
食物模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中的應用
翁曉燕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老年科,江蘇昆山 215300)
目的:探討食物模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糖尿病飲食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采用食物模型進行飲食指導。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飲食的依從性和血糖水平。結(jié)果: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飲食依從性均比較低,血糖控制也不夠理想。干預后兩組患者的飲食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情況均較干預前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干預后飲食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情況均明顯好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利用食物模型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有利于老年患者簡單、直觀的掌握糖尿病飲食控制的原則與方法,更好的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老年糖尿病;食物模型;飲食控制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老齡化,老年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生性疾病,科學合理的飲食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石,對控制血糖至關(guān)重要。有文獻報道,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30%只需要單純的營養(yǎng)干預即可控制[1]。目前,糖尿病飲食指導已經(jīng)日趨成熟與完善,但如何讓老年糖尿病患者簡單有效的理解并掌握糖尿病飲食控制的原則和方法,并積極地應用于日常生活中顯得至關(guān)重要。為探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效果的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9月-2012年10月,對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食物模型進行飲食指導,提高了糖尿病患者飲食的依從性,有效的控制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1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病種相對單一、病情相對穩(wěn)定,無明顯認知功能障礙、征求并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67.5歲、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67.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病情、治療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育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飲食指導方法,由醫(yī)護人員和營養(yǎng)師通過口頭、書面、圖片、幻燈等形式為患者進行全面的糖尿病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的體重、體型、活動強度等,指導患者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蔬菜、水果、奶類的攝入量及計算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將食物模型搬進課堂和病房,讓患者近距離的觀看每份食物的大小,親自感受每份食物的具體份量,在聽覺、視覺、觸覺同步比較,更直觀形象,印象更深刻。兩組均觀察2個月。
1.2.2 調(diào)查方法: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分別填寫飲食依從性調(diào)查表,監(jiān)測飲食指導前后的血糖情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兩小時血糖(2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的水平,比較患者干預前、后糖尿病飲食依從性及血糖變化情況。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預前、后糖尿病飲食依從性及血糖監(jiān)測情況見附表: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飲食依從性均比較低,血糖控制也不夠理想,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飲食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情況均較干預前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干預后飲食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情況均明顯好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兩組老年患者干預前、后飲食依從性和血糖的變化(±s,n=40)
附表 兩組老年患者干預前、后飲食依從性和血糖的變化(±s,n=40)
觀察組 對照組干預前 7.10±1.20 7.18±1.02 FPG(mmol/L) 干預后 6.40±0.87 6.98±1.24 P <0.05 >0.05干預前 9.00±1.91 9.13±1.89 2hPG(mmol/L) 干預后 7.90±1.35 8.80±1.43 P <0.05 >0.05干預前 8.45±1.16 8.36±1.20 HbAlc(%) 干預后 6.31±1.02 6.75±1.16 P <0.05 <0.05干預前 12 13飲食依從性(例) 干預后 35 28 P <0.05 <0.05
3.1 科學的飲食指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至關(guān)重要 飲食教育是糖尿病患者獲得營養(yǎng)學知識最經(jīng)濟、最直接的途徑,也是糖尿病治療的一項基本措施[2]。飲食控制狀況直接影響糖尿病治療的效果,良好的飲食控制可以減輕胰島負擔,有利于胰島功能的恢復,從而起到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作用,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降低醫(yī)療費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老年患者知識面相對狹窄、信息來源較少,且認知功能下降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個不容忽視的醫(yī)學和社會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記憶、思維等能力的變化,患者普遍有記憶力下降、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等表現(xiàn)[4]。眾多原因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及理解新理論、新知識的能力較低,糖尿病飲食指導的成效較差。因此,采用科學的方法讓老年糖尿病患者簡單有效的掌握飲食控制的原則及方法,并應用于日常飲食中顯得至關(guān)重要。
3.2 不同飲食指導方式對指導效果的影響 常規(guī)飲食教育方法,由醫(yī)護人員及營養(yǎng)師通過口頭、書面、圖片、幻燈等形式為患者進行全面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的體重、體型、活動強度等,指導患者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蔬菜、水果、奶類的攝入量及計算方法,根據(jù)食物交換份的知識計算自己每天所需主副食的攝入量。食物交換份是目前推薦應用的糖尿病飲食計算方法,同類食品可隨意交換,但單純的食物交換份理論教育比較抽象,比如患者對25g米飯、100g魚有多大體積,4g鹽、10g油是多少,產(chǎn)生90千卡熱量的各種食物各是多少,缺乏具體量化指標的真實感受,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5]。將仿真食物模型應用于糖尿病飲食指導中,讓老年患者更具體、直觀地了解每份食物的大小及份量,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印象更深刻、更易于接受,從而得到更明顯的效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食物模型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與常規(guī)教育方式相比,有利于老年患者直觀形象的掌握飲食控制的原則與方法,從而提高患者飲食控制的依從性,進而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韓俏英,梁繼娟,李蕾.飲食控制和運動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康復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9,8(5):27-30.
[2]張香芝.以食物交換份的飲食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36):317-318.
[3]劉建琴,劉道平,陸秀華,等.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與疾病直接醫(yī)療費用關(guān)系的調(diào)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9):524-526.
[4]趙宏.老年糖尿病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guān)性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18):99-100.
[5]原春青,白文艷,張小敏,等.應用食物交換份聯(lián)合仿真食物模型進行糖尿病飲食教育的效果評價[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2,23(8):955-957.
R587.1
A
1004-6879(2013)06-0482-03
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