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林
(貴州省黔西縣中心醫(yī)院,黔西551500)
柴胡疏肝散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療效觀察
張 林
(貴州省黔西縣中心醫(yī)院,黔西551500)
目的 觀察柴胡疏肝散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患者隨機分組,治療組30例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療,對照組30例采用東寶肝泰片治療。療程3月。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療效及血清學指標的變化情況。結(jié)果 臨床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93.3%,對照組為86.7%,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血脂及肝功能指標:兩組間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采用柴胡舒肝散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確切。
柴胡疏肝散;非酒精性脂肪肝;痞滿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nèi)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該病可直接導致失代償期肝硬化外,還可以影響其他慢性肝病的進展,并參與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1]。我科以柴胡舒肝散加減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在我科治療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最大65歲,最小37歲,平均年齡(44.3±5.7)歲;病程0.5~10年;按照B超分級:重度3例,中度10例,輕度17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最大64歲,最小36歲,平均年齡(45.2±5.1)歲;病程0.5~12年;按照B超分級:重度4例,中度12例,輕度14例。兩組在病情程度、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具有可比性(P>0.05)。
1.2入組標準診斷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斷標準》[2];②年齡:18~65歲;排除標準:①病毒性肝炎、全胃腸外營養(yǎng)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性疾病患者;②合并嚴重疾病者。
1.3方法治療組采用柴胡舒肝散加減:柴胡12g,陳皮9g,川芎9g,香附9g,枳殼9g,白芍6g,甘草6g。濕熱內(nèi)蘊證:去香附、川芎,加決明子9g,赤芍9g,梔子6g;脾氣虛:加白術(shù)9g,黃芪6g;陰虛者:改白芍為赤芍6g,當歸6g;水煎服,日2次。對照組:東寶肝泰片3片/次,3次/d。療程:3個月。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停止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按照醫(yī)囑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以及適當?shù)墓?jié)食,積極控制血糖、血壓等。
1.4療效觀察
1.4.1療效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及隨訪觀察癥狀、體征、肝臟B超,血脂(TC、TG、LDL-C、HDL-C)和肝功能(ALT、AST)的變化。
1.4.2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相關(guān)療效評價標準。
1.5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2.1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結(jié)束后,治療組痊愈11例,
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對照組痊愈8例,顯效11例,有效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7%,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的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的比較
組別TC治療前治療后TG治療前治療后LDL-C治療前治療后HDL-C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6.63±0.98 5.12±0.57 2.57±1.14 1.35±0.47 3.76±0.34 3.10±0.27 1.09±0.31 1.67±0.24對照組6.67±0.79 5.34±0.61 2.61±0.93 1.76±0.79 3.69±0.42 3.31±0.21 1.12±0.26 1.34±0.28
2.2血脂指標比較治療結(jié)束后,兩組血脂結(jié)果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血清肝功能指標比較治療結(jié)束后,兩組血脂結(jié)果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的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的比較
組別ALT治療前治療后AST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91.34±21.68 44.75±14.69 80.97±20.19 43.96±14.82對照組89.78±20.88 56.41±20.57 81.07±25.41 61.68±22.24
非酒精性脂肪肝屬于中醫(yī)“痰濁”、“痞滿”等病。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書》,有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效。方中柴胡能疏肝解郁,和解透邪;香附、川芎疏肝行氣;白芍養(yǎng)血柔肝;陳皮、枳殼、甘草理氣和中,共奏行氣疏肝之功。
綜上所述,采用柴胡舒肝散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確切,臨床使用時,應當建議患者積極配合體育鍛煉和節(jié)食,以防復發(fā)。
[1]劉淼,孫九光.中醫(yī)藥治療脂肪肝的臨床及實驗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yī),2007,29(3):269-272.
[2]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斷標準[S].中華肝臟病雜志,2003,11(2):71.
[3]何樹茂.柴胡疏肝散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機理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8.061
1672-2779(2013)-08-0090-02
韓世輝
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