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磊,馬慧梅,余良才 (新疆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第四附屬醫(yī)院耳鼻喉科,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會厭囊腫是喉科常見病,臨床表現(xiàn)為咽異感癥或梗阻感。我科在70°鼻內鏡下用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加揭蓋術治療30例會厭囊腫,現(xiàn)將治療體會和經(jīng)驗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會厭囊腫患者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齡46歲,病程1個月~2年,首次發(fā)病28例,復發(fā)2例。病史中有咽異物感、梗阻感的24例,無癥狀偶行喉鏡檢查時發(fā)現(xiàn)2例,因胃部燒灼感行胃鏡檢查時發(fā)現(xiàn)2例。??茩z查:囊腫位于會厭舌面22例,位于會厭谷4例,位于杓會厭皺襞4例。囊腫呈球形或半球形,廣基或帶蒂、表面光滑、呈灰黃色或灰白色,少數(shù)表面可見小血管縱橫分布,囊腫直徑為0.5~1.2 cm。
1.2 方法:手術器械包括70°鼻內鏡、德國塞隆第三代全自動控制單針低溫雙極等離子射頻消融機、左、右彎的鼻黏膜剪、喉息肉鉗。所有患者取坐位,1%丁卡因液噴霧咽喉部及會厭舌面,5 min/次,共3次,量不超過5 m l。患者自行拉伸舌體,術者在70°鼻內鏡監(jiān)視系統(tǒng)直觀下,左手持喉息肉鉗輕輕夾住囊壁,右手持弧形射頻消融刀頭,功率9 W,于囊腫與正常組織交界處刺穿囊壁并沿周圍選取多點射頻消融,有時會有黏液性分泌物或豆渣樣物排出,每點間隔約0.5 cm,治療3~5 s至射頻處囊壁變白為止,以減少術中出血。持左彎或右彎鼻黏膜剪沿射頻燒灼處行囊腫揭蓋術,盡量將囊壁完全切除,最后再用射頻處理創(chuàng)面,達到止血與消除殘留囊壁的目的。
30例術后病理均證實為囊腫,術后第1天觀察有局部腫脹,術后2~3 d有白色偽膜形成,1周左右偽膜脫落,會厭囊腫消失,治療部位黏膜光滑、平坦。29例患者咽異物感或梗阻感消失,1例患者咽異物感無減輕。行胃鏡示:Barrett食管,手術治療后咽異物感消失。所有患者隨訪6個月~1年,沒有病例復發(fā)。
會厭的黏液腺管阻塞黏液潴留導致會厭囊腫發(fā)生,會厭在咽喉食道中所處的位置和作用非常重要,有著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血管處有豐富神經(jīng),敏感度非常高,手術時對會厭處會產(chǎn)生強烈刺激,嚴重者會發(fā)生喉痙攣、喉水腫,對患者的生命和身體健康有著重大的不良影響,較大囊腫破裂出血或感染會導致窒息。手術不必切除全部囊壁,囊腫造袋術(揭蓋術)是黏液囊腫的有效治療方法,剩余的囊壁可逐漸上皮化[1]。
低溫雙極等離子射頻消融是現(xiàn)階段治療鼾癥和耳鼻喉科的一種微創(chuàng)新技術,一方面采用先進的雙極技術,電場僅存在于電極間,能夠保證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射頻能量可使針頭和組織間的電解質液形成了等離子體薄層,最終可使蛋白凝固壞死,細胞和組織間產(chǎn)生嚴重脫水,壞死組織吸收后經(jīng)由纖維組織修復,產(chǎn)生瘢痕收縮,進而病灶萎縮硬化,壞死脫落[2]。另外由于電熱效應可加速完成對血管的收縮凝固作用,從而達到無血或微血的目的。
本組30例會厭囊腫均通過射頻加揭蓋加射頻切除,總結有如下優(yōu)點:①術前應用射頻可減少揭蓋時的出血,做到視野清晰、縮短手術時間,而揭蓋后再次給予射頻可充分止血且破壞囊腫部黏液腺,從根上防止復發(fā);②圖像清晰,可保存,便于調閱病歷資料;③手術時間短、術后反應輕、患者痛苦小、恢復快、醫(yī)療費用少,尤其是合并有頸椎病、肥胖、頸粗短亦可以采取此方法治療,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治療中的注意事項:①麻醉要充分,否則暴露困難;②術前肌內注射阿托品,防止術中唾液過多導致無法射頻;③成人丁卡因總量不能超過60 mg;④治療時間和輸出功率應以囊腫的大小而定,一般以組織顏色變?yōu)槿榘咨?、囊腫體積變小為限。
[1] 殷澤登,歐小毅,黎萬榮,等.鼻竇黏液囊腫造袋術的組織病理學基礎[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04,10(5):297.
[2] 丁海洋,劉 俊.等離子射頻消融術在鼻腔手術中的聯(lián)合應用[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19(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