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洋,郭 偉
(《中國機械工程》雜志社,湖北 武漢 430068)
著錄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分析及其解決方法
張 洋,郭 偉
(《中國機械工程》雜志社,湖北 武漢 430068)
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編輯過程中遇到的文中參考文獻引用不規(guī)范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不規(guī)范、不完整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首先,在初次審讀時向論文作者指出文中參考文獻過度引用、欠引用、實效性差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不規(guī)范問題;然后,在后續(xù)審讀過程中,核對文中參考文獻和文后著錄的順序和數(shù)量是否對應,并通過查詢國內外主流數(shù)據庫的方式來核對參考文獻的真實性,將不完整的著錄格式補充完整。
參考文獻真實性;著錄不規(guī)范;科技論文
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引用的有關資料。文后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論、觀點、方法、數(shù)據的來源,是反映論文真實性的科學依據,同時也表明了科研工作的繼承性和相關性,體現(xiàn)了作者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和對知識產權的維護[1]。因此,保證參考文獻著錄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規(guī)范性成為論文編校工作的組成部分。不少學者從參考文獻的作用出發(fā),針對參考文獻引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范性的研究[2-8]。但這些研究大多針對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規(guī)范化的問題,針對保證參考文獻真實性的研究還不多。因此,筆者從自己的工作出發(fā),介紹了一些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體現(xiàn)在:①提供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②有利于情報研究和文獻計量學研究;③區(qū)別論文作者成果與他人成果;④便于文獻檢索;⑤節(jié)省文章篇幅;⑥具有網絡鏈接功能[9]。參考文獻的這些作用使得對參考文獻的處理成為編輯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常常耗費編輯不少精力與時間。
參考文獻的引用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問題有缺乏準確性、故意漏引或多引、過分自引、著錄欠規(guī)范[10]。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比較復雜,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造成的問題多是參考文獻故意漏引或多引、過分自引。研究工作是論文素材的來源,是論文撰寫的基礎。當研究成果不夠豐富和厚實,卻因為各種原因而要撰寫論文時,作者常常會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來拼湊一篇論文:①把他人的論文不加引用地放入自己的論文,將其作為自己的研究成果;②為顯示論文水平,大量引用與論文內容關聯(lián)不大的著名學者著作;③作者為提高自己已發(fā)表論文的引用頻次,不加選擇地引用已刊出論文;④為達到論文的刊出要求(有些刊物對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數(shù)量有要求),隨意列入一些參考文獻應付。
客觀原因造成的問題多是參考文獻缺乏準確性和著錄欠規(guī)范。閱讀文獻是科研工作者日常的工作之一,但科研工作者閱讀的習慣是泛讀多、精讀少,很少有意識地去整理已閱讀的文獻,記錄下文獻完整的信息。除此之外,有不少論文的執(zhí)筆者是研究生,他們投稿的時候還在學校,可以方便地查詢參考文獻,等到論文需要在刊出前修改的時候,他們多半已經工作。由于在論文撰寫時沒有注意整理參考文獻,而工作單位又不具備再次查詢文獻的條件,因此他們無法按照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規(guī)范將其補充完整。與經過系統(tǒng)規(guī)范培訓的編輯不同,論文作者一般不了解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完整、規(guī)范的重要性,他們往往在著錄參考文獻的時候只求有著錄,而不關注著錄是否完整規(guī)范。
論文的編校是一個由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的過程。參考文獻及其著錄格式的處理作為編校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樣應按照逐步細化的流程來進行。
2.1 審稿中參考文獻著錄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2.1.1 審稿中參考文獻著錄存在的問題 論文初審時,編輯應通讀全文,找出參考文獻引用中的問題。該階段論文參考文獻著錄的主要問題表現(xiàn)為以下4個方面。
1)參考文獻過分引用。論文是給特定專業(yè)領域學者閱讀的,他們對自己專業(yè)領域內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基礎很了解,熟悉那些常用的方法和技術。作者把這些專業(yè)領域中所熟知的知識單獨給出說明,并提供參考文獻就顯得有些冗余,減少了論文單位文字中的信息量含量。另一種情況是,作者引用與論文所述內容關聯(lián)不大的參考文獻,僅僅為了達到所投稿期刊對參考文獻數(shù)量的要求而拼湊參考文獻。
2)參考文獻欠引用。作者來稿中有時會有作者明確指出某位學者做了哪些研究,得到了什么樣的結果,但沒有給出參考文獻的情況。這種實際上引用了參考文獻卻沒有給出著錄,會降低對應說明的可信度。由于沒有相應的參考文獻來證明,讀者會對作者表述的真實性產生疑慮,甚至會有作者是否抄襲的困惑。
3)參考文獻過于陳舊。最新的參考文獻不僅反應了當前其所在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還濾除了過去研究中的一些不好的方法和錯誤結論,具有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時效性。一般來說,從作者投稿時間起,10年之內的參考文獻的時效性是比較好的。10年之前的文獻,要么因為其所述內容非常重要,常被引用而成為該領域所熟知的知識;要么因為其所述內容不全面、不正確,被其他文獻所完善。
4)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不規(guī)范、不完整。當前,論文投稿時執(zhí)筆的一部分是在校的研究生或畢業(yè)后剛投入工作的研究生。他們的論文寫作經驗不豐富,不是很了解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國家標準,即使想把參考文獻按照國標的要求規(guī)范化處理,也由于沒有范本而難以做到。
2.1.2 審稿中參考文獻著錄問題的解決方法 ①前述的情況1)~3)屬于參考文獻引用不當?shù)膯栴},編輯在通讀時可以向作者一一指明,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如建議作者刪除那些過度引用的文獻,補充欠引用的參考文獻,用最新的參考文獻去替換那些時效性不強的文獻。②針對前述的情況4),編輯可以根據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的要求,將各種類型的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的說明及示例整理成一個文檔,在將論文返回給作者修改的時候一并附上,給作者提供一個修改的范例,讓作者有的放矢地去修改。
2.2 編校中參考文獻著錄存在的問題及解放方法
2.2.1 編校中參考文獻著錄存在的問題 經過初審,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數(shù)量會有一定的變化,參考文獻在文中引用的順序可能也會有一些變化,但所引用的參考文獻基本確定。這一階段參考文獻著錄中容易出現(xiàn)兩個問題:一是文中參考文獻的內容和編號與文后著錄的參考文獻不一致。作者根據論文初次審讀意見調整參考文獻時,參考文獻變動大,作者在調整之后,往往沒有重新仔細整理參考文獻,易出現(xiàn)文中的參考文獻沒有按照其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正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與文后對應編號的參考文獻的內容不一致、文中出現(xiàn)的參考文獻數(shù)量與文后列出的參考文獻的數(shù)量不一致。二是文后參考文獻著錄不規(guī)范、不完整。即使編輯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國標規(guī)范與示例給了作者,作者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給出完整的著錄格式。
2.2.2 編校中參考文獻著錄問題的解決方法 上述兩個問題中的第一個比較容易解決,編輯在審讀的過程中將文中、文后的參考文獻對應起來審讀就容易解決。第二個問題需要根據參考文獻的類型分開處理。參考文獻可分為中文文獻和英文文獻,這兩大類文獻按照文獻的類型(標識符)可以分為期刊、圖書、標準、會議文獻、報告等形式。下面針對各種類型的參考文獻逐一給出說明。中國知網、萬方數(shù)據、維普網作為國內主要的文獻數(shù)據平臺,可提供查詢的中文文獻類型包括:學術期刊、博士學位論文、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工具書、重要會議論文、年鑒、專著、報紙、專利、標準、科技成果、知識元、商業(yè)評論數(shù)據庫、古籍等。進入文獻數(shù)據平臺后,輸入參考文獻的標題或作者就可以得到文獻的詳細資料。中國國家圖書館是國內最大的書籍收藏單位,其官方網站(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可以提供中文書籍和國內出版單位出版的外文書籍的查詢。編輯進入國家圖書館的官網http://www.nlc.gov.cn/后,在首頁輸入需要查詢的書名就可以查詢到其完整信息。外文文獻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英文文獻,下面就以英文文獻為例來說明。查詢英文圖書最好的網站是亞馬遜(www. amazon.com)。在網站首頁,選擇需要尋找的類型為圖書(book)后,輸入書名就可以得到相關的查詢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書名可能有不同作者寫作的圖書,同一作者所寫的圖書也會有版本的差別。在得到的查詢結果里面,編輯需要根據作者列出的圖書其他信息從檢測結果中找到對應的圖書。點開對應圖書頁面后,在圖書詳情(prod?uct details)欄里面可以找到出版者(publisher)及其出版時間。圖書之外的參考文獻可以用國外權威的文獻數(shù)據庫,如Springer、Elsevier的www.sci?encedirect.com、IEEE的ieexplore、SAE的http://pa?pers.sae.org/,這些網站都可以根據作者提供的參考文獻的不完全信息查詢得到完整信息,編輯再根據國家標準的要求將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補充完整。
通過上述方法來補充參考文獻的詳細信息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著錄中遺漏的內容,還可以找到虛假著錄的參考文獻,從而將其剔除,保證參考文獻的真實性。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編輯與作者的聯(lián)系變得更加方便,編輯和作者基本上在第一時間就能夠收到對方處理后的稿件,正文部分編校所花費的時間大大縮短。與此同時,以前耗時很多甚至是無法做到的參考文獻的一一核對也成為可能。筆者在日常工作中采用上述方法,提高了參考文獻著錄的完整性、規(guī)范性和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周田惠.科技期刊論文參考文獻的作用及著錄要求[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2):106-107.
[2]文榕生.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比較研究:商榷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之二[J].河北科技圖苑,2004,17(6):31-36.
[3]吳秀清,佘建華.參考文獻在科技論文中的作用和著錄中存在的問題[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6,24(5):86-87.
[4]張淑敏.科技期刊中參考文獻的作用及規(guī)范[J].內蒙古環(huán)境科學,2008,20(4):102-104.
[5]李超.談談科技期刊中參考文獻的幾點作用[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6(4):368-370.
[6] 馬智峰.參考文獻的引用及影響引用的因素分析[J].編輯學報,2009,21(1):23-25.
[7]方秀菊.對參考文獻作用及規(guī)范化著錄的探討[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03,15(4):250-254.
[8]嵇麗,宋恩梅,邱均平.關于網絡文獻的引用和著錄問題的探討[J].情報科學,2002,20(1):96-99.
[9]孫峰,溫茂森.科技論文參考文獻的作用及引用中存在的問題[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3):92-95.
[10]林琳,劉祥娥,左小青,等.參考文獻的著錄應維護其真實性[J].現(xiàn)代情報,2006(5):8-9.
(責任編輯:曾 婷)
G232
:A
:1673-0143(2013)04-0150-03
2013-07-03
中國科協(xié)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
張 洋(1979—),男,編輯,碩士,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編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