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BBC新聞》(BBC NEWS)2012-06-27報道,最新醫(yī)學實驗發(fā)現(xiàn),長時間禁食后,研究對象偏愛選擇高卡路里、淀粉類食物,而不是較為營養(yǎng)的蔬菜,得到肥胖癥風險因此而提高。
美國加州醫(yī)學雜志《內科醫(y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刊登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Omaha)葛瑞森史萬森營養(yǎng)中心(Gretchen Swanson Center for Nutrition)研究人員的實驗報告指出,經過長達18h的禁食后,75%的研究對象一旦可以用餐時,都會先從淀粉類或蛋白質食物開始吃,例如薯條或雞肉,而不是先選蔬菜吃。
相反的,沒有禁食的研究對象,開始用餐時則大多數(shù)會選擇先吃蔬菜。
研究結果也發(fā)現(xiàn),在就餐的時間里,研究對象吃下最多的卡路里數(shù)量就是來自于最先選擇食用的食物。
主持這項實驗的研究人員亞羅克(Amy Yaroch)、畢納德(Courtney Pinard)指出,這個結果或許能解釋為何某些具有“食物不安全感”心態(tài),或者常常擔心家里有糧食短缺問題的民眾,反而得到肥胖癥的風險比其它人還要高。
亞羅克與畢納德在研究結論中也寫道,對食物充滿不安全感的民眾,通常挨餓的時間較長,導致他們更容易過度地吃下大量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