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16.4萬億(美元)!這個讓美國人糾結的數(shù)字,不僅是目前美國龐大的債務額度,也是債務上限額度,而圍繞它的一系列爭論實在令人頭疼不已。
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華爾街。從去年年底開始,策略分析師們在對投資人表達了2013年美股市場走勢樂觀的態(tài)度后,同樣不忘提醒投資人一句:小心國會山(Capitol Hill,即美國國會的辦公大樓)里的不確定性。
上周,除開馬丁·路德·金日和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的消息,美國眾議院表決了一項在5月19日之前暫停執(zhí)行債務上限的法案最為引人注目。
由于此前美國財政部所謂的臨時資金措施實際上維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如果不及時提高美國債務上限或者暫停執(zhí)行,美國出現(xiàn)違約或者政府關門這種聽上去有點天方夜譚的局面還真有可能會發(fā)生。
美國兩黨肯定沒人愿意背上讓“美國違約”的歷史罵名。因此,共和黨控制下的眾議院將上述法案通過的關鍵時點又巧妙地往后拖延了4個月。
5月19日會發(fā)生什么?這將取決于目前至5月19日期間所發(fā)生的情況。從已經見諸報端的分析來看,在接下來的4個月內,美國國會和政府有一定希望達成一項晦澀難懂的、長期的減赤計劃。
但是,從美國參議院2009年以來尚未通過一項預算決議的歷史來看,此過程也許會比較曲折。在這個期間還會有數(shù)個觸發(fā)點將促使上述協(xié)議達成,比如包括原定于3月初啟動但延遲的政府自動減支,以及為多項政府運作提供資金的法案將在3月底到期廢止。
這次美國眾議院甚至在法案中規(guī)定了一條頗有壓力的條款,即要求若美國國會議員不通過預算案就不向其支付薪水,或許能夠為美國兩黨達成一項更為實質性的減赤計劃奠定基礎。
美國債務上限爭議背后肯定涉及到不少的政治博弈。坦白說,略去這些晦澀難懂的部分,實際上投資者需要了解的核心要義就是,假如美國有還不上債務的預期,債市會亂成一團,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國債收益率上升,也就是所謂的無風險利率上漲。估計大多數(shù)的投資者都會知道這對股市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當然,上面的這種判斷同樣有可能是投資者在自己嚇唬自己。巴菲特就認為美國政府的赤字問題根本不叫事兒,上周他在接受CBS的采訪時說,“現(xiàn)在美國債務相對于GDP的比率低于二戰(zhàn)結束之時,我們要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債務問題?!?/p>
巴菲特也贊成赤字應該穩(wěn)定下來,但是他認為16.4萬億美元的債務本身并不是問題,而且巴菲特對美國國會能夠解決此事持樂觀態(tài)度,他還說了句“美國做對的事總比華盛頓犯下的錯多”。
既然這個市場中最有智慧和經驗的人都這么說了,你想偷偷懶,也可以選擇相信債務問題沒有什么值得擔心的。
從市場情況來看,美股也是依然故我,延續(xù)著上漲的態(tài)勢,標普500指數(shù)甚至突破了1500點,這是2007年以來的首次。
真正的問題恐怕還是會來自業(yè)績。比如蘋果公司(AAPL)上周三公布的第一財季令人失望,利潤僅僅小幅增加0.1%,該公司股價的下挫幅度超過10%,而且明顯拖累了納斯達克指數(shù)。
盡管蘋果旗下產品銷量刷新紀錄,但是第一財季實現(xiàn)的利潤為130.8億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130.6億美元,公司毛利率也從44.7%收窄至38.6%。
因為蘋果沒能再次上演投資者所希望看到的快速增長,所以,蘋果股價的上升軌跡已經不再。然而,這對于美股而言是個例還是有所預示,或許才是華爾街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