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江,時 磊
(1.中國地質科學院 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803;2.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85)
土壤鹽漬化問題在中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非常突出,土壤鹽漬化主要表現為離子毒害和滲透脅迫,因此,為了及時有效判定當地土壤鹽漬化程度及其危害,必須確定土壤溶液濃度。目前測定土壤溶液濃度的方法較多[1],直接測定的代表方法是利用電磁波原理的測定儀器TDR和HYDRA等,以其自動化、數據連續(xù)等優(yōu)勢發(fā)展迅速[2-4],但這些儀器價格昂貴且測定深度十分有限,不適合面上或區(qū)域尺度應用;間接法的代表是土壤電導率間接表征土壤中可溶鹽含量[5],土壤電導率通常用 EC1∶5(采用每1g土加水5g的辦法配制土壤與水的比例為1∶5的土樣,然后測定1∶5的土水比的土樣浸提液電導率值[6])表示,但這種方法的結果并不是土壤溶液濃度[7-8]。
國際上通常用飽和土壤溶液電導率ECe(即土壤達到飽和點時的土壤溶液電導率)表征土壤鹽分,常用的作物耐鹽閾值也是ECe[9],但是ECe與土壤溶液濃度一樣,很難直接觀測得到[10]。本研究以南疆地區(qū)砂壤土為對象開展田間試驗,研究EC1∶5與土壤總鹽(TS)、土壤溶液濃度(C)及飽和土壤溶液電導率(ECe)的關系,力求找到一種在野外快速簡便確定土壤水溶液濃度的方法。
試驗于新疆自治區(qū)巴州國家重點灌溉試驗站進行。試驗區(qū)屬干旱內陸地區(qū),降水稀少,蒸發(fā)強烈,年均降水量53.3~62.7mm,蒸發(fā)量為2273 ~2788 mm。當地年平均氣溫11.48℃,最低氣溫-30.9℃,最高42.2℃。試驗地土質以壤質砂土和砂質壤土為主,0—50cm主要為壤質砂土,50—120cm為砂質壤土,容重為1.43~1.74g/cm3。
在8個試驗小區(qū)分別以不同灌水定額進行微咸水灌溉,灌水過程中共取樣品9次,取樣深度為120 cm,間距為10cm,共864組樣品。并在其中2個小區(qū)的0—120cm深度安裝負壓計和土壤水提取器。為防止灌溉水濃度引起誤差,在灌溉結束1d后,土壤某深度達到飽和含水率時,立即提取土壤水溶液,共得到45組水樣可供測定濃度和電導率。
采用1∶5土水浸提液測定土樣電導率。將測得含水量后的烘干土樣磨碎過1mm篩后,稱取18g土加90ml純凈水配成溶液,靜置12h后采用DDS-307電導儀測量溶液電導率EC1∶5。飽和土壤水溶液電導率(ECe)通過電導率儀直接測定。
土壤總鹽含量(TS)以8大離子含量之和代替[11],根據國標5273—2000和相關測定方法[12]對8大離子進行測定,其中Ca和Mg離子采用EDTA滴定,K和Na離子利用火焰光度計測定,碳酸根和重碳酸根采用雙指示劑(酚酞和甲基橙)法測定,Cl離子采用硝酸銀滴定,硫酸根利用EDTA間接滴定。飽和土壤水溶液濃度C也通過測定8大離子含量之和來確定。
測定過程中損失和無效樣品土樣21組,余843組土樣結果(包括EC1∶5和TS)可供分析。45組水樣測定結果(包括ECe和C)全部可供分析。
圖1為土壤EC1∶5與土壤總鹽含量的關系曲線。由圖1可以看出,電導率EC1∶5值在0~10000 μS/cm范圍內,土壤電導率EC1∶5及總鹽含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
利用SPSS 17.0進行線性回歸分析。運用直接進入法進行線性回歸,并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進行F檢驗,同時進行變量顯著性T檢驗?;貧w模型運算結果表明,曲線線性擬合的優(yōu)度系數0.979,設定F檢驗統(tǒng)計量的值為19013 .398,顯著性水平的p值趨于0,說明EC1∶5與TS之間具有高度顯著的線性關系,同時變量顯著性T檢驗值為137.889,顯著性水平趨于0。
試驗分析結果表明,在南疆砂壤土條件下,土壤總鹽含量直接影響土壤1∶5浸提液電導率EC1∶5,EC1:5值在0~10000 μS/cm范圍內,土水比為1∶5條件下土壤可溶性離子能完全被浸提,EC1∶5能很大程度的表征土壤總鹽含量。因此試圖用EC1∶5表征土壤飽和時的土壤溶液濃度(C)。
圖1 土壤電導率EC1∶5與土壤總鹽含量TS的關系
對比分析45組水樣ECe和相應深度處土樣EC1∶5的相關關系。圖2為利土壤EC1:5與ECe的關系曲線。由圖2可知,在土壤達到飽和,EC1:5在0~1000 μS/cm時,飽和土壤溶液電導率遠遠大于EC1∶5值,且隨 EC1∶5呈線性增長;電導率 EC1∶5值在0~2500 μS/cm 范圍內,土壤電導率 EC1∶5與 ECe存在線性關系。
利用SPSS 17.0進行線性回歸分析。運用直接進入法進行線性回歸,并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進行F檢驗,同時進行變量顯著性T檢驗,得到回歸模型運算結果。曲線線性擬合的優(yōu)度系數0.862,決定系數為0.742,修正后為0.736。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設定F檢驗統(tǒng)計量的值為19013 .398,顯著性水平的p值趨于0,說明EC1:5與TS之間具有高度顯著的線性關系,同時變量顯著性T檢驗值為123.792,顯著性水平趨于0,于是模型通過了設定檢驗,也就是說,EC1∶5與ECe之間的線性關系明顯。
西方一些學者偏向應用ECe表征土壤鹽分情況,Slavich和Petterson[7]研究了二者的關系及數學計算方法,并利用飽和重量含水量θsp計算二者之間的關系系數f,計算公式為:
根據該方法,本試驗地飽和重量含水量為0.27 kg/kg,則f為13.682,與實測數據擬合的非標準化系數13.354僅相差0.328,且只比實際擬合系數高2.458%。因此,在南疆砂壤土條件下,土壤ECe可以應用土壤EC1∶5來推算,二者關系系數可以根據飽和重量含水量確定。
圖2 土壤電導率EC1∶5與飽和飽和土壤電導率ECe的關系
圖3表明,在土壤達到飽和,EC1∶5在0~3000 μS/cm時,土壤溶液濃度隨EC1∶5呈線性增長,土壤電導率EC1∶5與C存在線性關系。
圖3 土壤電導率EC1:5與土壤溶液濃度C的關系曲線
利用SPSS 17.0進行線性回歸分析。運用直接進入法進行線性回歸,并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進行F檢驗,同時進行變量顯著性T檢驗,得到回歸模型運算結果。曲線線性擬合的優(yōu)度系數0.839,決定系數為0.704,修正后為0.697。方差分析表顯示,設定F檢驗統(tǒng)計量的值為102.031,顯著性水平的p值趨于0,說明EC1∶5與TS之間具有高度顯著的線性關系,由回歸系數表和變量顯著性檢驗得到:ECe的T值為11.126,顯著性水平趨于0,于是模型通過了設定檢驗,也就是說,EC1∶5與C之間的線性關系明顯。相關關系分析結果表明,在土壤達到飽和,EC1∶5在0~3000 μS/cm時,土壤可溶性鹽分離子能較大程度溶于土壤水,該條件下,可以應用EC1∶5轉換為土壤水溶液濃度來評價土壤鹽分。
通過對南疆地區(qū)砂壤土水鹽分和電導率的野外試驗,以及數據的線性回歸檢驗。結果表明,EC1∶5值在0~10000 μS/cm范圍內,土水比為1∶5條件下土壤可溶性離子能完全被浸提,EC1∶5能夠表征土壤總鹽含量和ECe,關系系數可以根據飽和重量含水量確定;在土壤達到飽和,EC1∶5在0~3000 μS/cm時,土壤可溶性鹽分離子能較大程度溶于土壤水,EC1∶5能夠表征土壤水溶液濃度。因此,利用EC1∶5推算飽和土壤溶液電導率ECe和土壤水溶液濃度C,是一種快速有效的野外測定方法。
[1]吳月茹,王維真,王海兵,等,黃河上游鹽漬化農田土壤水鹽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10,24(3):80-84.
[2]Castiglione P,Shouse P J.The effect of ohmic cable losses on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J].Soil Sci.Soc.Am.J.,2003,67(2):414-424.
[3]Massuel S,Favreau G,Descloitres M,et al.Deep infiltration through a sandy alluvial fan in semiarid Niger inferred from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urvey,vadose zone chemistry and hydrological modelling[J].Catena,2006,67(2):105-118.
[4]王維真,小林哲夫.利用TDR對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溶液電導率的同步連續(xù)測量[J].冰川凍土,2008,30(3):488-493.
[5]劉廣明,楊勁松.土壤含鹽量與土壤電導率及水分含量關系的試驗研究[J].土壤通報,2001,32(S):85-87.
[6]張粹雯.土壤水溶性的分析[C]∥土壤農業(yè)化學常規(guī)分析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195.
[7]Slavich P G,Petterson G H.Estimat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turated paste extracts from 1∶5soil:water suspensions and texture[J].Soil Res.,1993,31(1):73-81.
[8]Chi Chunming,Wang Zhichun.Characterizing saltaffected soils of songnen plain using saturated paste and 1∶5soil-to-water extraction methods[J].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2010,24(1):1-11.
[9]Maas E V,Hoffman G J.Crop salt tolerance in current assessment[J].Journal of th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Division,1977,103(2):115-134.
[10]Zhang H,Schroder J L,Pirrman J J,et al.Soil salinity using saturated paste and 1∶1soil to water extracts[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5,69(4):1146-1151.
[11]Amente G,Backer M J,Reece C F.Estimation of soil soluti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rom bulk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sandy soil[J].Soil Sci.Am.,2000,64(6):1931-1939.
[12]魏復盛.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