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00kV西江大跨越Ⅱ段大跨越組立高塔過程中,我公司采用先進的座地雙平臂塔吊成功組立跨江高塔,在施工技術、管理創(chuàng)新、成本控制、進度控制、安全質量上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文章從多方面進行總結、論證,介紹了這一創(chuàng)新技術措施,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超高壓輸電線路;大跨越鋼管高塔;優(yōu)化塔吊;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2-0072-03
1 工程概況
我公司負責施工的本標段為江門5段,包括順江乙線改造江門段和西江大跨越Ⅱ段兩個施工范圍,全標段路徑長14.816km,其中K5~K8西江大跨越Ⅱ段長1.928km(K6~K7跨越檔距1.231km)。本標段途經(jīng)江門市蓬江區(qū)的棠下鎮(zhèn)和荷塘鎮(zhèn),其中K5-1、K5-2和K6位于棠下鎮(zhèn),K7和K8-1、K8-2位于荷塘鎮(zhèn)。本工程的施工重點在于江門西江大跨越,而大跨越的施工重點則在于兩座跨越塔的施工,因本工程的兩座跨越塔采用二基SKT572-185型鋼管塔,鐵塔全高達215.5m,基礎根開44m,單基重量達1650t。如何保證安全、按期、優(yōu)質完成高塔的組立,將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
2 高塔采用塔吊示意圖
圖1 高塔采用雙屏臂塔吊示意圖
圖2 采用傳統(tǒng)單臂塔吊示意圖
3 傳統(tǒng)塔吊綜合比較
(1)根據(jù)對各種方案的比較,并結合本工程工期緊的實際情況,在與各方充分溝通后,確定本工程的高塔組立施工采用中心擺放塔吊的施工方法。
(2)塔吊選用STT293,塔吊的技術參數(shù)見表1:
表1
吊臂長(m) 26.4 30 34 40
吊重量(kg) 12000 10345 8930 7500
(3)根據(jù)選用塔吊型號的技術要求,0~30m塔段超出了塔吊的允許范圍,所以0~30m塔段將采用50t汽車吊進行組立。
(4)采用中心擺放塔吊施工時,由塔吊廠家提供受力要求,由設計院將塔吊的基礎與電梯井的基礎合并,塔吊的基礎仍采用固定式。
(5)根據(jù)鐵塔的具體情況,需布置7道附著支撐,各附著點與水平材有交叉,所以必須與水平準線錯開1m左右的距離,各支撐為四角支撐,支撐形式見圖3:各附著點的標高為45.1m,74.25m,116m,156.8m,174.3m,184.25m,203.25m。另外在99.2m和143m兩處增加臨時附著點,當此臨時附著點的上下附著安裝完成后,此臨時附著點就拆除。
圖3
(6)采用中心擺放且用7道附著支撐的形式時,由設計院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9-2001)進行計算各附著點受力,并由設計院對鐵塔的安全性進行校驗,再次證明鐵塔在吊裝施工過程中可靠。
(7)采用中心擺放塔吊且用7道附著支撐的形式,已提供數(shù)據(jù)給塔吊廠家,由塔吊廠家校驗塔吊的使用是安全的。
(8)塔吊的鋼絲繩和滑車組按吊重18t設計,根據(jù)塔材吊重的需要,塔吊在130m以下時采用4對繩出力,可以吊重18t;在130m以上時采用2對繩出力,可以吊重9t。
(9)采用中心擺放塔吊后,由于塔吊在鐵塔的中間,所以塔吊的吊臂和平衡臂無法整體卸掉,只能在高空中逐段解體卸下,解體到剩下提升架和駕駛室,再利用提升架逐段拆除塔吊身部,降到地面。
4 電梯井吊裝施工
本標段DKT1021二基高塔由于鐵塔在175m以上的根開只有6m,在162m高度以上部分的電梯井無法按順序在塔內整段起吊,所以將J24至J30共7節(jié)(44.58m)的電梯井進行倒裝,并臨時固定在鐵塔上,待下面J1-J23節(jié)電梯井全部組裝好后,再將上面部分與其對接。此施工方法已驗算合格,并已在鐵塔上增加掛點和在井筒上增加吊點。
5 安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及應用情況
(1)雙平臂塔吊按安裝順序把各零件運到恰當位置后,按順序拼裝各組成部分,再進行吊裝。
(2)套架組成:套架下接盤、回轉支撐、上接盤、平臺頂升橫梁、液體站、引進梁。
(3)安裝底盤時,注意校正水平。
(4)起重臂在地面上拼裝好,聯(lián)接固定,就位時要求要平穩(wěn)。
(5)安裝時注意按順序裝上配重。
(6)塔吊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銷軸,塔身連接的螺栓、螺母均是專用特制零件,不得隨意替換。
(7)必須安裝并使用保護和安全措施,如扶梯、護欄等。
(8)標準節(jié)的安裝不得任意交換方位,否則無法保證塔吊的最大旋轉范圍。
(9)附著裝置的錨固環(huán)必須設在塔身標準節(jié)中部或設置在有水平桿的斷面處。錨固環(huán)必須牢固、緊密地箍緊塔身,不得松脫。
6 應用前景
500kV獅洋至五邑線路工程(江門5段)高塔組立施工共新建6基鋼管塔,其中:K5-1和K5-2二基采用SJ724A-30雙回路耐張錨塔,K6和K7二基采用DKT1021-130四回路大跨越直線塔,K8-1和K8-2二基采用SJ723A-27雙回路耐張錨塔。采用座地雙平臂抱桿成功組立全高183.5m四回路鋼管高塔,切實保障了施工人員的安全。繼承了傳統(tǒng)塔式起重機的優(yōu)點,克服了傳統(tǒng)平頭塔式起重機存在的不足,與原先使用平頭塔機(單臂)相比較,拆卸工期至少降低了60%以上;因為不需要空中對塔機起重臂進行解體,大大降低了拆卸作業(yè)人員的高空作業(yè)風險。
采用座地雙平臂抱桿成功組立鋼管高塔,從施工組織設計、工器具選定及施工計劃、實施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并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充分體現(xiàn)出我們利用座地雙平臂抱桿成功組立大跨越鋼管高塔的施工能力及技術方法,降低了工程造價,節(jié)省了施工時間,節(jié)約了工器具及施工成本。
參考文獻
[1] 尚大偉.高壓架空輸電線路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 黃宵寧.輸配電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3] 瞿偉廉,歐進萍,李桂青.高聳結構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J].建筑結構學報,1984,(4).
[4] 劉志權.山區(qū)送電線路鐵塔基礎施工[J].電力建設,2008,29(4).
[5] 馮曉紅,輸電線路維護檢修專用鐵塔攀爬機研究與應用 [J].電力建設,2009.
[6] 鄧洪洲,王肇民.輸電鐵塔結構系統(tǒng)極限承載力及可
靠性研究[J].電力建設,2000.
[7] 湯曉青.輸電線路施工[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8] 張質文.起重機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黃樹冰(1978-),男,廣東廣州人,廣東省輸變電工程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輸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