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周生 張佩玲
(1 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900;2 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霉菌性鼻竇炎的臨床研究
麥周生1張佩玲2
(1 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900;2 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目的 探討霉菌性鼻竇炎的采用單徑鼻內鏡治療方法的可行性及對其術后藥物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本院于 2010 年 1 月至2012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30 例經(jīng)鼻內鏡證實為霉菌性鼻竇炎并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術后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 15 例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生理鹽水進行鼻竇沖洗,對照組患者采用氟康唑進行沖洗,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愈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均治愈,患者術后沒有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對患者進行為期 1年的隨訪,兩組患者均沒有復發(fā),兩組患者術后鼻竇愈合效果良好,統(tǒng)計沒有差異性(P> 0.05)。結論 對霉菌性鼻竇炎患者采用單經(jīng)內鏡進行治療患者術后效果讓人滿意,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及復發(fā)率低,術后患者不需要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霉菌性鼻竇炎;內鏡術;氟康唑
近年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及臨床抗生素藥物的濫用,霉菌性鼻竇炎的患者持續(xù)增加,目前霉菌性鼻竇炎已經(jīng)成為鼻科門診中常見的疾病[1]。目前臨床上對采用鼻內鏡治療霉菌性鼻竇炎的術后效果研究較多,但對采用內鏡治療鼻竇炎的術后是否繼續(xù)使用抗生素探討較小。本研究將對霉菌性鼻竇炎患者術后是否應該采用抗生素進行探討,從而為霉菌性鼻竇炎患者提供最優(yōu)的治療方案。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霉菌性鼻竇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為21~74歲,平均年齡為(42.5±5.5)歲,患者病程為3個月~11年,平均病程為(3.5±0.8)年。30例患者均為單側鼻竇病變,其中左側患者18例,右側患者12例。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經(jīng)常性流膿、鼻塞、分泌物中含有豆腐渣類的碎屑,頭痛、面部腫脹等癥狀?;颊呓?jīng)CT掃描顯示,患者鼻竇內出現(xiàn)高密度軟組織黑影,部分軟組織中出現(xiàn)密度不均勻的黑斑。
1.2 方法
30例患者均在鼻竇內鏡下行鼻竇手術,手術的原則為對病灶進行徹底清除,改善患者通氣,保持患者呼吸順暢,同時手術應保留患者正常的黏膜,對中鼻甲氣化及中隔偏曲進行解剖分析。在術中分別對患者鉤突進行切除,擴大上頷竇咸、開放篩竇、清除竇腔內膿性分泌物及霉菌性腫塊。術后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15例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生理鹽水進行鼻竇沖洗,每天沖洗一次,對照組患者采用氟康唑進行沖洗,每天沖洗一次,出院后的第一個月兩組患者分別于每周進行復查,以后每2個月復查一次,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愈效果[2]。
兩組患者術后沒有出現(xiàn)并發(fā)癥,兩組患者術前癥狀均消失,觀察組患者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5.5±1.5)d,對照組患者術后平均康復時間為(5.3±1.2)d,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沒有差異性(P>0.05,χ2=0.78);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觀察組患者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對照組患者也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兩組患者術后復發(fā)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霉菌性鼻竇炎近幾年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其臨床表現(xiàn)癥狀與普通鼻竇炎類似,因此臨床上常出現(xiàn)誤診將其當成一半的炎癥進行治療,其效果往往不理想。隨著顯微技術的發(fā)展,鼻內鏡在臨床上的應用使得人們對鼻竇炎的認識更加深入,鼻竇CT技術的發(fā)展使得霉菌性鼻竇炎能及時進行診斷。霉菌性鼻竇炎與一般鼻竇炎相比具有以下的特點:①患者鼻塞流膿涕,且分泌物中含有干酪樣物質或帶有血,患者多數(shù)伴有普通鼻竇炎的癥狀,如患者出現(xiàn)面頰腫痛或頭痛等癥狀,保守治療效果并不理想;②患者鼻腔內有中隔歪曲或鼻息肉等阻礙引流的因素存在。③患者在內鏡下能觀察到鼻道內存在干酪性的物質;④經(jīng)CT檢查患者鼻竇內出現(xiàn)不均勻的高密度軟組織及點狀或塊狀物質,部分患者上頜竇內存在膨脹性吸收物質。目前CT是檢查霉菌性鼻竇炎有效的途徑[3]。
目前霉菌性鼻竇炎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手術主要是在鼻內鏡內行傳統(tǒng)的柯魯氏手術,通過在清晰的視野下進行手術,能有效減輕手術帶來的創(chuàng)傷,同時能有效保護鼻竇黏膜,可減輕手術帶給患者的痛苦。通過單徑路鼻內鏡是進行手術的有效途徑。手術過程中對蝶竇開口及上頜竇部分清除鼻竇內的病變的組織及霉菌團塊,并選擇長度抓鉗及吸引管從不同的角度用鹽水對鼻竇進行沖洗,經(jīng)過仔細的處理后,將鼻腔內的霉菌團塊進行清除處理[4]。本研究中的30例患者經(jīng)鼻內鏡進行手術,將鼻腔內的霉菌病變組織進行清除過程中發(fā)現(xiàn)鼻腔內的黏膜出現(xiàn)水腫、增厚或充血現(xiàn)象,部分組織中出現(xiàn)小囊腫及小息肉?;颊呱项M竇腔內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損,從而導致竇口明顯增大?;颊弑歉]內的病變組織呈現(xiàn)鐵銹紅色或灰黑色,霉菌團塊經(jīng)染色后鏡檢也觀察其內部含有真菌絲或真菌孢子。
對于霉菌性鼻竇炎術后是否應用抗生素進行加強治療,目前尚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國內不少文獻報道認為,經(jīng)鼻竇內鏡進行手術患者術后應服用抗生素加強治療,同時應采用抗生素進行定期沖洗鼻竇[5]。但本研究通過對30例患者進行對比分析證實,術后采用生理鹽水沖洗鼻竇及術后采用抗生素沖洗鼻竇的效果是相同的,患者術后是否應用抗生素對其術后康復并沒有影響。為了確?;颊咝g后效果,兩組患者只需術后定期前來復診,對創(chuàng)面的肉芽及創(chuàng)面結痂部分進行清理。保持竇口呼吸通暢就能很好地確?;颊忒熜А山M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兩組患者均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因此可以證實行鼻竇內鏡治療的患者無論是否應用抗生素其治療效果不好受到影響。
[1]林崗.10 例 霉 菌性 副鼻 竇炎的CT診 斷分析[J].廣 東醫(yī)學院 學 報, 2009,12(3):541-542.
[2]劉波.霉菌性鼻竇炎臨床診治體會[J].四川醫(yī)學,2007,8(2):325-326.
[3]洪偉,夏玉萍.鼻內鏡手術治療霉菌性鼻竇炎30例治療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5(2):339-330.
[4]王瑛.鼻內鏡手術治療真菌球型真菌性鼻竇炎[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9,6(2):320.
[5]高志友.霉菌性上頜竇炎常規(guī)CT診斷與臨床表現(xiàn)[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12(2):330-331.
Clinical Studies of Fungal Sinusitis
MAI Zhou-sheng1, ZHANG Pei-ling2
(1 Houjie Hospital of Dongguan, Dongguan 523900, China; 2 Taiping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523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fungal sinusitis single diameter endoscopic sinus treatment feasibility and its postoperative drug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Methods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2, 30 patients with nasal endoscope confirmed fungal sinusitis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Postoperat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1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using saline sinus rins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luconazole for flushing, observ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e effect.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ur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a 1-year follow-up of patien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d no recurrence, postoperative sinus healing, statistics no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sThe patients with fungal sinusitis single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patients is satisfactor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do not require antibiotic treatment.
Fungal sinusitis; Endoscopy; Fluconazole
R765.4+1
:B
:1671-8194(2013)10-0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