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略
(中山市東鳳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中山 528425)
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原因及對策
廖少略
(中山市東鳳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中山 528425)
目的 探討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原因及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間收治的20例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夜間低血糖的原因,實施相應的對策,避免對中樞造成不可逆損傷。結果 20例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患者均及時的發(fā)現(xiàn),實施相應的對策處理后,未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結論 應該對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充分認識,實施有效的對策處理,能夠改善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患者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原因;對策
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是較為常見的急性嚴重并發(fā)癥,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功能減退,極易出現(xiàn)低糖反應,尤其是夜間低血糖,如未及時的發(fā)現(xiàn),會導致腦功能損害,造成神經系統(tǒng)損傷,嚴重者將危及生命[1]。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臨床表現(xiàn)為多樣化的特點。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治療的過程中,發(fā)生低血糖反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極易導致誤診誤判,延誤病情[2]。所以,本文旨在探討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原因及對策,具體報道如下。
1.1 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間收治的20例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最小的患者61歲,年齡最大的患者85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0±5.5)歲。病程最短的患者1年,病程最長的患者20年,患者的平均病程為(10±4.5)年。所以患者均為所以胰島素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的診斷標準[3]。其中高血壓患者10例,合并冠心病患者5例,合并高血壓腦病患者2例,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2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例,合并糖尿病足患者2例。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先兆癥狀,其中8例患者出現(xiàn)心悸、出汗、乏力、面色蒼白的癥狀表現(xiàn),7例患者出現(xiàn)煩躁不安、視物不清、胡言亂語的癥狀表現(xiàn),2例患者出現(xiàn)嗜睡表現(xiàn),2例患者出現(xiàn)抽搐、大小便失禁的癥狀表現(xiàn),4例患者無癥狀表現(xiàn)。患者低血糖情況,指尖血糖檢測為0.8~1.2 mmol/L的患者4例,指尖血糖檢測為1.3~2.0 mmol/L的患者2例,指尖血糖檢測為2.1~3.0 mmol/L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的尿糖尿酮檢測均為陰性。
1.2 低血糖判斷標準
根據中國糖尿病學會在2005年對糖尿病低血糖的標準進行了重新規(guī)定,無論是否在空腹狀態(tài)下,只要患者的血糖值在3.9mmol/L以下,就判斷為低血糖。
1.3 治療用藥
本組患者使用的降糖藥物有二甲雙胍、糖適平、拜糖蘋、文迪雅、諾和銳、諾和靈。
20例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患者均及時的發(fā)現(xiàn),實施相應的對策處理后,未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包括:機體自身原因,由于年齡的增長,機體功能減退,器官功能退化,機體對低血糖癥狀的知覺減少,在夜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長激素和胰高血糖素以及皮質類固醇激素等拮抗胰島素的分泌水平降低,機體在夜間對胰島素需求量減少,夜間胰島素對肝葡萄糖輸出的抑制作用增強,由于夜間患者處于熟睡的狀態(tài),不易察覺低血糖的癥狀,極易導致嚴重低血糖的發(fā)生,嚴重者可導致昏迷、甚至死亡。藥物原因,患者在晚餐前使用胰島素的量過大,造成夜間低血糖的反應。飲食原因,患者在晚餐時未按時按量用餐。運動原因,患者在睡前的活動量增加,消耗了大量的熱量,且未及時加餐。胰島素的使用原因,臨床醫(yī)務人員對胰島素的使用不當,或者對胰島素的使用指導不到位,導致預混胰島素在注射前未進行充分混勻[4]。
4.1 低血糖的處理對策
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應立即給予口服葡萄糖15~20g,血糖監(jiān)測每15min進行一次,如果患者的血糖值仍在3.9mmol/L以下,應再次給予口服葡萄糖15g,15min后再對血糖進行監(jiān)測,直至血糖值恢復正常。對于意識不清醒的患者,應立即給予患者靜脈注射50%的葡萄糖液20mL,或者肌肉注射胰升糖素0.5~1.0mg,血糖監(jiān)測每15min進行一次,如果患者的血糖值仍在3.0mmol/L以下,應再次給予患者靜脈注射50%的葡萄糖液60mL。15min后再對血糖進行監(jiān)測,直至血糖值恢復正常。對于因長效胰島素與磺脲類藥物導致的低血糖,應長時間輸注葡萄糖?;颊叩囊庾R恢復后,對血糖進行監(jiān)測24~48h小時[5]。
4.2 低血糖的護理對策
首先,臨床護理人員要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意識、身體情況進行觀察,如果患者出現(xiàn)心悸、出汗、乏力、面色蒼白、煩躁不安、視物不清、胡言亂語、嗜睡、抽搐、大小便失禁的癥狀表現(xiàn),則患者可能發(fā)生低血糖,應立即對患者的血糖進行監(jiān)測。尤其在夜間,老年患者身體反應較差,很可能出現(xiàn)無反應性的低血糖,使患者進入昏迷狀態(tài),預防無痛性的心肌梗死。鑒于此種情況,臨床護理人員應加強夜間的巡房。對患者多觀察,增加患者夜間血糖監(jiān)測的次數(shù)。其次,對患者睡前進行血糖監(jiān)測,掌握患者的血糖情況。并根據患者的用藥情況,合理安排飲食。如果患者在睡前使用胰島素,應指導患者相應的加餐。每天監(jiān)測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前血糖,如果監(jiān)測睡前血糖值在6mmol/L以下時,建議患者進餐,并遵醫(yī)囑對睡前胰島素或降糖藥物的使用劑量進行調整。第三,加強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認識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原因、癥狀、處理方法。必須遵醫(yī)囑用藥,不可擅自更改用藥量,合理的飲食,適當?shù)倪\動,重視睡前和夜間對血糖監(jiān)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密切觀察老年糖尿病的意識情況,掌握患者血糖的控制范圍,通??崭寡窃?.0~8.0mmol/L即可,餐后2h的血糖在7.8~10.0 mmol/L即可,避免發(fā)生低血糖[6]。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在各時間段均有發(fā)生低血糖的可能。但患者夜間發(fā)生低血糖的情況多于白天發(fā)生低血糖的情況,主要是由于患者在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并糾正白天發(fā)生的低血糖,而夜間特別是在凌晨發(fā)生的低血糖,多是由于患者由生理睡眠轉變?yōu)椴±硭撸从捎谘菍е禄杳裕?,通常不易被患者感知和發(fā)現(xiàn),未能得到及時的處理,所以很可能發(fā)生嚴重的低血糖,導致腦功能損害,造成神經系統(tǒng)損傷,嚴重者將危及生命。
綜上所述,應該對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充分認識,實施有效的對策處理,能夠改善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患者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1] 李玉香,張玲,羅再萍.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3):327-328.
[2] 劉海麗.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發(fā)生低血糖腦病的原因分析及預防[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0,40(5):57-58.
[3] 耿偉紅.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健康指導[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7(12):252-253.
[4] 白明凡.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癥36例病因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 2010,12(3):265-266.
[5] 周翠屏,蘇飛群,黎水蓮,等.健康教育對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09,7(5A):1134.
[6] 張淑華,薛紅新,朱江.老年糖尿病并發(fā)低血糖40例臨床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08,4(4):63.
R587.1
B
1671-8194(2013)28-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