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瑜 鄒永芝 王 杰
吉林省東遼縣醫(yī)院,吉林 東遼 136200
年老衰退是自然規(guī)律,任何人不可避免,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和出生率的下降,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老年人機體各器官功能發(fā)生了一系列退行性變化,表現在生理功能逐漸衰退,軀體適應力和抵抗力日趨降低,發(fā)病率增加?;疾『?,病程長、康復慢、并發(fā)癥多等臨床特點,而且病情發(fā)展迅速,機體代償功能差,極易出現臟器功能衰竭,外傷或誤食誤吸現象,故我們醫(yī)護人員做好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
基礎護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廣泛,包括病人最基本的生活和心理需求,特點是工作量大、范圍廣,既要保證有與治療直接有關的技術操作,又有影響治療效果的生活護理。做好老年病人的基礎護理,消除或減輕功能上的障礙,幫助其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參加社會活動是醫(yī)護人員應盡的道德責任。
老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有自己的特點,恐懼焦慮,過度緊張固然有害于心身健康,但維持老年人心理上的適度緊張,不使生活過于松弛,對老年人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患病后生活上的困難,活動范圍的縮小,導致個性變異、怪癖、固執(zhí),因腦及身體各器官趨于衰退,功能下降,體力和精力均感到力不從心,心理上有老而無用之感,孤獨、寂寞,病后更加煩惱、焦躁、不安。此時,護士禮貌性的語言,可在病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根據病人主訴和不適,日常生活的不便和家庭社會等問題,敏感多疑,針對病情個性心理和需要,耐心細致地疏導和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其感到護士是可以信賴的朋友,護士在護理中要勤快、細致、耐心、周到。對他們的話要專心的聽,科學地給以答復,回答時講話要慢,聲音要大。使老年病人處于接受治療護理所需要的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
2.1 環(huán)境和安全 為病人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舒適、整潔、優(yōu)雅的環(huán)境。盡力消除病房噪音和惡性刺激,光線柔和室溫相對恒定,濕度適宜,舒適美好的環(huán)境,有利于身心保持最佳狀態(tài)?;顒訒r有人陪同防止跌倒受傷,用冷用熱時注意,因其敏感度低,防止局部受傷。
2.2 飲食與營養(yǎng) 老年人消化機能減弱,胃腸功能常發(fā)生紊亂加上咀嚼不便,對飲食有特殊要求,要色香味美,易于吸收,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少食多餐,主食細軟、細爛,飲鮮奶,食新鮮水果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粗纖維的食物,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2.3 皮膚及口腔護理 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表淺小動脈硬化,汗腺萎縮分泌減少,皮膚干燥,易于破損干裂而引起感染,易發(fā)生壓瘡。晨起、餐后、睡前協助其漱口,做好口腔護理,觀察口腔黏膜變化,為臨床診斷提供信息。
2.4 用藥的護理 機體老化衰弱,因患多種疾病,用藥過程日趨復雜,機體對內環(huán)境協調功能下降,藥物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隨年齡而上升,用藥數量多,種類多,發(fā)生副作用也多。易發(fā)生藥物蓄積,給藥必須謹慎。
2.5 病情觀察 輸液速度和量嚴格控制,以免增加心臟負荷,老年病人體質弱,易出現輸液反應,嚴密觀察用藥反應,早發(fā)現,早處理。老年人敏感度降低,能掩蓋許多體征?;A代謝率降低,末梢循環(huán)功能和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減退,細致觀察和全面檢查,才能正確掌握整體情況。
2.6 預防并發(fā)癥 老年人患病來的急,病情重,病程長,護理難,恢復慢,稍有不慎后果嚴重,經常翻身,拍背,吸痰是預防老年人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有效措施。
2.7 康復指導 消除和減輕功能上和心理上的障礙,恢復自護能力,與家屬配合以保證護理工作的延續(xù)。加強肢體功能鍛煉,促進康復。
尊老、愛老、護老,延長人類衰老進程是醫(y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關懷、敬重、真誠、平等對待老人是護理人員維護老年病人健康的義務,也是社會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一種關愛形式。親切感、舒適感、安全感、信任感,這些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會延長老年病人他們生理和心理的自然衰老過程。老年病人在護理上必須仔細觀察、耐心引導、認真護理、細心解釋,既有高超的護理理論和操作水平,又有高尚的護理道德情操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才能適應現代老年醫(yī)學發(fā)展的需要。
[1]劉鐵梅.淺談老年患者的特點及護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