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巧 李寧 帖曉靜 劉培杰
美國《科學》周刊曾在1997年載文宣告:預測性遺傳檢查將從基礎研究走進臨床實踐。21世紀的基因組科學和基因組醫(yī)學(genomic medicine)將給人類的醫(yī)療保健衛(wèi)生事業(yè)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這場深層次的變革起始于基因組挑戰(zhàn)醫(yī)學—從基因水平上認識和研究疾病, 受惠于基因滲入醫(yī)學—從基因水平上診斷、預防和治療疾病。
乳腺癌是婦女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31%)之一, 對婦女具有極大的威脅性。在美國, 每年約有15萬人被診斷為乳腺癌, 約4.3萬人死于此病, 僅次于每年因肺癌引起的死亡人數(shù)。在我國乳腺癌占全身各腫瘤的7%~10%, 在婦女中的發(fā)病率逐漸超過了宮頸癌。藥物基因組學的理論和技術的發(fā)展, 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研究腫瘤的手段, 也使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腫瘤有效治療的重要性。
藥物基因組學運用在臨床用藥上, 可以提高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避免不良反應, 減少藥物治療的費用和風險。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 通過檢測腫瘤患者血液及腫瘤組織中的基因突變靶點、基因表達及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分型, 為臨床提供靶向及個體化化療的依據(jù), 能顯著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乳腺癌化療患者的5年生存率與GSTP1基因突變的關系,GSTP1基因突變導致酶活性降低, 從而降低了化療藥物的代謝清除率, 延長了藥物對腫瘤的作用, 而使患者化療后生存率增加。GSTP1突變純合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的5年生存率較非突變純合子高30%[1]。
攜帶CYP1B1*3乳腺癌患者, 用紫杉醇化療后存活率低。CYP1B1*3攜帶者的5~10年存活率顯著低于野生型。CYP1B1高表達于乳腺癌組織, CYP1B1*3可使CYP1B1的mRNA及蛋白表達及其催化活性升高, 導致對雌激素的羥化代謝增強[2]。
攜帶MDR1基因21號外顯子突變的乳腺癌患者紫杉醇聯(lián)合化療療效差(紫杉醇+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TDC)。230例應用紫杉醇治療的卵巢癌患者中有220名為野生型, 10名為突變型, 突變型患者用紫杉醇聯(lián)合化療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短于野生型患者[3]。所以, 21號外顯子突變則紫杉醇聯(lián)合化療療效差。
藥物的不良反應和不合理的使用, 近幾年來越來越成為社會、醫(yī)院、患者的關注焦點, 如何做到合理用藥, 監(jiān)測可能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 近些年來,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研究??傊? 希望用基因指導合理化用藥這個領域, 能夠做出卓越的貢獻。
[1] J Natl Cancer Inst 2002, 94 (12): 936-42.
[2] Pharmacogenomics J. 2007: 16.
[3]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10:102, 100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