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希
(中航工業(yè)西安飛機工業(yè)公司 培訓中心, 陜西 西安 710089 )
口譯中的障礙及策略
姚 希
(中航工業(yè)西安飛機工業(yè)公司 培訓中心, 陜西 西安 710089 )
通過闡述口譯過程中存在的口語障礙、跨文化障礙、跨專業(yè)障礙和譯員的心理障礙,并分析了應對各種障礙的相應措施,提出了譯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更要深入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做好譯前準備,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譯;障礙;解決
翻譯理論家斯坦納(George Steiner)有一句名言:“無論在語內還是語際,人類彼此間的交流都等同于翻譯?!币簿褪钦f,有語言交流就有翻譯,翻譯的歷史就如人類語言的歷史一樣悠久。在譯學領域,最難做出系統(tǒng)研究的恐怕就是口譯了,其科研難度遠遠高于筆譯。本文綜合論述了口譯實踐中存在的幾大主要障礙,希望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改進口譯作品的質量。
我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口語的定義,是“談話時使用的語言(區(qū)別于‘書面語’)”。這就是說,口語不等于“說話”,即口語的使用過程,而是一種自然的、與后來派生而出的筆語有所不同的人類交流符號體系,限于口頭表達。
口語的載體是語言學特征的聲波振動,呈現(xiàn)“轉瞬即逝”的特點,所以不容易流傳給后世,更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口語是人們基于日常工作生活的情景和當時的背景材料,隨機在頭腦中調動的語言存儲庫,根據(jù)個人的思維思考習慣、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臨場發(fā)揮的能力,向接受者傳達一種即時發(fā)出的信息??谡Z速度快,一般播音員的標準語速每分鐘100字至130字之間,日??谡Z交流速度更快,在不依靠媒介的情況下不易保存,這給口譯練習和口譯工作造成了很大難度。另外,在口語交流中,由于講話者思維的跳躍性、不連貫,對話者的打斷,環(huán)境的變化等等,都會造成說話者詞不達意,語句混亂。比如,常常會有“這個嘛”“哦”“等一下,讓我想想”這樣的習慣口頭語,還會有一些明顯不符合句法語序的語句,像“別著急大家都”“炕上坐”“吃個梨先”,給譯員造成很大的困擾。
面對這些情況,別無他法,譯員只有練就高超的記憶力,將說話者斷斷續(xù)續(xù)不完整的語句,在快速記憶的前提下,進行轉換和整理,用目標語進行表達。更多的情況下不能按照原句的語序和結構進行翻譯,要意譯。記憶力的訓練需要長久的練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需要譯者在思想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反應敏捷,思維高效,對信息快速過濾,去偽存精,在源語言和目標語之間流暢地進行轉換。
文化人類學之父愛德華·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認為:“文化是一種復雜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人們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蔽幕且粋€包羅萬象的概念,而口譯工作的重要載體——語言,同樣是文化的載體。所以我們研究口譯,在語言研究的同時,離不開文化研究。學習語言就是學習文化??谡Z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交流,不同語言承載著不同的文化信息,其中的文化差異和碰撞給口譯工作帶來不少障礙。在此類翻譯中,大多采用兩種翻譯方法,“歸化法”(將原作者帶入到譯入語的文化環(huán)境中)和“異化法”(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和文化)。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尊重不同文化,尊重差異,謙虛學習,不斷改進。
例如,英美人士大多信仰宗教,日常生活中涉及到宗教禮儀的地方很多,圣經里認為人類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所以“clay”一詞,并不能簡單譯為“粘土”,它代表的也有“人類”的含義。中國以前出口一種“白象”牌電池,直接翻譯過去就是“white elephant”,在英語中”white elephant”代表的是“昂貴而無用的東西”,這樣的產品怎么能有好的銷路呢?還有這樣的一段對話:A:“good luck!”B:“thanks,penny。Break a leg!(美國俚語:祝你幸運”)”。不懂美國文化的人翻譯是可能對“break a leg”感到不解并進而產生文化沖突。在美國,登臺表演的演員有一種迷信的想法,認為越說一些不吉利的話,越會為演員帶來好運。再比如,在中國文化中“龍”代表的是富貴,吉祥,是瑞獸,而英美文化中“龍”的形象則是兇殘,詭異的代表。“蝙蝠”代表福祿壽,是祥瑞之象,而英美人認為蝙蝠式吸血鬼的象征,是可怕的的東西。
所以在對外交流中,譯員首先要注意吸取外語文化的精髓,不能望文生義,斷章取義。在口語交流中,要做到聯(lián)系語境,流暢溝通。在尊重不同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多與說話者溝通,了解字面背后的涵義,不可武斷。
因為工作需要,譯員經常會接觸到不同專業(yè)、不同領域的專業(yè)技術術語,這就要求譯員對所翻譯的內容必須進行全面了解。即使不能透徹地理解字詞的涵義或概念,也要一知半解地了解內容或基本的概念原理等。即席口譯要求譯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對說話人的語句進行聽辯理解,遇到不熟悉的專業(yè)詞匯,或抽象的科技理論,還要及時調取專業(yè)詞匯庫,進行言語搜覓,再重新組織。這完全不同于筆譯,筆譯譯員可以有相對較多的時間與同事磋商,或查閱工具書。但即席口譯譯員承擔著更多的壓力和工作強度。譯員不可能是通曉各個學科的全才,尤其是一些新興學科新型技術,他也會有跨越專業(yè)理解和融會貫通的障礙。由于人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積累的局限,還是會遇到卡殼或冷場,頭腦空白的尷尬時刻。比如在科研現(xiàn)場的口譯活動,服務對象多是中外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而且多用純科技詞匯,而非專業(yè)詞匯比例很小。如:go around(轉圈)在航空用語中指的是“飛機復飛”,feather(羽毛)在航空專業(yè)英語中譯作“順槳”。另比如縮略詞會頻頻出現(xiàn)在科技口譯中,普通型縮略詞通常已被各個行業(yè)的人理解和接受,如WTO(世界貿易組織),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ISO(國際標準化組織),APEC (亞太經濟組織),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它們的使用己固定、且己被收入詞典;專業(yè)型縮略詞一般都為某一專業(yè)通用,并被編入專業(yè)詞典,如CMM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數(shù)控測量機),ICAO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國際民航組織),F(xiàn)DR(Flight Data Recorder 飛行數(shù)據(jù)記錄儀)等。這類縮略語只為從事本專業(yè)的人所熟悉;項目型縮略語的最大特點是:在詞典上查不到,往往只出現(xiàn)在項目里,如PCM(Photo Contact Master明膠板),LM(Lean Manufacturing精益制造),JIT(Just in Time準時制),CI(Continuous Improvement持續(xù)改進)等,它們在項目中雖然使用頻率很高,也有一些由于使用范圍擴大、使用時間變長而被收入辭典,但大多數(shù)隨項目結束而消失;而瞬時型縮略詞則是說話人為表達方便,在某一場合使用的形式,如ASAP(as soon as possible),PIP(Precipitation Image Probe降水成像探頭)等,這類縮略詞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合使用,事過境遷,一般不太使用。
面對這些障礙,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不斷積累。每次完成口譯任務,將遇到的新單詞記下來,了解的新知識再次加深鞏固,不要放過一個生詞和生知識點。久而久之,我們的詞匯量就會加大,儲存的知識面也會越來越豐富??谧g工作者的不菲業(yè)績和經年久月的厚積薄發(fā)是分不開的。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在臺上口若懸河的風采,一定與背后不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很多老翻譯工作者,都會有數(shù)量不菲的筆記本,記錄著每次口譯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也許就是幾個單詞,一個俗語,或是當時的一些感受和經驗。這些經驗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只有實戰(zhàn),才能做到。
適當?shù)木o張可以讓人集中注意力,重視所要做的事情。但如果過度緊張,則會讓譯員精神慌亂,手足無措,出現(xiàn)頭腦一片空白的尷尬情景。由于譯員面對的是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語言和不熟悉的專業(yè)知識,譯員的個性和專業(yè)素質,心理素質都會影響到譯員現(xiàn)場翻譯水準。有的譯員沉靜,穩(wěn)重,對周邊環(huán)境變化能坦然接受,翻譯時精神專注。而有的譯員性格活潑,則會對環(huán)境的變化比較敏感,翻譯時可能要不斷的調整狀態(tài)?,F(xiàn)場的任何動靜都會影響到譯員的發(fā)揮。比如麥克風故障或突然停電,或是因為誤譯聽眾嘲諷,也需要譯員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
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即加強心理素質強化練習和專業(yè)素質強化練習。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在每次登臺前,他的助手都會在他目光可以尋到的地方放幾顆釘子,使他在緊張的時候可以將焦點放到釘子上來減壓。帕瓦羅蒂一生登臺無數(shù),見慣了大場面,也會緊張。有意識的心理素質練習可以使譯員緊張的情緒得到宣泄,比如可以將注意力放到別的事情上,想像自己以前成功的翻譯經歷,再次體驗那種自豪,使自己重拾信心。或者看看輕松的文字,聽聽舒緩的音樂,轉移注意力,分散過度緊張的情緒。專業(yè)素質強化練習,指的是加強業(yè)務學習,提升翻譯技巧,藝高人膽大。譯員遇到陌生的知識領域,感到詞匯匱乏,會沒有信心,自然而然會緊張。所以要在平時加強知識積累,廣泛涉獵,建立自己的業(yè)務寶庫,厚積薄發(fā),基礎打得牢固了,才能在臨場發(fā)揮時游刃有余,從容不迫,表現(xiàn)出最佳的一面。
綜上所述,口譯工作不是簡單的由甲及乙的復述,而是一種在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基礎上的另一次創(chuàng)作。譯員只有明確了口譯工作的障礙和對策,并加以科學的訓練,豐富的實踐,才能鍛造出符合新環(huán)境新時代要求的口譯人才,才能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口譯作品。
[1] 鮑剛.口譯理論概述[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1.
[2] 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校對:王悅]
ObstaclesinOralInterpretation&Tactics
YAOXi
(Training Center,AVIC Xi'a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mpany Limited,Xi'an 710089,China)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n oral,cultural,trans-professional and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of interpreters in interpretation,this article makes analysis on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gainst various obstacles,and suggests that interpreters should have the strong language ability as well as a good knowledg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In addition,they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before interpretation so as to cultivate the high psychological quality.
oral interpretation; obstacles; solutions
2013-06-06
姚希(1979-),女,陜西富平人,講師,從事英語的教學與研究。
TB61+8
A
1008-9233(2013)04-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