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明慧,劉 丹,朱亞偉,3
(1.現(xiàn)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江蘇 蘇州215123;2.吳江三聯(lián)印染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215228;3.蘇州大學 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215021)
部分分散染料的耐強堿性較好,能滿足以氫氧化鈉為介質的堿性條件染色,實現(xiàn)滌綸超細纖維的退漿和染色一步法加工工藝,具有能耗低、免還原清洗、易去除低聚物及染色水洗牢度優(yōu)良的特點。但基于氫氧化鈉介質的堿性染色,因染液中的雜質較多,極容易產(chǎn)生染色不勻現(xiàn)象,甚至染料會發(fā)生凝聚,因此開發(fā)移染性和勻染性優(yōu)良的堿性染色勻染劑是實現(xiàn)堿性退漿染色一步法加工的基礎[1-4]。
本文選擇載體SD(主要成份為鄰苯基苯酚)、乙二胺乙醇、OEP-9、清缸劑SD(主要成份為高級烷基酯鈉鹽)和平平加O-25五組份為研究對象,采用正交試驗法研究其對染色K/S值和不勻度的影響,測試了勻染劑SA對染色性能的影響。同時,通過堿性染色和酸性染色的對比,為堿性染色生產(chǎn)提供了耐氫氧化鈉加工介質的9只分散染料。
織物:304T春亞紡滌綸(江蘇盛虹集團提供)。染料:分散藍14,分散藍35,分散藍36,分散藍63和分散黃163(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分散藍825,分散紅900,分散紅902和分散橙BROB(浙江萬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試劑:30%雙氧水,冰醋酸,氫氧化鈉,保險粉,乙二胺乙醇,OEP-9,平平加 O-25,分散劑 MF,均為市售;載體SD和清缸劑,自制。
SD-18智能型試樣機(廈門瑞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UltraScan XE測色儀(美國 HunterLab公司),S-4800掃描電鏡(日本HITACH I公司)。
1.3.1 酸性染色
流程:已退漿滌綸→酸性染色→還原清洗→水洗。
酸性染色的工藝:染料2%(owf),分散劑MF 1g/L,pH 值 4.5,浴 比 1∶30,40 ℃ 入 染,以2℃/min升至90℃,再以1℃/min升至130℃,保溫30min,以2℃/min降至70℃。
還原清洗:保險粉 2g/L,NaOH 2g/L,溫度75℃,時間10min。
1.3.2 堿性退漿染色一步法
流程:未退漿滌綸→堿性染色→水洗。
堿性染色工藝:染料2%(owf),NaOH 2g/L,30%雙氧水2g/L,勻染劑1g/L,浴比1∶30,升溫和染色條件同酸性染色的工藝。
(1)勻染劑穩(wěn)定性 比較勻染劑的耐稀釋、耐離心、耐電解質、耐熱、耐酸、耐堿的穩(wěn)定性[5]。
(2)K/S值和不勻度 在UltraScanXE電腦測配色儀上,采用D65光源,10°視角,K/S值取10次的平均值,并計算K/S值的相對偏差(λ值)以表示染色的相對不勻度。
(3)移染率 采用染色的方法,比較移染后白布與原布的 K/S 值的比值[6]。
(4)纖維縱向形態(tài) 用S-4800掃描電鏡觀察纖維縱向表面形態(tài),放大倍數(shù)為1 000倍。
(5)工藝適應性 分別按酸性染色工藝和堿性染色工藝處理,測試K/S值,計算K/S值相對不勻度λ值。
選擇分散藍825的堿性退漿染色一步法,采用L16(215)正交試驗,考察載體、乙二胺乙醇、OEP-9、清缸劑SD、平平加O-25五組份及交互作用及對染色K/S值和不勻度λ值的影響。正交試驗設計和結果見表1所示,正交試驗極差分析見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影響染色相對不勻度最大的因子為平平加O-25、乙二胺乙醇與OEP-9交互作用;其次為載體、乙二胺乙醇與清缸劑交互作用、乙二胺乙醇;其他因子的影響作用較小。增加平平加O-25、載體和乙二胺乙醇的用量,相對不勻度值增大,增加了染色的不均勻性;當存在交互作用時,計算4種組合的平均λ值,取B2C1和B2D2的組合時,λ值最小,即乙二胺乙醇用量增加時,可同時增加OEP-9或清缸劑的用量,達到增加染色均勻性的作用;優(yōu)化的最小λ值的組合為A2B2C1D2E1。
表1 L16(215)正交試驗
表2 正交試驗極差分析
影響K/S值最大的因子為乙二胺乙醇與OEP-9交互作用、乙二胺乙醇與平平加O-25交互作用、載體與OEP-9交互作用;其次為OEP-9、載體與清缸劑、載體與平平加O-25交互作用;其他因子的影響作用較小。增加乙二胺乙醇的用量,能提高染料的上染率;當存在交互作用時,計算4種組合的平均K/S值,取B1D1、B1E2、A2C2、A2D1、A1E2的組合時,K/S值最大;即當乙二胺乙醇用量較小時,可同時減少清缸劑或平平加O-25的用量,達到增加染色上染率的作用;當載體用量較小時,可同時減少OEP-9或清缸劑用量,或當載體用量較大時,可加大平平加O-25用量,以得到最大的K/S值;優(yōu)化的最大K/S值組合為A2B1C2D1E2。
根據(jù)最小λ值和最大K/S值得到的優(yōu)化方案經(jīng)重復試驗,當選擇A2B2C1D2E1組合時,λ值=0.052 1,K/S值=11.460;當選擇 A2B1C2D1E2組合時,λ值=0.058 9,K/S值=11.214。因此,選擇A2B2C1D2E1組合為最佳組合,并根據(jù)質量比配制了勻染劑SA。
勻染劑SA的穩(wěn)定性試驗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稀釋、耐離心、耐熱、耐酸、耐堿穩(wěn)定性,但耐電解質的穩(wěn)定性一般,有少量漂油現(xiàn)象發(fā)生。
勻染劑SA的移染性結果見圖1所示,經(jīng)一元非線性回歸分析,移染率與勻染劑SA用量的關系式為y=-9.774+11.479x,相關度為0.983 2,回歸方差的F值為116.410 7,而F0.01(1,5)=16.258 1,即1%極顯著性水平F值檢驗為極顯著;顯著性水平p-值為0.000 4,小于p-值0.05的要求,這說明一元非線性回歸方程是可行的。由圖1可知,勻染劑SA具有很好的移染性。
圖1 勻染劑用量對移染性的關系
采用勻染劑SA的堿性退漿染色一步法工藝,滌綸織物的經(jīng)向和緯向的縱向形態(tài)見圖2所示,與酸性染色的比較結果見表3所示。由圖2可知,304T滌綸超細纖維經(jīng)退漿染色一步法加工,經(jīng)向和緯向纖維的表面都比較光滑,有明顯的刻蝕點,纖維束已完全開纖,同時未發(fā)現(xiàn)有滌綸低聚物存在。
由表3可知,堿性退漿染色一步法,在勻染劑SA的作用下,8只染料的相對不勻度都明顯低于酸性染色方法;K/S值的變化與染料的結構有關,分散藍35、分散藍63、分散黃163、分散紅902在堿性染色條件下的K/S值雖明顯低于酸性染色,但仍具有較好的得色量,而其他4只染料的K/S值變化不大。
(1)正交試驗的結果表明,當載體SD、乙二胺乙醇、OEP-9、清缸劑SD和平平加O-2 5的質量比為4∶2∶3∶2∶4時,能獲得較好的染色性和染色均勻性。
圖2 掃描電鏡圖
表3 堿性和酸性染色比較
(2)勻染劑SA具有良好的移染性、染色勻染性和染色深度。
(3)試驗的8只分散染料具有很好的堿性染色性能,且堿性染色的勻染性明顯高于酸性染色。
[1]孫海建,朱亞偉,陳邦家.分散染料NaOH介質染色技術[J].印染,2012,(5):5-8.
[2]佘玉珍,許海育.超細纖維織物的前處理(一)[J].印染,1997,23(5):13-14.
[3]劉雁雁,高 銘,董 瑛,等.超細纖維織物的開纖率與染色性能研究[J].印染助劑,2007,24(3):36-38.
[4]汪小勇,王愛兵.滌綸高溫分散勻染劑研究進展[J].四川紡織科技,2003,(5):7-9.
[5]劉 丹,俞月莉,周 強,等.AKD在滌綸防水防油整理中的應用研究[J].絲綢,2012,(5):12-15.
[6]于魯晉,周 強,黃中權,等.錦綸染色勻染劑的勻染性[J].印染助劑,2008,25(7):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