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鹽的知識點較多,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而教材上呈現(xiàn)的知識比較簡單,但其引申知識、拓展知識相對較難。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巧妙地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把相關的知識合理串聯(lián)對比,則復習起來就會容易一些,相應的知識也就能夠得以全面掌握。
一、二酸比量
[練習1]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不考慮水分蒸發(fā)),則兩瓶溶液()。
A.質量都減少
B.質量都增加
C.溶質質量分數(shù)都變大
D.溶質質量分數(shù)都變小
[拓展]我們在實驗室中如何稀釋濃硫酸呢?
[重點凝練](1)濃鹽酸具有 性,濃硫酸具有 性。(2)怎樣稀釋濃硫酸?
[設計意圖]通過對兩瓶濃酸質量和質量分數(shù)的比較,復習了濃鹽酸的揮發(fā)性和濃硫酸的吸水性這兩個重要的物理性質,從質量分數(shù)變小的事實入手將實驗室中如何稀釋濃硫酸這個問題串聯(lián)起來。
二、酸洗鋼鐵
[練習2]在焊接鋼鐵時,工人師傅往往用稀鹽酸清洗鋼鐵,但有經(jīng)驗的師傅都知道不宜把鋼鐵放在酸中太久,你能用方程式告訴大家這其中的奧妙嗎?小明受到這個問題的啟示,把氧化銅和銅分別放在稀硫酸中,你能說一說小明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嗎?
[拓展]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稀硫酸和稀鹽酸有著相似的一些化學性質,怎樣鑒別稀硫酸和稀鹽酸?用方程式結合文字說明。
[重點凝練](1)酸+某些金屬氧化物→鹽+ 。(2)活潑金屬+酸→鹽+ 。
(3)Cl-、SO2-4的檢驗。
[設計意圖]初中化學中稀酸和金屬氧化物反應,最典型的當屬氧化鐵和氧化銅與酸的反應。從以酸洗鋼鐵的用途著手,先復習了酸的共性,然后很自然導入到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個性差異上,即Cl-、SO2-4的檢驗。
三、雙堿變質
[練習3]盛放石灰水的試劑瓶口往往有一層白色物質,這種物質是 ,形成的原因是:(1) ;用稀鹽酸可以除去這種物質的原理是:(2) 。(1)、(2)均用方程式表示。
[聯(lián)想]氫氧化鈉固體必須密封保存的原因是:(1) ;(2) 。
[拓展]氫氧化鈣、氫氧化鈉溶液都能和二氧化碳反應,很多同學認為可用這兩種堿溶液除去氧氣中的二氧化碳,你認為呢?
[重點凝練]堿+某些非金屬氧化物→鹽+ 。
[設計意圖]以雙堿變質為引子重溫了堿和某些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拓展內容解決了檢驗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氫氧化鈣溶液,而除去二氧化碳最好用氫氧化鈉溶液的問題,凸顯了兩種堿化學性質的通性和二者溶解性上的差異。
四、百變紙花
[練習4]小明將一朵無色紙花浸在一種紫色溶液A中一段時間后撈出晾干,他向這朵紙花上噴了無色溶液B,紙花變成了藍色,然后又向這朵紙花上噴了另一無色溶液C,紙花又變成了紅色。猜猜看,他用了哪些溶液?
[拓展]若土壤的酸性是由硝酸引起的,如何改良酸性土壤?若工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硫酸該怎樣處理?胃酸過多的患者服用的藥物中常含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等物質,這是為什么?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重點凝練](1)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溶液變 色,遇堿溶液變 色;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變 色,遇堿溶液變 色。
(2)中和反應:酸+堿→ + ,實質: + =H2O。
[設計意圖]百變紙花的魔術情景來源于酸堿指示劑與酸溶液和堿溶液作用顯示不同的顏色,以及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拓展加深了中和反應在實踐中的應用。
五、三鹽爭氣
[練習5]100g碳酸鈣、106g碳酸鈉、84g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哪種物質產生的氣體最多?
[拓展]怎樣證明雙堿變質中氫氧化鈉固體已變質生成碳酸鈉?如何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這種雜質?
[重點凝練](1)酸+鹽→ + ;(2)堿+鹽→ + ;(3)CO2-3的檢驗。
[設計意圖]趣味計算引入鹽和酸反應的規(guī)律,拓展則把CO2-3的檢驗、沉淀法除去CO2-3聯(lián)系起來,豐富了實驗探究的內容。
總之,在有趣的情境中設置典型問題,無論是從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還是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來看,都有利于克服復習教學中枯燥乏味的重復,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方式,是提高復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