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試卷講評課是初中科學教學的一種重要課型,提高試卷講評課的質量是實現(xiàn)科學學習“輕負高質”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結合自身實踐,針對當前科學試卷講評課中存在的普遍弊病,提出了改進科學試卷講評課,實現(xiàn)“輕負高質”的一些主要對策:精心預設、彰顯主體、促進反思。
關鍵詞: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輕負高質
試卷講評課是初中科學教學的一種重要課型,提高試卷講評課的質量是實現(xiàn)科學學習“輕負高質”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上好講評課,可幫助學生復習,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科學方法訓練,從而提升其科學素養(yǎng)。現(xiàn)結合市、校教研活動和理論學習,對試卷講評課教學進行初步的探索與實踐。
一、試卷講評課存在的普遍弊病
1.一拖再拖,不講時效
測試后應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講評。大部分學生考試結束后,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績,情緒比較高,并且對試題及自己的解題思路印象比較深刻,此時講評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心中無底,不論重點
有些老師沒有批改試卷就講評,因此沒有重點,面面俱到。當然有些老師干脆公布完答案就了事。以上種種講評課,既浪費學生時間,收益甚微,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
3.形式單一,不教方法
有的教師講評試卷時,偏重于給學生核對答案,而不重視對解題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的講解。教學方法呆板,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和“獨角戲”,不能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二、提高科學試卷講評課的主要舉措
1.精心預設,及時講評
(1)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確定講評方案
教師必須在認真閱卷的前提下,才能對講評的內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判斷科學試題中的難易程度、命題的思路、考查的角度、意圖及答題思路和技巧,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并根據(jù)情況進行有效性分析。教師可整體把握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考慮哪些是學生能夠自我消化的,哪些是需要通過小組合作才能解決的,還有哪些需要全班同學與老師一起參與的,合理預設時間與內容的安排,突出重點,達到糾錯、鞏固知識,并提高學生靈活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2)及時改評,重視激勵
講評課要以贊揚、肯定為主基調。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機常常表現(xiàn)為希望得到好的分數(shù),不甘心落后于同學,講評課時應保持和強化學生的這些心理動機。科學講評課中雖然不應該公布每個學生的成績,但在課前向學生簡單介紹試卷難度、答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各段分數(shù)的人數(shù),以便學生確定自己在班中的位次情況及答題情況,使學生得以自我比較。
(3)突出重點,精講精析
講評必須講在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上,即學生在科學答題中存在問題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點內容上,來進行歸類分析:①對科學知識點中概念理解不透徹出現(xiàn)錯誤;②對科學特有的生活、科技等情景中關鍵的題眼判斷、理解有誤;③科學解題中思維定式的負遷移及科學模型建立失誤;④科學探究方法、解題技巧掌握未到位;⑤具體數(shù)學運算錯誤等。這五類歸類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又滲透的,通過突出重點歸類分析的思想,精講精析,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在讀題、解題中留意,以此達到減少各類錯誤的目的,同時也會讓學生在平時自行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及與各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
2.回教于生,彰顯主體
“主體參與”是現(xiàn)代教學論的核心要素,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在任教的兩個平行班級中,筆者只針對講評課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實驗。其中一個班維持以教師分析、學生聽講為主;將另一個班進行分組,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地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一段時間的實踐中不斷嘗試與優(yōu)化,進行微調,最終定組,組內合作方式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
講評的第二階段:每一小組將本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寫到黑板上,由組間交流、互動回答,一般經(jīng)過第一階段的組內互動,留到這一階段的試題也不是很多,也就四到七題,當然這些試題可能就是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但這時仍然可以發(fā)揮三分之一或極個別學生的天賦,給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的機會。
教師只需在最后的十幾分鐘時間里對此次講評中學生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加以分析與點撥,同時對此次小組合作中表現(xiàn)較好的小組及個人進行表揚。
3.且行且思,反思提升
筆者要求學生對每一份試卷的反思應做到:①自行評卷;②考后反思;③收集錯題;④適時反復。教師要及時依據(jù)試卷講評情況、學生考后感等,精心設計一份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講評后的矯正補償練習,讓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多次在練習中出現(xiàn),達到矯正、鞏固的目的。
總之,習題講評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講評過程中要力求精講精析,抓住典型的錯例,充分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對重要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歸納。教師在分析試題的時候,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思想等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全面實現(xiàn)科學教學的“輕負高質”。
參考文獻:
[1]潘林.淺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中學物理,2012(01).
[2]徐錦生.課堂需“三有”:有趣、有法、有效.金華晚報,2011-09-28.
[3]沈德力.非智力因素與人才的培養(yǎng).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大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