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親其師,信其道”,不愛老師,不尊敬老師怎么可能會認真聽老師的諄諄教誨呢?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深刻而久遠的影響。怎樣才能讓學生從心底里喜愛思想品德課呢?下面嘗試了五種技巧。
關鍵詞:感染熏陶;交流溝通;賞罰有度
有時我們會看到有許多教師工作很辛苦,也很出色,但同時也看到了一些不協(xié)調的畫面,聽到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教師在辦公室里教育學生,沒一會兒,學生扭頭就想走;同學們私下里交談,我不想聽思想品德課。當然對于教師來說,要讓學生從心底里喜歡思想品德課,我們嘗試了下面五種技巧。
一、加強自身修養(yǎng),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教育家加里寧曾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tài)度,都會這樣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如果教師很有威信的話,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痕跡。”
事實上,能否贏得學生尊重和愛戴,不是單方面因素決定的,我們的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yǎng)等綜合素質融鑄成其人格,這是一名教師吸引學生力量的主要源泉。我們不僅是學生的良師,也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也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更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我們應少對學生說你必須這么做,要更喜歡對學生說:想一想,你應該怎么做。在人品上我們更應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學生有過失的時候,同樣相信學生有改正過失、重新開始的能力。教師要以自己真誠、正直、純潔、人性的美好、高尚的品德去影響學生。在這樣的影響下,學生會“不喜歡思想品德課”嗎?
二、提高自身素質,用“愛心”去熏陶學生
現在學生的普遍特點是:思想活、觀念新、信息靈,在新的形勢鼓舞下,他們的求知成才愿望、獨立自主意識、開拓創(chuàng)新觀念日益強烈。這就要求教師工作上要反映時代精神,跟上形勢發(fā)展,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
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把每一個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chuàng)新精神,與學生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和關切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
教師只要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用真愛去點燃教育理想的火焰,用真愛去為學生美好人生鋪設道路。學生怎會“不喜歡思想品德課”呢?
三、進行交流和溝通,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對學生的溝通和了解??梢酝ㄟ^家訪、談心、觀察等方式去了解每個學生。我們每位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在生活中和教師相處時,總是自然、大方地和教師說話,而且語言幽默、風趣、得體,你一定會覺得這學生還可以,不說讓人挺喜歡,但至少不會讓人覺得討厭。那么我們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比如,我們在校園內外經常遇到學生對你說:“老師好?!贝藭r,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開心的話,會讓學生覺得自己和教師之間沒有距離,有一種挺親切的感覺。
與學生的溝通應該是多渠道的,這樣有利于學生接受,平時與學生談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用書面語言來表達,這樣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彼此信任,讓學生從心底接受你的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才會把你當成真正的朋友,才會跟你說心里話。作為自己的朋友,他能“不喜歡思想品德課”嗎?
四、營造良好氛圍,創(chuàng)設育人環(huán)境
俗話說:“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更能塑造人。”學校的每個墻壁、每塊綠地、每個角落都成為會“說話”的老師,使學生隨時隨地地受到感染與熏陶。所有學校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都文明、莊重,衣著儀表及為人處事都以身垂范,給予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積極影響。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達到一種無聲教育的效應,實現環(huán)境育人的目的。在這樣的集體中,學生很少或根本不會發(fā)生對教師的“不喜歡”。
五、把握好尺度,講究“賞”“罰”藝術
學生對教師的“不敬”往往發(fā)生在遭到批評或受到處罰時。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自尊心強,他們要求獨立自主,不喜歡別人的管教。所以,在批評學生時要講究藝術。首先,批評時要對事不對人,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其次,不妨把批評的語言先“包裝”一下再使用??梢杂蔑L趣幽默的語言去批評學生,這樣既使他們容易接受,又達到了批評的效果。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處罰也正是想達到這一境界。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種手段,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處罰的尺度,要充分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相信他們都是可變的,也是可塑的。
教師是學生前行的引路人:一次循循善誘的點撥,可能啟動一名未來科學家探根尋底的執(zhí)著;一次情真意切的贊許,可能激發(fā)一名未來藝術家才華四射的靈性;一次滿懷期待的鼓勵,可能打開一名未來文學家包羅萬象的胸襟……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h界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