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秋天,剛剛走上三尺講臺的我對特色紛呈的名師課堂佩服得五體投地。如何讓自己平庸的課堂、學生的學習能因一個特色、一個亮點而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呢?我陷入了沉思。針對當時本班學生寫作水平偏差的班情,考慮到成語強大的交際生命力,以及對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快速滲透性,我選擇了以成語為突破口,嘗試著在課內(nèi)課外的學習活動中開展多樣化的成語活動,滲透成語教學,讓學生走近成語,喜愛成語,運用成語。本文將談談我這幾年來的一點心得。
一、走近成語
剛開始制訂的教學計劃中,由我每天寫一個成語在黑板上,并對學生講解詞義,讓學生記住這些成語,并每兩周進行一次總的背誦和默寫的檢查。幾周下來,雖然也讓學生積累了不少的成語,但我總覺得效果不是太明顯。而且,學生僅僅是把它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運用,與我設(shè)計這項教學活動的初衷大相徑庭。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隨手記了一個學生課堂發(fā)言時用到的一個讓同學們都覺得用得恰到好處的“愚不可及”這個成語作為“每日一詞”的內(nèi)容,結(jié)果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首先,用這個詞的學生見自己說的詞語被寫到了黑板上,激動得小臉通紅。其他同學呢?不用我的講解,對成語的含義了然于胸,并且紛紛表示要多用成語說話,爭取自己也能上“每日一詞”。同學們高漲的熱情提醒了我:任何遠離生活的、不切實際的閉門造車,都不會受到歡迎。于是,我及時調(diào)整了計劃:當堂記錄學生用得最妙的成語。一方面,將學生運用的成語記錄上墻,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精神獎勵,大大激發(fā)了學生接觸和積累成語的熱情。另一方面,這些成語并非我搜腸刮肚、生拉硬扯來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然而然聯(lián)系到的,與當時所學習的內(nèi)容或多或少有所聯(lián)系,學生理解、默寫甚至用詞造句都往往事半功倍,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此舉一出,大大拉近了學生與成語的距離,讓學生一下子覺得成語變得親切了,與他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了。
二、喜愛成語
如何讓成語課堂擁有非凡的魅力,并且能夠為學生的成語學習推波助瀾?在幾年的摸索、實踐中,我的隨筆本上記錄的方法竟多達十幾種。以下,展現(xiàn)的是曾經(jīng)運用較多的幾種深受學生歡迎的方法:
方法一:模仿當時江蘇臺熱播的“奪標800”節(jié)目改編而成,根據(jù)提示猜成語
師:請根據(jù)我的提示猜一個四字成語。提示一:這個成語寫了兩個人;提示二:這兩個人學習都很勤奮;提示三:他們?yōu)榱饲趭^學習都傷害到了自己……
(至此,已經(jīng)有同學躍躍欲試。)
提示四:蘇秦……
不少同學脫口而出:懸梁刺股。
方法二:數(shù)字成語競猜
師:老師今天說個成語字謎來讓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一副奇怪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2345,下聯(lián):6789,這是什么成語呢?
生:缺一(衣)少十(食)。
師:老師要把數(shù)字變動一下了,2345,6879,這又是什么成語?
生:七上八下。
……
方法三:動物成語課
師:今天老師要在班里搞一個成語比賽,看看我們班的學生誰積累的成語多。誰來說說關(guān)于馬的成語?
生:(爭先恐后)龍馬精神、老馬識途、馬不停蹄、馬失前蹄、懸崖勒馬……(一口氣說了17個關(guān)于馬的成語)
師:不簡單嘛,說得最多的可真稱得上是匹千里馬呀!其他同學要加油喲!
……
方法還有很多,如,“成語碰碰車”,讓反義詞成語面對面,指出對方的意思;“成語手拉手”則是近義詞成語找朋友,在找的過程中加深對成語意思的了解;“成語尋花”則是找出藏在成語中的各種各樣的花;“成語游覽車”則是找一些帶有地名的成語,并能說一說它的大概意思以及來歷……這些方法,有時一種接連用了好多次,有時穿插使用,有時又讓學生自己主持使用,有時提前讓學生做好充分準備,有時又臨堂變換,“打”他個措手不及……可是,每一堂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異常高漲。后來,為了既擴大學生成語積累的面,又加強對已學成語的記憶,我和學生玩了一個小花招——欲擒故縱。把每兩周兩節(jié)的成語課減為一節(jié),另一節(jié)用來對“每天一詞”進行集中的有針對性的復習。結(jié)果,課減了,可學生學習成語的熱情更高了,課前準備更充分了,課堂表現(xiàn)跟更踴躍了,學習的效率也提高了,對成語那是“愛不離口”,這每周一節(jié)的成語課簡直成了他們心馳神往的“快樂星球”,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不禁捂著嘴,偷偷地樂了。
三、運用成語
為了使學生的成語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經(jīng)過精心策劃,我又出臺了“誦成語、默成語、書成語、畫成語、講成語、用成語、演成語”和考“成語等級”為主體的七彩系列活動,不讓一個學生因?qū)W習成語犯難而掉隊,讓每一個學生都使自己的特長得到有效的發(fā)揮,給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現(xiàn)自己特長的空間,既有知識“面”的保證,又有“點”的提升。以上活動的一體化展開,使學生在掌握成語的同時,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書法、繪畫能力、表演能力、記憶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全面發(fā)展,綜合提高。
以上,是我借助成語提高語文教學的探索,它使我的課堂有聲有色,內(nèi)涵深刻。當然,在實踐的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缺點。即使是這樣,我仍然對借助成語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一做法充滿信心。希望我這些年的小小摸索能夠獲得更多人的支持,能夠集中更多人的智慧,使它更加系統(tǒng)、完善,更切實地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豫區(qū)侍嶺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