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風云突起
周末,阿陶買來韭菜和豬肉,說連日加班辛苦要包餃子犒勞我。
我一高興,不好意思再賴床,跟著婆婆和面剁餡兒,一家人其樂融融。
包著包著,阿陶失手摔了一只勺子,我嬌嗔著作勢踢了他一腳,他咋咋呼呼地跳開去。眼角的余光中,我看到婆婆的臉色一沉。
不知誰開的頭兒,聊到了阿陶的表妹,婆婆嘴巴一撇:“那個丫頭,在家刁蠻慣了,到了婆家還不知收斂,結(jié)果被自家男人嫌棄,婆婆也瞧不上她,稍有不如意就啐她!”
平日里婆婆八卦起來可沒這么興奮,這會兒卻說得唾沫橫飛。我腦子里一個閃念:指不定她正在暗自充當那個威風凜凜的惡婆婆呢!
我的臉耷拉下來,捏著餃子皮沖婆婆笑:“表妹也太窩囊了,換做是我,哪個敢動一根手指頭,非得給他點厲害瞧瞧!”
婆婆的臉色頓時僵住。
等我轉(zhuǎn)身鉆進廚房,就聽到婆婆和阿陶嘰咕:“瞧你媳婦什么樣兒!要是你們煩我,趁早說話啊!”
我一股無名火躥上來,嘿,婆婆還別叫這個板兒,她要真住不下去,我立馬敲鑼打鼓歡送她。
當然,刻薄話我沒說出口,只是一聲斷喝:“阿陶你給我進來!”
阿陶哈巴哈巴地跑進來,一個勁兒作揖:“說別人的家事,怎么搞成了自己的矛盾?”
我橫眉冷豎:“看你媽說話的架勢,敢情那是啐在我臉上啊!”
阿陶撲哧一聲笑出來,半摟半抱地哄我:“老婆大人受委屈了,都是為了我。這樣吧,下午我將功折罪,帶你去買那件新大衣如何?”
我心里的氣頓時順了。從廚房出來,阿陶還當著婆婆的面掐了一把我的腰,這下我更加揚眉吐氣——老太太再怎么牛,你兒子還不是被我乖乖收服!
可憐牌雙面膠
餃子出鍋,婆婆待在自己房間不肯出來。阿陶故意做出一臉不耐煩:“不出來算了,我給她端過去,咱倆好好享受二人世界?!?/p>
兩口子面對面地吃餃子,阿陶說了一堆笑話哄我高興,見我露出笑臉,又趕緊往婆婆房間跑了三四趟??粗谋秤?,我忽然有點心疼,都說男人是夾在婆媳關(guān)系中的雙面膠,阿陶現(xiàn)在不就是那可憐牌的雙面膠嗎?
但是,所有的麻煩還不都是他自找的!
我一向同婆婆不睦,不是我不賢淑,而是婆婆出了名的刁蠻。早些年我并不以為意,反正每年和婆婆總共才見兩次面,中秋一次,春節(jié)一次,不至于撕破臉皮。那個時候我煩惱的是阿陶,明明只是一介小職員,卻見天在外吃百家飯,雖然落了個好人緣,可2000元的工資每月剩不下幾個錢。我跟他吵,他卻一副混不吝的勁頭。再跟他回家,我就忍不住跟公婆念叨,希望他們能說說他。誰想,我話還沒說完,婆婆已經(jīng)機關(guān)槍似的偏袒起自己的兒子,什么男人就得有應酬,沒好朋好友豈不成了窩囊廢?
我鼻子都要氣歪了,心中打定主意,決不跟婆婆同住一個屋檐下!一個混不吝的阿陶已經(jīng)夠了,再來一個婆婆,我還要不要活?
卻不想天有不測風云,公公忽然歿了,婆婆一個人在家,不小心跌了一跤,小腿骨折。阿陶沒得商量,只能將老媽接來。
我是想反對的,哪怕我們出錢給婆婆雇一個保姆也好啊,可阿陶紅著眼睛哀求我:“左鄰右舍會說我不孝的,權(quán)當為了我,你就忍一忍吧?!?/p>
我不怕阿陶犯渾,就怕他掉眼淚。最后,同他說好,婆婆腿腳好利索之后還是要回去的。
混不吝先生轉(zhuǎn)性
婆婆來了,80平米的房子,多住進一個人來其實不算擁擠,可我只覺得自己喘氣都不均勻了。
我買的沙發(fā)罩,婆婆嫌顏色太素,一再讓阿陶買新的來換上,阿陶哼哼哈哈地裝作聽不見,她自己能下樓之后,竟然買來一塊艷俗黃布,直接蓋到沙發(fā)上。接著,床罩、被套全都換成花花綠綠,最后連墻上的風景畫也都被換成了明星照……
我完全氣蒙了,只能對著阿陶發(fā)飆:“你媽的腿已經(jīng)好了,怎么還不走?”
阿陶唯唯諾諾:“那什么,忘記和你說了,老媽說,她不想回去了……”
我差點昏過去??山酉聛戆l(fā)生的一件事,又讓我不好意思說出那個“不”字了。
我剛學開車,超級菜鳥,那天在路上一不小心刮蹭了一輛寶馬,車主一臉橫肉地沖下來,我哆嗦成一團,正要給人家道歉,坐在副駕駛位子上的阿陶一個箭步跳下去:“有什么狠的沖我來,你要敢動我老婆一個手指頭,我就和你拼命!”
寶馬男被阿陶護犢子一樣的氣勢嚇住了,最后拿了我們1000元悻悻而去。
我又感動又恐慌,剛剛阿陶說車多不讓我開,是我非強擰著把住了方向盤,現(xiàn)在好了,有得挨了。不想,阿陶半句抱怨都沒有,還一個勁兒安慰:“別緊張,腳放到離合器上,帶點剎車,繼續(xù)走吧。”
我的眼淚都要下來了,當初那個混不吝老公,怎么忽然間就長大了呢?再往細里想,阿陶這段時間的變化太多了:不聚眾喝酒了,不早出晚歸了,甚至和我說話的口氣都柔和了不少。
是什么改變了這個男人?
想來想去,答案竟然是婆婆。自從婆婆進了家門,阿陶潛移默化地改掉了那些我曾經(jīng)三令五申他都沒有改變的劣習。
這個意外發(fā)現(xiàn),讓我震驚不已。
婆婆是碟鹽
阿陶倒也說實話。
不敢在外吃飯喝酒,是怕老娘又挑剔老婆的廚藝;不早出晚歸,是怕婆媳倆離開自己這個雙面膠話不投機;和老婆說話溫言細語,是不想讓老娘以為兒子是一家之主對兒媳婦愈發(fā)不敬。
更重要的是,真的將老娘接到身邊,阿陶才體會到我作為一個主婦的不容易:家務全包不算,還要忍受老娘的各種挑剔找碴兒,他長嘆一聲:“什么山盟海誓都比不上這份兒忍耐。”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誰能想到,多事的婆婆駕到,竟然成為我們小夫妻感情的催化劑,這下,我還怎么好意思再攆婆婆回家?
婆婆繼續(xù)留下來,磕磕絆絆的矛盾依然存在。像今天,因為一句玩笑話,婆媳之間又別扭上了。
不過阿陶真是說到做到,下午果然陪我買了那件新大衣回來。第二天穿去上班,辦公室的李姐羨慕得眼珠子都綠了:“你家小陶還真夠貼心!”
我嘆一口氣,忍不住又說起婆婆。阿陶現(xiàn)在修煉成了二十四孝賢夫,如果家里沒有婆婆添亂,我的幸福簡直就是一百分了。
李姐大笑:“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想想你婆婆沒來之前,阿陶能這么細心?要我說,你最應該感激的人就是你婆婆,套句書上的話,給愛里加點鹽才會甜,沒有你婆婆這盤鹽,你們小兩口怎么能咂摸出日子的甜蜜呢。”
加點鹽,才會甜?回想這大半年的日子,我頓悟:確實,如果沒有婆婆,我和阿陶的恩愛好像還真不會如此迅速地升溫。
這樣一想,我心里完全敞亮了。再想到婆婆,竟然可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感激她制造的那些麻煩—一如果不是婆婆虧欠了我,阿陶怎么會這么賣力地疼愛我?當然,彌補之愛遠不如感激之愛有分量,來日方長,我想試一試如果自己以德報怨地對婆婆好上加好,是不是阿陶對自己的愛就會更加洶涌?
嗯,我覺得,這完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