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培養(yǎng)未來社會棟梁人才的搖籃,它應該走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前列,為和諧社會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本文分析了高校應該從哪些方面構建和諧校園,從關注高校輔導員這一特殊群體出發(fā)引發(fā)了社會熱點話題“職業(yè)壓力”,分析了該群體職業(yè)壓力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在職業(yè)壓力下高校輔導員應如何處理好工作關系,為構建和諧校園做出意義非凡的努力。
【關鍵詞】和諧校園;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壓力;工作關系
一、構建和諧校園的必要條件
1.管理制度“以師為本”。作者認為,和諧校園的構建,首先應該有先進的學校管理,制度具有紀律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它在維護學校正常運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制度管理用條條框框來管理有知識、有思想、有豐富情感的教師,用評比等級來評價教師的工作績效,卻不是最佳方法,其弊端在于它的籠統(tǒng)性、生硬性和機械性。學校管理首先應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要了解教師的需要,理解和尊重教師的勞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運用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人文化管理是一種尊重人、促進人的健康發(fā)展,讓人自覺主動投入的管理。一是讓教師對工作有快樂感。管理者要千方百計地讓教師感到工作的樂趣。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舒適的工作條件,人盡其才的工作氛圍更能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更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二是讓教師有主人翁感。學校管理者要給自己定好位,管理者并不是權利的代言人,首先應該是服務者,與教師是平等的。教師只有感到自己被尊重,才會盡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才會積極地、努力地維護學校的利益,才會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整個學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三是讓教師有成就感。教師只有在工作中得到管理者的尊重,才會更加熱愛學校,更加熱愛自己的崗位,更加自覺地做好教育工作。
2.教學管理“以生為本”。校園生活應是溫馨和諧的。在和諧校園里,教師應“以生為本”,為學生的個性完善、人格健全、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師生關系應是平等、和諧的。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師生觀念,著力改善師生關系,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把愛心傳播給所有學生。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改“填鴨式”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要體現人文關懷,使課堂變?yōu)閹熒餐瑢W習和情感交流的場所;教師在課堂上關懷著每一個學生,就會使整個課堂洋溢著關懷與尊重的協調和諧氛圍,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二、高度關注輔導員職業(yè)壓力
職業(yè)壓力是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教師職業(yè)壓力大也是當前教育界一個比較普遍的共識。構建和諧校園,就不得不關注教師職業(yè)壓力,而高校輔導員是構建和諧校園中不可或缺的強大力量。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長期以來,人們對其崗位職責與角色定位都有各種各樣的界定和討論。輔導員教師,處于學校與學生聯系的第一線,和學生保持著比較固定的直接聯系。學校的每一項要求、每一次活動安排基本上都是通過輔導員傳達并布置到學生中的,相應的,對學校紀律要求執(zhí)行情況的檢查監(jiān)督,對學生活動的組織管理,也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上遇到了困難,對學校工作有什么意見、建議,一般總會找他們的輔導員反映情況,尋求幫助。由于高校輔導員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特殊性,其教師的職業(yè)壓力也會對學生身心發(fā)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響。所以作者認為,了解輔導員教師職業(yè)壓力形成的原因,有助于幫助高校采取措施給廣大輔導員教師“減壓”,使其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
1.工作負擔因素。對于輔導員教師來說,每天并不是簡單的8小時工作制,除了正常的任務外,還要額外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輔導、參與學生活動、深入學生生活等,育人過程是一個復雜的人際活動的過程。輔導員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主觀能動性的各種的人,這一特點決定了輔導員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基本上每天的工作時間就不能嚴格的按8小時計算。
2.角色職責因素。(1)高校輔導員教師與園丁之間的角色差距。雖然中國歷來有著尊師重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這種尊師行為與大學教師似乎有些迷離。大多數的家長和學生眼中的教師就應該德高望重、兢兢業(yè)業(yè)、經歷豐富、專業(yè)知識水平高,從這種角色期待來看,更多的將尊師的范圍局限于高、中、小學教師和專業(yè)教師中。(2)專職教師與兼職輔導員之間的角色窘迫與混淆。伴隨著教育規(guī)模日趨擴大,許多高校都采取了由專職教師兼任輔導員以期能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舉措。然而,這種管理模式也給身為兼職輔導員的青年教師對自己的角色認定產生了諸多困惑。一方面作為普通專職教師,所傳授的是學術性的東西,精煉簡潔,只要履行好所授課程的義務幾乎就可以說完成了其作為普通教師的任務。但是作為兼職輔導員,在復雜的工作中免不了嘮叨、反復強調,這就給學生留下的啰嗦、不著重點等印象。由此作為兼職輔導員的專職教師就拿捏不準究竟該花多少時間與班上的學生在一起,管少了達不到效果,管多了雙方都深受其累。一方面對于高校專職教師而言,只有兼顧教學和科研兩塊戰(zhàn)略高地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其人生的價值,不僅要課上要完成教學任務,課下還要完成科研任務,專職教師已受著這兩個方面權衡與取舍的煎熬。輔導員歸屬于學校政工干部這一管理子系統(tǒng),而兼職輔導員身份更是給已經身屬兩種評價標準的專職教師更大的角色焦慮。因為這更難量化,也難看到效果,引不起太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由于教師要扮演多重角色,當角色無法協調時,角色沖突也就產生了。當教師不能很好地實現多種角色的轉換,就會造成了心理矛盾和沖突,加重心理負擔。
3.社會地位因素。不樂觀的地位、工資和職務提升前景也是輔導員教師職業(yè)壓力產生的原因之一。教師的經濟地位是在教師整體地位中權重最大的一個層面,而經濟收入低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輔導員教師的社會地位,甚至影響他或她在學生中的權威性。
4.學歷科研職稱因素。教師學歷層次和教學科研成果是衡量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而作為高校教師中的一員,輔導員教師也要通過不斷的培訓、進修、讀研甚至讀博等途徑不斷更新知識。廣大輔導員教師的日常工作是學生管理。但是在教師的職稱評定中,除了教學成績外,學歷因素和科研因素都占很大的評定因素比例。所以學歷職稱因素對教師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壓力。
5.教師自身因素。教師自身的人格因素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每個人的人格特征都不盡相同,每個教師的人格特征也是如此。教師個體自身的人格特征對職業(yè)壓力的產生也有直接影響。教師人格特征中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如怯懦、自卑、孤僻、狹隘、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性格內向、敏感等。因此在處理日常工作時經常會處理不當。在面臨同樣的壓力時,具有這樣人格特征的教師往往不能采取適當的方法處理,容易造成教師自身的心理壓力。
三、 高校輔導員在構建和諧校園中如何處理好工作關系
1.處理好工作中“緊急性與重要性”的關系。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繁、雜、亂、多,不但要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務育人工作,還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社會實踐、班級黨團組織建設與貧困學生資助、勤工助學等工作,特別是輔導員工作與班主任工作二合一時,輔導員的工作任務更加繁重與雜亂,如此廣而雜的事情,不講究工作方法是不行的,因此輔導員必須要處理好“緊急性與重要性”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把本職工作干好的目的?!熬o急性”是指需要立刻處理的事情,而“重要性”是指影響深遠的事情。那么在輔導員工作事情中該怎樣區(qū)分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如危機、急迫的問題、有期限壓力的計劃;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如改進流程和效能、防患未然、規(guī)劃、建立關系;不重要卻緊急的事情:如不速之客、某些電話和會議、某些信件和報告、學生受歡迎的各種活動、必要而不重要的問題。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如煩瑣的工作、某些信件、某些電話、浪費時間之事、有趣的課外活動等。“緊急性事情”是指必須立即處理的事情,緊急的事情通常都是顯而易見,推拖不得,也可能較討好、有趣,卻不一定很重要。“重要性的事情”都與目標、效果有關,凡有價值,有利于實現教育、教學、服務的目標,能夠提升學校品位,對學生發(fā)展有利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緊急與不緊急,重要與不重要其實有時也是相對的,要根據環(huán)境與時宜的變化適當調整。
2.處理好工作中效果與效率的關系。效率和效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效率是指產出與投入的比值,對于給定的投入,如果能獲得更多的產出,就是提高了效率。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動的過程。效果是指完成預期任務的目標,當輔導員們實現了國家、社會、學校交給他們的活動目標,我們就說他們是有效果的。因此,效果涉及的是活動的結果。然而,社會的投入資源是稀缺的,所以必須關心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輔導員們在管理、服務、育人當中就是要使資源成本最小化,僅僅有效率是不夠的,管理、服務與育人當中還必須實現預定的目標,即追求活動的效果?!澳繕撕头较蛐缘恼_遠比速度重要的多!”,高校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效率,但是更需要效果,如果迫不得已非要放棄一項,那么寧可慢節(jié)奏也要保證效果,有時片面追求高效率往往不一定產生好的效果。
3.處理好工作中意愿與能力的關系。意愿是指投入工作的態(tài)度;而能力是指完成任務的條件。自古以來就有“態(tài)度決定命運”論,說明工作態(tài)度非常之重要,一個人若做事沒有意愿、沒有心,那再強的能力也是空談。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輔導員教師隊伍的學歷也逐步提升,部分研究生學歷的輔導員認為當輔導員是一種懷才不遇的表現,而在實際工作當中忙于轉崗,其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一個人的意愿對于一個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四、結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知識經濟初露端倪,構建和諧社會是當代人的首要任務,高校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作用也尤為重要,而高校輔導員教師這一特殊群體在工作中,應做到對于重要又緊急的事情要義無反顧地去做,并且講究效果與效率,用心去做,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達到工作得心應手、碩果累累的目的,對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做出非凡的努力。
參 考 文 獻
[1]盧吉超.社會轉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管理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
[2]毛堯飛.《忙要忙到點子上》.新浪讀書:http://vip.book.sina.com.
cn/book/index_42552.html
[3]李開復.《時間管理》.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75b3d5601000b90.html
[4]劉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的實現路徑[J].企業(yè)導報.2010(12下):268
[5]王以仁,陳芳玲,林本喬.教師心理衛(wèi)生[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79~82
[6]甘祝軍.高校輔導員勝任特征研究[M].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