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陪伴我們八年之久的熱門美劇《豪斯醫(yī)生》、《絕望的主婦》等陸續(xù)劇終,當冗長的韓劇已無法輕易刺激我們頑強的淚腺,當風格吊詭的日劇再難重現《東京愛情故事》的輝煌,2010年下半年起,英劇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神探夏洛克》、《唐頓莊園》、《黑鏡》、《IT狂人》、《無恥之徒》……,一部部收視口碑雙贏的劇集不斷刷新著中國觀眾的觀劇指南。倫敦奧運的圣火雖已熄滅,但有關英劇的熱潮仍在延續(xù),本期專題將與您一同跳轉英劇頻道,為您解讀其走紅背后的點滴。
在“鄙視”中逆襲
劇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翱从〉谋梢暱疵绖〉?,看美劇的鄙視看日劇的,看日劇的又鄙視看韓劇的……”,從近期網絡流傳的電視劇“鄙視鏈”來看,英劇已正式超越美劇,成為文藝青年的“新寵”。有英劇粉甚至毫不掩飾地評論道:“看慣了英劇,再面對某些同學張牙舞爪地向我描繪某部美劇多么神奇的時候,我只想不屑地扔給他們一句:‘沒文化!’”這種智商和品味上的小眾優(yōu)越感看似莫名其妙,卻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英劇崛起的恰逢其時。
其實,英劇對于中國觀眾來說并不陌生。早在1987年,央視晚間非黃金時段就播出過由英國格拉納達電視臺制作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杰瑞米?布雷特恰到好處的表演既賦予冷靜犀利的大偵探以迷人的個性魅力,又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90年代末,BBC版電視劇《傲慢與偏見》和羅溫?艾金森主演的《憨豆先生》等優(yōu)秀劇集的引進,也在中國引起了轟動。近年來,每逢艾美獎揭曉或是美劇空檔期,總會有幾部英劇不聲不響地在資深劇迷圈內引起熱議,但真正讓小范圍流傳的英劇揚眉吐氣,以致上升為全民追捧的文化現象,就不得不提自2010年7月以來征服全球劇迷的三部英倫“神劇”——《神探夏洛克》、《唐頓莊園》和《黑鏡》。
福爾摩斯被綁架了——“主犯”是《神秘博士》的主創(chuàng)史蒂文?莫法特,他把柯南?道爾筆下的著名偵探捆上了時光機,將他載到了21世紀。在BBC版的迷你劇《神探夏洛克》中,穿越到互聯(lián)網時代的“卷?!焙汀盎ㄉ痹谒麄兊娜A麗冒險中,玩轉手機、網絡和博客,而讓劇迷們眼花繚亂到不多按幾回暫停就無法跟上的推理論證,居然絲毫不令人感到突兀。
同樣在2010年引起轟動的還有由金牌編劇費羅斯操刀的ITV時代劇《唐頓莊園》。該劇自2010年首播起,迅速在英美掀起英劇風潮。你能想象100年前英國管家每天清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特別的熨斗把報紙熨一下嗎?你能想象以不工作為榮的伯爵世家對“周末”這個詞的陌生和困惑嗎?要知道,這些不可思議的問題恐怕只能出現在注重細節(jié)的英劇里。如果說,《神探夏洛克》是穿越版的偵探傳奇,《唐頓莊園》是豪門版的帝國挽歌,那么2012年,由查理?布魯克一手打造的《黑鏡》則用三個具有后現代效果的虛構事件折射出人性的多棱。有人甚至說:“唯有內心強大的人才能在看《黑鏡》時不感到焦慮和恐懼?!笨戳T此劇,你會發(fā)覺《神探夏洛克》里的懸疑推理充其量只是特效剪接的虛擬產物,而真相永遠在事實之外。
沒錯,我們就是“英國制造”!
溫婉細膩的情感表述,緩慢卻不失緊湊的劇情走向,可圈可點的表演陣容……每一部英劇都在竭力給自身烙上“英國制造”的文化標簽。
相信很多英劇粉都是從95年BBC版的《傲慢與偏見》開始迷上英劇的,當科林?費斯飾演的達西先生穿著濕漉漉的白襯衫偶遇前來拜訪的伊麗莎白時,無數女人的芳心在這一刻被打動,而小說中從“傲慢與偏見”開始的愛情也成了眾多英倫時代劇里男女主人公情感發(fā)生的經典套路。近來在全球熱播的《唐頓莊園》被譽為自1995版《傲慢與偏見》以來“最好的時代劇”,劇中自信高傲的大小姐瑪麗與睿智溫和的大表哥馬修之間的愛情之路就因不同階層間根深蒂固的隔閡而障礙叢生。類似情節(jié)在《南方與北方》等古典劇中也有異曲同工的表現,一代代劇迷在為編劇的“偷懶”而無奈的同時,卻又深陷這種綿延百年的愛情規(guī)則中無法自拔。
“唐家屯”的大家長——編劇費羅斯曾表示,十分厭惡那種“去了趟廚房、吃了個三明治,回來后發(fā)現什么都沒錯過的電視劇”,所以他在2012年,即泰坦尼克號沉船100周年之際,聯(lián)合《唐頓莊園》的制作方——ITV電視臺,拿出了一個不太一樣的4集迷你劇《泰坦尼克號》。費羅斯在創(chuàng)作中,跳出了“連續(xù)劇”的框架,大膽采用非線性敘事方法,讓這艘巨輪每集都沉沒一次,以多變的視角,聚焦不同階層的乘客與船員,最終展現出時代的整體風貌。不得不說,此劇野心很大,顯示出英劇一如既往的從容淡定,是一部需要觀眾沉下心來細細品味的用心之作。
此外,本土演員們精彩到位的演出,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英劇的優(yōu)秀品質。比如《神探夏洛克》的走紅,就離不開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本人獨特的個性魅力。這個被斯皮爾伯格稱為“熒屏上最好的福爾摩斯”長了一張奇怪的臉:臉型瘦長、顴骨高、眼睛細,但在演技至上的英國,他不僅不止一次在影視作品中擔當主角,更成為紅遍全球的時尚新偶像,連美國《時代》周刊都對他贊不絕口:“人們也許將再也無法忽視這個面孔比他的名字還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員,他的時代正在到來。”除了新生代演員的崛起,老戲骨的地位依舊無可撼動。從霍格沃茨走出的麥格教授麥琪?史密斯,在《唐頓莊園》中搖身一變,成了保守勢利的老伯爵遺孀維奧萊特,這位英國國寶級演員把莊園遺老現實守禮卻又洞察世事的貴族派頭演繹得入木三分,難怪連編劇費羅斯也表示:“毫無疑問,這正是為麥琪而寫的角色,她特別的表演風格,與我的寫作手法不謀而合,她的一舉一動總是流露出一種不動聲色的機智勁兒?!?/p>
平淡生活中的“冷笑話”
在《英劇粉裝腔指南》里,有這么一條:“跟《生活大爆炸》的粉不硬磕,他們基數太大了,你可以另辟蹊徑,拿《小不列顛》、《紳士同盟》說事兒,說他們敢于諷刺政治和事實,并且善于自我嘲諷。那些說不好笑的,都是不懂得欣賞黑色幽默的,膚淺。”沒錯,英國人天生就有種賤到骨子里的刻薄勁兒,表面上的一本正經實在難以掩蓋背后極盡挖苦調侃之能事的調調。
由馬特?盧卡斯和大衛(wèi)?威廉姆斯聯(lián)袂創(chuàng)作并主演的諷刺劇集《小不列顛》,絕對是以耍賤為己任的重口味作品,兩人在劇中就像兩個患有嚴重易裝癖的瘋子,夸張地扮演著形形色色的社會成員:首相助理、同性戀、肥胖癥患者、假殘疾人……他倆用一個又一個令人捧腹的搞笑橋段演繹著英國社會的人間百態(tài)。網友們對這些極具英國特色的“包袱”也是褒貶不一,有人看了一兩集就表示接受無能,有人卻表示盡管該劇未能戳中自己的笑點,但仍被劇中人一面自我貶低,一面傲嬌成性的文化分裂所吸引,這種受眾基礎大約就為英劇在“至賤則無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提供了天然土壤吧。
英劇還很善于從普羅大眾的生活中尋找笑點,從被成功改編為同名美劇的經典喜劇《辦公室》到近年來頗受國內網友追捧的《布萊克書店》,都是此類劇集中的典范之作?!恫既R克書店》以別具一格的倫敦二手書店為舞臺,刻畫了三個神經兮兮的怪主角,該劇雖以書店為背景,卻絲毫沒有虛偽清高的小資情調,反而充滿了俯拾即是的冷幽默。當然,這里雖沒有一個看上去正常點的知識分子,但講究“文學味”的英國人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插入些來自狄更斯小說和莎士比亞喜劇的笑話段子,也算劇迷們在爆笑之余的一點小福利吧。
除了極品怪咖,英劇中還有一批好玩到爆的非典型書呆?!禝T狂人》里的Roy和Moss與《生活大爆炸》里的謝耳朵同為智商超群、情商為零的技術宅男,不過顯然前者更接地氣。姑娘們可能會覺得這些架著眼鏡、缺乏浪漫氣質的書呆無法滿足你對英雄的向往,可是當同屬此類書呆代表的夏洛克以一副不屑的嘴臉譏諷道:“如果我根本就不覺得做書呆有什么可恥”時,相信很多人都會一秒鐘呈頂禮膜拜狀吧。
“戛然而止”的傲慢
不同于美劇不斷加入新角色、新懸念來延長經典劇集的壽命,英劇向來用“做減法”的方式濃縮劇情。例如《IT狂人》就沒有像美劇《生活大爆炸》一樣乘勝追擊,不斷設置新的噱頭,反而在尚處鼎盛期的第四季就急流勇退。該劇編劇說,這樣的安排是不希望劇集因拖得太久失去了靈魂。好吧,如此完美主義的決定相信也只有霸氣漸漸外露的英劇中人才敢做出,不過,難道他們就完全沒有商業(yè)上的壓力嗎?
2005年,英國文化大臣Tessa Jowell發(fā)表了關于BBC長遠發(fā)展的綠皮書,其中有一條居然是“減少對收視的重視”,這在電視臺以收視為王的時代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但也恰恰是基于這種政策引導下產生的特殊制作環(huán)境,讓此后的英劇擺脫了收視率的漩渦,由小眾走向了大眾。在英國,市場份額最大的電視臺是成立于1922年的非盈利電視臺BBC,其節(jié)目之間不穿插任何商業(yè)廣告,主要經費來源包括向全球出售電視節(jié)目版權、接受英國政府的財政資助,以及面向全國收取“收視授權費”。英國法令規(guī)定,每個收看電視的家庭或企業(yè)都必須購買“電視執(zhí)照”,按彩色電視每年145英鎊、黑白電視每年49英鎊的標準收費。如果不使用電視機,上網收看電視臺的實況轉播,一旦被TV Licensing公司的巡邏車探測到,將會面臨1000英鎊的罰款,并被記入不良信用記錄。
如此強制性的政策導向使捧著“金飯碗”的非盈利電視臺避開了廣告商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能夠在相對自由的空間中制作出水準較高的作品。比如BBC著名的古典翻拍劇,那可都是“慢工出細活”的典型案例呀,又如橫掃艾美獎和金球獎的《唐頓莊園》,精致美好的背后是ITV每集耗資100萬英鎊的巨額投入。再看一季只有三集的《神探夏洛克》,每集接近90分鐘的素材容量絲毫不亞于一部電影,從策劃到拍攝共耗時兩年,第一版60分鐘的預播集就砸下去80萬英鎊,奈何BBC內部看了成片不滿意,又重新制作了一個90分鐘的版本,而萬眾矚目的第二季從開機到播出,仍然花了半年時間,英國電視人的誠意可見一般。對于粉絲們來說,集數少的優(yōu)點是情節(jié)緊湊,每集都會跌宕起伏,追看起來很過癮,缺點則在于看完一季有時甚至要等上一年才能盼來下一季,讓人望眼欲穿。好在從今年九月起,《唐頓莊園》、《梅林傳奇》等又將重歸熒屏,而“神作”《黑鏡》和《神探夏洛克》的后續(xù)劇集也正在制作中,預計將于2013年重出江湖。收獲大批擁躉的熱門英劇即將卷土重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