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閑話徐樹錚

      2012-12-31 00:00:00小寶
      領(lǐng)導(dǎo)文萃 2012年9期


        我特別想聊聊徐樹錚。他是民國第一個10年里政壇上翻江倒海的角色。雖然他名義上的官職最高不過陸軍部次長、國務(wù)院秘書長,但他實際上是段祺瑞的智囊,皖系的核心。段祺瑞及其皖系的成敗功罪,他起碼要負一半責任。正所謂春秋無義戰(zhàn),那段群雄逐鹿的歷史,現(xiàn)在評價不高,于是徐樹錚被定位成北洋的二線軍閥,被低估、被歪曲、被遺忘。
        只手定蒙疆
         民國初年,中國外交史上的大事之一,就是宣布獨立自治的外蒙古一度復(fù)歸。復(fù)歸之功,當推徐樹錚。
         外蒙古歷來信奉藏傳佛教(民國時期多稱喇嘛教),先是紅教,后是黃教,政教合一。從清代開始,它的政教領(lǐng)袖是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哲布尊丹巴大有來歷,他是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的弟子,與達賴、班禪、章嘉并稱“四大活佛”。有清一代的哲布尊丹巴,大多在西藏轉(zhuǎn)生,然后送到庫侖(今烏蘭巴托)。
         到了20世紀初,哲布尊丹巴已經(jīng)傳了八世。哲布尊丹巴八世以帝俄為靠山,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一個月,宣布獨立。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登基,自號“額真漢”,國號“大蒙古國”,改元“共戴”。不過,哲布尊丹巴并未得到各方勢力的共同擁戴。四年后,他不得不向袁世凱政府低頭,取消獨立,保留自治,但他拒絕袁世凱政府派特使來庫侖。1919年6月,徐世昌政府正式任命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10月,徐樹錚持節(jié)出關(guān)。
         徐樹錚10月底到達庫侖。他效諸葛孔明擒縱之法,恩威并用軟硬兼施,僅用半個多月時間,就迫使哲布尊丹巴就范。11月17日,外蒙自治官府遞交取消自治的呈文。22日,中央政府頒布“俯如所請”的大總統(tǒng)令。外蒙正式回歸。
         1921年2月,白俄攻陷庫侖,挾持哲布尊丹巴為外蒙國君,再次宣布外蒙獨立。
        才氣橫攬一世
         北洋時期,徐樹錚人稱小徐,以區(qū)別于老徐(徐世昌);段祺瑞人稱老段,以區(qū)別于小段(段芝貴)。
         徐樹錚是江蘇蕭縣人,民國時代,蕭縣是徐州五縣之一。徐是窮儒之后,從小天才勃發(fā),被目為神童,3歲識字,7歲能詩,讀書過目不忘,13歲中秀才。關(guān)于他的聰明有一個傳說:徐州南關(guān)有一位老先生,下象棋無往不勝。他自命不凡,多年來一直把他的老將釘死在棋盤上,表示他下棋根本用不著移動老將。11歲的徐樹錚在徐州城里念書,跑去向他挑戰(zhàn),沒下幾步,老先生便嚷嚷著要離座去找斧頭起子——他要把那枚老將拔起來逃命。
         徐樹錚年事稍長便“私究兵謀,留意天下政財大略”。1901年,袁世凱麾下大將段祺瑞識拔少年寒士徐樹錚于風塵之中,延攬入幕。據(jù)說段祺瑞初遇徐樹錚,長談后稱道:“先生才學(xué),勝祺瑞十倍。”當時,徐樹錚22歲,段祺瑞37歲。4年后,段祺瑞保薦徐樹錚赴日本士官學(xué)校留學(xué),1910年學(xué)成歸國。從此,徐樹錚一生追隨段祺瑞,知遇之恩,片刻不忘。段祺瑞視徐樹錚為國士,為心腹,為知己。兩人的情誼之厚,在民國政壇絕無僅有。
         段祺瑞和徐樹錚有不少地方很相似。兩人都熟讀詩書,自奉儉約,從不中飽私囊。兩人都有點清高,剛愎自用,徐樹錚尤甚。小徐恃才傲物,目無余子,除了老段,沒有誰放在眼里。段、徐的交往格局,段是主,徐是賓。徐有時肆無忌憚,讓老段都很撓頭。北洋時期有句話,說老段“成也小徐,敗也小徐”,很多人不滿徐樹錚玩政攬權(quán),到處樹敵。但說到底,徐執(zhí)行的還是段的意志。段祺瑞的根本缺陷,是缺乏近代政治思想的熏染,昧于世界大勢,沒有高明的政治智慧。徐樹錚心甘情愿地為段祺瑞盡忠竭智,卻方向不明或方向錯誤,做好事不多,做壞事不少,留下太多罵名。
         袁世凱死后,黎元洪任總統(tǒng),段祺瑞任國務(wù)總理,黎、段失和,府院相爭。徐樹錚定計:先慫恿“辮帥”張勛入京驅(qū)黎,鬧出復(fù)辟丑聞;接著,段祺瑞馬廠誓師,回京驅(qū)張,重攬大權(quán),并贏得“三造共和”的美譽。這是徐樹錚謀臣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筆。但他組織安福俱樂部,操縱國會,最終引發(fā)直皖戰(zhàn)爭,兵敗逃匿,全無光彩可言,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點。
         1922年1月,直皖戰(zhàn)爭失敗后出京的徐樹錚在桂林與孫中山會晤。兩人一見如故,縱論天下大勢,異常投機。孫中山后來給蔣介石的信中說: “徐君此來,慰我數(shù)年渴望?!庇幸环N說法,孫中山勸徐樹錚留下,做他的參謀長,但徐心系故主老段,婉辭不就。試想,假如孫徐結(jié)合,以孫中山的雄才大略,加上徐樹錚的果敢計謀,中國之后的歷史,可能就會重寫。
         據(jù)說下臺后的段祺瑞在去天津的路上車經(jīng)廊坊,停車開窗而望達10分鐘,然后老淚盈眶掩面入臥。段去世時,留言子孫,每年家祭,祖宗牌位旁,要擺上徐樹錚的牌位,給徐樹錚磕頭。
         段祺瑞逝世后,一幅挽聯(lián)寫道:
         佛法得心通,知并世英雄,成敗一般皆畫餅;
         人間誰國手,數(shù)滿盤勝負,江山無限看殘棋。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于北京東城區(qū)鐵獅子胡同5號行轅。段祺瑞政府將北京中央公園設(shè)為停靈之地,開放吊唁。其間收到挽聯(lián)不下六萬。徐樹錚當時正在歐洲考察,在宴會上接到噩耗,當即寫下挽聯(lián),致電北京。徐的挽聯(lián)寫道: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
         十稔以還,使無公在,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挽聯(lián)上句典出《論語》,下句典出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這副挽聯(lián)文字有力,妙用舊典又自出新意,切實概括孫中山一生功業(yè),作者也拿住了身份。當時的記者寫道: “中山先生之喪,全民哀悼,舉國偃旗,挽詞之多,莫可紀極,而當時竟共推徐氏此聯(lián)為第一。”
        徐樹錚的詩詞,走的是豪邁一路。他是政治風云人物,有眼光,有見識,發(fā)為詞章,更是不同凡響。張勛復(fù)辟失敗后不久病死,徐樹錚的挽聯(lián)也屬佳構(gòu):
         仗匹夫節(jié),挽九廟靈,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
         有六尺孤,無一抔土,斯人既逝,斯事誰復(fù)圖之。
         直皖戰(zhàn)爭后,皖軍戰(zhàn)敗,徐樹錚名列通緝名單之首。北京閉城大索,捉拿徐的賞格從3萬元漲到10萬元。逃匿中的徐樹錚寫下一首七律,首聯(lián)兩句我很喜歡:“購我頭顱十萬金,真能忌我亦知音”。雖未必佳作,但體現(xiàn)他那種沖淡祥和,悠然釋懷之心境。(摘自《人物》)

      苏尼特左旗| 海伦市| 抚州市| 太和县| 定安县| 乌拉特前旗| 连山| 涟源市| 横峰县| 宜宾县| 延长县| 偃师市| 栖霞市| 苏州市| 英超| 钟祥市| 乌拉特中旗| 平安县| 蓝田县| 河曲县| 屏南县| 田阳县| 齐齐哈尔市| 新建县| 九江市| 都昌县| 金山区| 祁东县| 安庆市| 龙海市| 鄂州市| 县级市| 唐山市| 宜春市| 隆德县| 司法| 江西省| 四川省| 泽普县| 甘南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