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天牧的“牧羊地兒童村”網(wǎng)站最上方,一直寫著這樣一句話——“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薄鲎浴妒ソ?jīng)》,雅各書。
幾年前,這個美國人和他的妻子潘姆拉,在距離北京七十多公里的廊坊和天津交界處,為中國的傷殘孤兒們建立了這個家園。由于這里曾是當?shù)厝朔叛虻牡胤剑愄炷练驄D便給它取名為“牧羊地”——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舍命。”
如今的牧羊地兒童村住著80個孩子,年齡從幾個月到十幾歲不等。他們被安排在不同的“家”里由“媽媽”照顧,直到被真正的家庭收養(yǎng)。兒童村有著自己的“小羊羔”學校,供4歲以上行動方便且能夠自理的孩子學習;還有著自己的醫(yī)院,由3名全職醫(yī)生和一名護士照顧患有嚴重心臟病、腦癱、皮膚病的嬰幼兒。
幾年來,兒童村已經(jīng)為三千多個傷殘孩子做了手術治療,并為九百多個孩子找到了永久的收養(yǎng)家庭。貝天牧還在中國偏遠地區(qū)發(fā)起了一場消滅“唇腭裂”的運動,出資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組織醫(yī)療隊,先后到陜西、青海、貴州、廣西、新疆等地,為唇腭裂的孤兒做手術。
“摩托黨”的救贖
“六一”兒童節(jié)這天,“牧羊地兒童村村長”貝天牧格外忙碌。他帶著來訪的人們參觀一個個教室、宿舍,無論走到哪里,那些傷殘的孩子們都會一擁而上,大聲叫他“爸爸”。
在中國的慈善界,很多人都知道貝天牧是位令人尊敬的慈善家,但卻并不知道他在年輕時曾經(jīng)歷過怎樣的懺悔與救贖。
1978年,因為感情受挫,21歲的貝天牧一度放縱自己,成為了個“摩托黨”,每天開著一輛“1200CC”的“哈利·戴維遜”,在高速公路上風馳電掣;然后和朋友們灌啤酒,跳舞、唱歌,用酒精、毒品麻醉自己。
他很快有了新的女朋友,卻開始反感婚姻,決定今生絕不做兩種蠢事:結婚、當父親。一次,他的哥哥結婚,他伴隨著摩托車的轟鳴出現(xiàn),卻發(fā)現(xiàn)家人都用驚異的眼睛瞪著他——仿佛見到了一個怪物。
此后,他又接二連三地直面死亡,并親眼看到自己的一位朋友因車禍離世。后來,他自己也因為鬧事,被關進拘留所,嘗到失去自由的滋味。此后,他時常想起朋友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離開人世時觸目驚心的慘狀,并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懊悔。
當他開始懺悔,上帝就已經(jīng)為他準備了救贖。1980年,他遇到了潘姆拉,就義無返顧地做了那兩件“蠢事”——結婚并有了大女兒貝利香。此后,已經(jīng)是一名超市經(jīng)理的他,又決定和妻子一起重回校園。
畢業(yè)前,老師隨口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貝天牧的人生:“許多國家急需英語教師?!彼麤Q定到中國支教。一次,昔日的“摩托黨”朋友見到他,非常驚訝地說:“喂,你這個傻瓜,怎么變成了這樣?”
1988年,貝天牧一家來到了東北撫順。1991年,他回美國讀碩士后,又帶著全家回到中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了一名外籍老師。
也正是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邀請參觀天津福利院,“看著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心里很不是滋味”。從此,他開始不斷地資助兒童福利院,每年都要把一批批嬰幼兒用品和食品,無償?shù)刭浰徒o北京、天津等地的兒童福利院。
那年底,貝天牧在貴陽遇見了一個5個月大的殘疾女孩。她躺在小床上,一見到貝天牧就揚起了小手。這令貝天牧的心頭一緊,在此后的一年中,女孩兒揚手的畫面,常常在他腦海里浮現(xiàn)。后來,他終于忍不住,讓妻子坐了五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再次趕到貴陽,把女孩接回家,當作自己的女兒,起名埃瑟。此后幾年間,他們又陸續(xù)收養(yǎng)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和一個患有唇腭裂的男嬰。
“好牧人為羊舍命”
1995年1月,貝天牧辭掉北航的工作,在朋友的幫助下創(chuàng)建了美國菲利浦·海德基金會,專門救助中國的孤殘兒童?!@個基金的名字正是為了紀念他的一位知己,同樣熱心公益卻因為心臟病早早離開人世的美國人菲利浦·海德。
為了省錢,貝天牧攜全家離開北京,遷往河北廊坊,成為廊坊開發(fā)區(qū)的第一戶外國人。那段時間里,他們夫婦最大的愿望,便是“有一棟可以照顧孤殘兒童的大房子,建設一個充滿家庭氛圍的兒童村”。
1999年的一天,貝天牧偶然和當?shù)氐囊晃环慨a(chǎn)開發(fā)商吃飯,對方說,“你看我能做點什么盡管提?!必愄炷翉埧诰驼f:“我想要一棟房子?!薄@本可以成為飯桌上的一句玩笑,結果第二天一早,貝天牧真就跑到那位開發(fā)商家里,說挑好了房子。
3個月后,“廊坊兒童村”掛牌成立,從此8個中國福利院的孤兒被接了進來。
開幕那天,捐房子的開發(fā)商很感動,他告訴貝天牧:“你們做的這些事情太有意義了,我再給你們一棟房子?!薄Y果這位開發(fā)商一捐,就又捐出了3棟。
那個年輕時“反感”當父親的貝天牧,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孤兒的“爸爸”。
廊坊兒童村很快就住進了80個孩子,貝天牧開始籌建第二個兒童村。這樣的想法,得到了官方的支持。2002年,天津市武清區(qū)大王古莊鎮(zhèn)政府以1元/畝的象征性價格,將一塊土地的使用權給了貝天牧。
不過,買地加上建設配套設施的費用,加起來仍然需要30萬元。花完了這筆錢,夫婦倆的生活已經(jīng)很是拮據(jù)。與此同時,從廊坊剛好轉(zhuǎn)來一個嚴重燒傷的男嬰。貝天牧又不得不湊錢,帶著男嬰到北京兒童醫(yī)院看病。
當時,有人問他:“還要不要救,這樣的重傷,即使救活,還能指望他做什么?”
貝天牧說:“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就傾盡所有救這個孩子,將來看著他踢球、上學,做我的工作,甚至還能接我的班?!?br/> 后來,他又把男嬰轉(zhuǎn)到美國波士頓繼續(xù)治療,沒想到因此引起美國媒體關注。此后不斷有人向他們的基金會捐款,不少知名企業(yè)也紛紛加入到支援建設兒童村的隊伍中來。終于,在2006年,“牧羊地兒童村”正式啟用。
在此之后的6年里,“牧羊地兒童村”已經(jīng)與國內(nèi)35家福利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很多因為特殊健康問題而不能被一般福利院照顧的孩子,都被轉(zhuǎn)送到這里。
如今,貝天牧已經(jīng)55歲,卻仍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兒童村從2008年起建造的一座3000平米的康復和技能中心,因為資金問題而停滯。他原本設想將這座中心用于培訓年滿14周歲的青少年,使他們在康復之余掌握一技之長。他希望有人能幫他去建好它,還希望未來能有志愿者來教孩子們藝術或者做工藝品,“這樣他們至少可以養(yǎng)活自己”。
已知天命的貝天牧想一直留在中國, “永遠和孤兒們在一起,直到走進天堂” 。有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開始老去,便開始期望自己的孩子們可以繼續(xù)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