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志堅 江惠玲 凌孟暉 吳敏玲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中心醫(yī)院,廣東廣州 511400
腦卒中發(fā)病72 h內神經功能損傷程度進一步惡化稱為進展性腦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致死率及致殘率極高,屬于難治性腦血管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國內外有文獻報道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與進展性腦卒中的發(fā)病機制有著密切關系,而高Hcy血癥也成為了進展性腦卒中的重要危害因素[1]。目前在國內對進展性卒中疾病的研究當中,研究者對于高Hcy血癥與進展性卒中的相關性的研究也并不多。本文是筆者通過臨床實踐的結合,從而對進展性卒中與Hcy水平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進展性腦卒中患者35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45~76歲,平均(65.28±7.29)歲。所有的進展性腦卒中患者在經過對患者頭部CT或MRI進行檢查,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進展性腦卒中疾病的診斷標準。同時,還排除了存在患有嚴重心臟類、肝臟類以及腎臟類疾病的患者及使用影響血漿Hcy的藥物(如甲氨蝶呤)1個月的患者。抽取同期非進展性腦卒中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43~76歲,平均(64.35±7.32)歲。兩組SIP患者,其性別、年齡、吸煙史、體重指數(shù)(BMI)以及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檢測所使用的儀器由美國雅培公司AXSYM提供,所有研究對象均在前一晚10:00禁食,對患者在第2天清晨進行空腹抽取靜脈血6 mL,血液樣品送檢,同時使用熒光偏振免疫法(FPIA),使用配套Hcy試劑盒對所抽出來的血液樣品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分析儀進行對樣品的檢測,檢測指標包括血清Hcy(正常值5~15 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FBS)、TC、TG以及纖維蛋白原(FIB)。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對患者的檢測,從而進行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危險因素進行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清Hcy濃度、FBS、TC、TG、FIB的危險因素比較情況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危險因素水平比較(±s,mmol/L)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危險因素水平比較(±s,mmol/L)
注:與對照組比較,t=5.73,*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血清Hcy FBS TG TC FIB(g/L)觀察組對照組35 35 23.15±10.89*15.37±6.13 7.37±3.97 6.18±2.36 1.60±0.77 1.70±0.84 1.60±0.77 1.70±0.84 3.85±1.04 3.62±1.35
觀察組出現(xiàn)高血清Hcy 23例,占65.71%,而對照組14例,占40.0%,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χ2=19.63,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早在1969年,就開始有了先天性異常病例的報道,Mccully首個對先天性異常病例進行了報道,對于Hcy與動脈粥樣硬化有著聯(lián)系也是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至此學者才開始研究起關于高血清Hcy和腦卒中的相互作用。在后來的研究中,不少學者都認為高血清Hcy的現(xiàn)象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病因之一,為此,無論是在國內或者國外,不少的研究人員都紛紛對此進行大量的研究。Hcy是一種含硫非必需氨基酸,主要來源于蛋氨酸脫甲基反應,是蛋氨酸循環(huán)中的一個中間產物[2]。在人體中,其含量也并不多,并且主要是存在于人體的肝臟和腎臟。研究表明,能夠使人體引起高Hcy血癥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遺傳,其原因是由于機體中的亞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從而導致了機體在氨基酸的代謝過程中,引起了腎病綜合征(NS),MTHFR缺乏或者其活性的降低。而在MTHFR發(fā)生基因突變的過程中,尤其C6TTT位堿基突變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并且有研究表明,能夠引起人體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疾病的主要因素就是TT基因型突變所產生的影響;其次是由于營養(yǎng)的因素,當機體出現(xiàn)葉酸、維生素B6以及維生素B12的缺乏癥時,也會對人體在細胞代謝的過程當中產生的Hcy濃度水平造成影響,從而使得機體對甲硫氨酸或降解成Hcy的過程形成阻礙,為此,也就產生了Hcy代謝障礙,從而使其由于沒有得到很好的代謝而導致在人體血液里的堆積[3]。
Hcy濃度的升高與血管性疾病有緊密聯(lián)系,但具體的致病機制卻不完全清楚,Hcy功能也與纖溶、凝血等系統(tǒng)相關[4]。Faraci等[5]發(fā)現(xiàn)異常的蛋氨酸負荷反應受高TPA濃度,高Ⅰ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TC、TG的影響,異常負荷Hcy水平與TPA濃度是纖溶系統(tǒng)活性相關的血栓危險因素。目前對于SIP的危險因素和發(fā)病機制的探索無明確結論,由于對于這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上無有效治療的措施,為此對于此類的疾病應當以預防為主。目前的研究也證實了血清Hcy升高是SIP的預測因素,為此對于腦梗死的高危人群以及正患腦梗死的患者,應當給予其更多的血清Hcy濃度檢測和配合頸動脈彩超的檢查,臨床檢測Hcy血漿濃度水平,能反映患者患病的嚴重程度,具有評估預后、指導治療、降低致殘率、死亡率的積極意義。如在檢測的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血清Hcy濃度升高的患者,應趁早根據(jù)患者病情的需要適當給予患者補充葉酸、維生素B6以及維生素B12,通過采取預防的措施,從而減少因高Hcy血癥而引起的心腦血管病的患病率,為今后的心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一個新途徑[6]。
[1]李穎,彭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機制的研究[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07,11(4):206-209.
[2]Gautier JC.Stroke in progression[J].Stroke,1985,16(4):729-733.
[3]Yoo JH,C hung CS,Kang SS.Relation of plasma homocysteine to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J].Stroke,2008,29(12):2478-2483.
[4]Quilian BM,Beiby JP,Nidorf M,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but not the C677T mutation of methylenetetro hydrofolate reductas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determinant of carotid wall thickening[J].Circulation,1999,99(11):2383-2388.
[5]Faraci FM,Lents SR.Hyperhomocysteinemia,oxidative stress and cerebral vasculardysfunction[J].Stroke,2008,35(1):345-347.
[6]Kossi MM,Zakhary MM.Oxidative stress in the context of acutecerebro vascular stroke[J].Stroke,2007,31(8):1889-1892.